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5553发布日期:2018-08-31 20:56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



背景技术:

近年以来,随着家具三维采集行业需求的不断提升,尤其大型家居的三维采集量的迅速增加,现迫切需求开发一款可以提升大型家具拍摄环境的影棚。

为了得到满意的拍摄图片,目前只能将厂家的家具运到我们的拍摄场地进行拍摄,这样成本和周期就大大的增加。现在针对大型家具固定地点的拍摄,可以采用悬挂式轨道结构搭建摄影棚,来满足摄影场景的灯光需求,但是对于许多家具厂家提出上门到场服务的业务需求,现场灯光条件较差,无法拍摄符合要求的家具图片。针对这种多个厂家,特殊场地的切换,目前采用的是建筑行业使用的脚手架来搭建这样的摄影棚支架结构,不但搭建的时间长,占用场地较大,费用高,拆装搬运都是比较麻烦,安全性也不是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包括多根横管和多根直立管,所述多根横管首尾顺次连接并形成多边形框架结构,所述多根直立管竖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下方,且所述多根直立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横管转动连接,所述多根直立管可沿着其与所述横管的连接处折叠至与对应的所述横管重合,所述多边形框架结构与所述多根直立管形成影棚框架,所述影棚框架的每一个侧面均设有幕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采用多根横管和多根直立管可拆卸式连接,可以实现整个摄影棚的快速拆卸和安装,方便运输,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提升拍摄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满足不同场地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横管包括两根边横管和一根中横管,所述中横管位于所述两根边横管之间,所述中横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边横管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边横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之相连的所述横管的一端转动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边横管的一端与对应相邻的所述横管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横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中横管的另一端与对应相邻的所述横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多根直立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相邻两根边横管的连接处以及所述中横管一一对应转动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边横管和中横管进行拼接,可以快速实现整个所述横管的折叠和伸展,提高所述横管的安装便捷性。

进一步:所述横管包括两根边横管和至少两根中横管,所述中横管首尾两端依次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两根边横管之间,且位于首部的所述中横管的首端和位于尾部的所述中横管的尾端分别与两根所述边横管的一端对应转动连接,两根所述边横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之相连的所述横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多根直立管的上端分别与相邻两根所述边横管的连接处以及相邻两根所述中横管的连接处一一对应转动连接。

进一步:相邻两根所述边横管的连接处与所述直立管的上端之间通过铰链铰接,相邻两根所述中横管的连接处与所述直立管的上端之间通过支块转动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铰接方式可以使得相邻两根所述边横管的连接处与所述直立管的上端之间可以比较灵活的连接,方便折叠和展开,通过所述支块可以使得相邻两根个所述中横管的连接处与所述直立管的上端之间可以比较灵活的连接,并且在展开式可以比较稳固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横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孔之间间隔设有两个第一转接孔,所述支块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一转接孔相匹配并一一对应的第二限位孔和第二转接孔,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之间通过两个枢轴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转接孔和第二转接孔后转动连接,并在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展开后通过通过两个螺栓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后固定。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枢轴和限位孔可以实现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之间转动连接,方便折叠和展开,通过所述螺栓和限位孔相互配合可以使得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展开后二者的连接处更加稳固,提高整个摄影棚框架的结构强度,并且在实用完毕后,拆除所述螺栓,即可轻松将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大的连接处折叠,非常方便。

进一步:所述直立管包括上支撑管、下支撑管和底座,所述上支撑管的直径小于所述下支撑管的直径,且所述上支撑管的下端插接在所述下支撑管的上端内,并通过插销固定,所述上支撑管的上端与所述边横管或中横管的端部对应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撑管的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整个所述直立管的结构更加稳定,由于所述直立管支撑所述横管的重量,使得所述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的连接处更加牢固,提高整个摄影棚框架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底座可以进一步增强整个摄影棚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上支撑管与对应的所述边横管之间以及相邻的两根所述边横管之间均设有斜撑管。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斜撑管可以使得所述上支撑管与对应的所述边横管连接处以及相邻的两根所述边横管的连接处更加牢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承重而变形,提高整个摄影棚框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斜撑管的端部和所述边横管或上支撑管可拆卸式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斜撑管可拆卸式设置,便于在实用完毕后将所述斜撑管收起,以便将所述上支撑管与对应的所述边横管以及相邻的两根所述边横管进行折叠。

进一步:所述幕布包括第一幕布和第二幕布,所述第一幕布和第二幕布悬挂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横管上,且所述第一幕布靠近所述影棚框架内侧设置,所述第二幕布靠近所述影棚框架外侧设置,所述第一幕布的下边沿这有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所述第一拉绳向上绕过对应的所述横管后延伸至所述第二幕布的外侧,且所述第一拉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幕布沿着所述第一拉绳拉伸方向的长度的两倍。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结构可以轻松实现所述第一幕布和第二幕布之间的切换,便于满足不同的摄影需求,非常方便。

进一步:所述横管和直立管均为空心金属管。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空心金属管可以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使得所述横管和直立管构成的摄影棚框架质量较轻,方便搬运设转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侧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侧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侧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幕布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横管,2、直立管,3、幕布,4、边横管,5、中横管,6、底座,7、上支撑管,8、下支撑管,9、斜撑管,10、第一幕布,11、第二幕布,12、第一拉绳,13、第二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包括多根横管1和多根直立管2,所述多根横管1首尾顺次连接并形成多边形框架结构,所述多根直立管2竖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下方,且所述多根直立管2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横管1转动连接,所述多根直立管2可沿着其与所述横管1的连接处折叠至与对应的所述横管1重合,所述多边形框架结构与所述多根直立管2形成影棚框架,所述影棚框架的每一个侧面均设有幕布3。

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式移动摄影棚,采用多根横管1和多根直立管2可拆卸式连接,可以实现整个摄影棚的快速拆卸和安装,方便运输,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提升拍摄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满足不同场地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如图2、3、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横管1包括两根边横管4和一根中横管5,所述中横管5位于所述两根边横管4之间,所述中横管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边横管4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边横管4的另一端分别与之相连的所述横管1的一端转动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边横管4的一端与对应相邻的所述横管1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横管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中横管5的另一端与对应相邻的所述横管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多根直立管2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相邻两根边横管4的连接处以及所述中横管5一一对应转动连接。通过采用边横管4和中横管5进行拼接,可以快速实现整个所述横管1的折叠和伸展,提高所述横管4的安装便捷性。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横管1包括两根边横管4和至少两根中横管5,所述中横管5首尾两端依次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两根边横管4之间,且位于首部的所述中横管5的首端和位于尾部的所述中横管5的尾端分别与两根所述边横管4的一端对应转动连接,两根所述边横管4的另一端分别与之相连的所述横管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多根直立管2的上端分别与相邻两根所述边横管4的连接处以及相邻两根所述中横管5的连接处一一对应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框架结构为矩形,且其长边的横管1由两根边横管4和两根中横管5组成,其短边的横管1由两根边横管4和一根中横管5组成,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当然,由于横管1上的边横管4和中横管5之间以及中横管5与中横管5之间均是活动连接的(比如铰接),所以,横管1上的中横管5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所述边横管4的连接处与所述直立管2的上端之间通过铰链铰接,相邻两根所述中横管5的连接处与所述直立管2的上端之间通过支块转动连接。通过铰接方式可以使得相邻两根所述边横管连接处与所述直立管的上端之间可以比较灵活的连接,方便折叠和展开,通过所述支块可以使得相邻两根所述中横管的连接处与所述直立管的上端之间可以比较灵活的连接,并且在展开式可以比较稳固的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连接,比如相邻两根所述边横管的连接处与所述直立管2的上端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5的连接处与所述直立管2的上端之间卡接等,此处不再赘述,这里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中横管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孔,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孔之间间隔设有两个第一转接孔,所述支块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一转接孔相匹配并一一对应的第二限位孔和第二转接孔,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5之间通过两个枢轴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转接孔和第二转接孔后转动连接,并在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5展开后通过通过两个螺栓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后固定。通过所述螺栓和限位孔相互配合可以使得所述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5的连接处更加稳固,提高整个摄影棚框架的结构强度,并且在实用完毕后,拆除所述螺栓,即可轻松将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5的连接处折叠,非常方便。

实际中,还可以采用固定套设在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5的连接处,并通过螺栓旋进紧缩的方式对二者的连接处进行加固,类似的方式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块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孔之间还设有两个转接孔,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5之间通过对应的转接孔配以相适应的转轴实现转动连接,在将相邻两个中横管5展开后,通过两个所述螺栓依次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后可以将相邻的两个所述中横管5牢固固定,并在使用完毕后将两个所述螺栓拆除,即可比较方便的将相邻两个中横管5折叠收起。当然,相邻两个所述中横管5之间还有其他的转接方式,这里不在列举。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直立管2包括上支撑管7、下支撑管8和底座6,所述上支撑管7的直径小于所述下支撑管8的直径,且所述上支撑管7的下端插接在所述下支撑管8的上端内,并通过插销固定,所述上支撑管7的上端与所述边横管4或中横管5的端部对应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撑管8的下端与所述底座6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整个所述直立管2的结构更加稳定,由于所述直立管2支撑所述横管1的重量,使得所述上支撑管7和下支撑管8的连接处更加牢固,提高整个摄影棚框架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底座6可以进一步增强整个摄影棚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管7与对应的所述边横管4之间以及相邻的两根所述边横管4之间均设有斜撑管9。通过所述斜撑管9可以使得所述上支撑管7与对应的所述边横管4连接处以及相邻的两根所述边横管4的连接处更加牢固,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承重而变形,提高整个摄影棚框架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斜撑管9的端部和所述边横管4或上支撑管7可拆卸式连接。通过所述斜撑管9可拆卸式设置,便于在实用完毕后将所述斜撑管9收起,以便将所述上支撑管7与对应的所述边横管4以及相邻的两根所述边横管4进行折叠。

考虑到实际安装方便的问题,所述斜撑管9的一端与所述边横管4或上支撑管7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边横管4或上支撑管7转动连接。这样还可以是的所述斜撑管9不完全脱离对应的所述边横管4或上支撑管7,一方面可以方便下次安装,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所述斜撑管9与所述边横管4或上支撑管7完全分离导致容易丢失等带来的不变。

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幕布3包括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11,所述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11悬挂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横管1上,且所述第一幕布10靠近所述影棚框架内侧设置,所述第二幕布11靠近所述影棚框架外侧设置,所述第一幕布10的下边沿这有第一拉绳12和第二拉绳13,所述第一拉绳12向上绕过对应的所述横管1后延伸至所述第二幕布11的外侧,且所述第一拉绳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幕布10沿着所述第一拉绳12拉伸方向的长度的两倍。通过上述结构可以轻松实现所述第一幕布10和第二幕布11之间的切换,便于满足不同的摄影需求,非常方便。

实际中,所述第一幕布10可以选择白色,所述第二幕布11可以选择黑色,这样通过牵拉所述第一拉绳12和第二拉绳13,并借助所述横管1即可非常实现不同幕布之间的切换,非常方便,可以满足不同摄影需求的场景。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横管1和直立管2均为空心金属管。通过设置空心金属管可以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使得所述横管1和直立管2构成的摄影棚框架质量较轻,方便搬运设转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