一种SMA-复合型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920发布日期:2018-09-11 20:0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减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MA-复合型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结构由传统的抗震慢慢向减隔震发展,并且减隔震的优越性已经得到工程界的认可。目前,大量的结构中所用的减震装置,比如说金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等,但这些阻尼器震后复位能力差,单一的耗能过程往往存在耗能不足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MA-复合型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利用摩擦与SMA的复合双重耗能,其耗能更加充分,震后又能自复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SMA-复合型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包括下连接板2和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上连接板1的中部分别连接有摩擦腔体3,上、下的摩擦腔体3和菱形架的上下两端连接,菱形架由四根连杆10通过销钉5铰接形成,菱形架的左右两端和固定板4连接,左右的固定板4之间通过SMA丝8连接,上、下的摩擦腔体3内设置有一根摩擦杆9。

所述的下连接板2两侧连接有限位板6,限位板6内侧设有高阻尼橡胶7。

所述的摩擦杆9与上、下的摩擦腔体3之间预设摩擦力。

所述的SMA丝8施加预拉应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地震时,利用摩擦杆9会在摩擦腔体3内运动摩擦耗能,同时利用SMA丝8发生超弹性变形耗能,耗能充分;震后SMA丝8又能利用自身相变伪弹性使其震后自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SMA-复合型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包括下连接板2和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上连接板1的中部分别连接有摩擦腔体3,上、下的摩擦腔体3和菱形架的上下两端连接,菱形架由四根连杆10通过销钉5铰接形成,菱形架的左右两端和固定板4连接,左右的固定板4之间通过两根SMA丝8连接,上、下的摩擦腔体3内设置有一根摩擦杆9。

所述的下连接板2两侧连接有限位板6,限位板6内侧设有高阻尼橡胶7,限位板6限制了左右的固定板4的运动范围,高阻尼橡胶7保护了固定板4不会碰坏。

所述的摩擦杆9与上、下的摩擦腔体3之间预设摩擦力。

所述的SMA丝8施加预拉应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地震时,由四根连杆10通过销钉5铰接形成的菱形架发生拉压作动,使得摩擦杆9在上、下的两个摩擦腔体3内进行摩擦耗能;同时使得两根SMA丝8发生变形耗能;震后,两根SMA丝8又能提供自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