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1522发布日期:2018-09-25 21:34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适用于密肋梁在后浇带、膨胀加强带和施工缝处混凝土的拦断。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梁在后浇带处或施工缝处混凝土的拦断通常采用木方或钢筋头加钢丝网垂直插入梁内进行拦断,但是在密肋结构中,特别针对于设计成“梯形”的密肋梁,由于密肋梁数量较多,梁截面与常规“口”字型不一样,如果采用木方或钢筋头垂直插入,则不便于操作;并且,密肋梁数量较多需要的木方和钢筋头数量也相应较多,不经济且拦断效果不好,因此业内急需一种拦断混凝土效果好,操作便捷又经济的拦断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该装置就地取材,以挤塑板为材料,与传统的钢筋头和木方相比,价格低廉,且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挤塑板材料的优点,有一定的抗压性和弹性,易于切割,填塞后密封性好,拦断效果好。

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拦断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根据密肋梁截面形状,制作相应截面的挤塑板,并且将拦断装置制作成折叠型,易于操作,与混凝土接触面采用密目钢丝网,能够将混凝土骨料拦截,渗透过密目钢丝网的混凝土浆液由挤塑板拦截,不会造成挤塑板与混凝土粘接,混凝土成型后,挤塑板可以拆出来重复利用,该方法经济高效,具有很好的推广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包括主栏板、辅栏板和分隔拦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栏板、辅栏板均采用透明胶带包裹,用透明胶带包裹后,能够增加主栏板和辅栏板的抗压强度,抵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所述的分隔拦网由第二密肋梁箍筋和密目钢丝网绑扎组成,即用密目钢丝网将第二密肋梁箍筋包裹起来;在后浇带处,选取第一密肋梁箍筋的位置,先插入辅栏板并紧靠第一密肋梁箍筋,然后插入主栏板,主栏板正面(透明胶带切割面)紧贴辅栏板,最后插入分隔拦网,分隔拦网紧贴主栏板,辅栏板、主栏板和分隔拦网相互之间的间隙在1mm以内。

在本技术方案中,分隔拦网、主栏板和辅栏板三者合一,分隔拦网为迎混凝土面,能够有效隔离混凝土中的骨料,防止混凝土与主栏板粘结;主栏板能够有效抵挡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防止分隔拦网中的密目钢丝网被冲破,并且能够有效拦截透过密目钢丝网的混凝土浆液,达到混凝土拦断的效果;辅栏板主要起到弥补主栏板强度和封堵密肋梁下部钢筋保护层间隙的作用,由于主栏板制作成折叠式,中间被切开,破坏了材料的整体性,辅栏板可以起到补强作用;辅栏板后面的第一密肋梁箍筋的作用是:作为限位,防止本装置受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冲击,导致本装置滑动失效。

所述的主栏板和辅栏板的材料类别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或木板或钢板或塑料板或橡胶板等具有一定抗压强度的板材。

所述的透明胶带宽度为40-80mm;透明胶带的材料类别为透明封箱胶带或纤维网格布等具有一定韧性的粘结材料。

所述的分隔拦网中第二密肋梁箍筋开口处(箍筋弯钩的叠合处)不绑扎,不绑扎的目的是为了使第二密肋梁箍筋开口处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够使分隔拦网从密肋梁上部钢筋之间的间隙中插入密肋梁内。

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特点在于:本装置就地取材,采用定型模壳之间填塞的挤塑板作为拦断材料,而挤塑板价格低,且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但超过极限抗压值后呈现脆性断裂,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挤塑板材料性能上的不足,在挤塑板表面外包透明胶带,同时为了方便塞入密肋梁内,本实用新型设计为折叠式,折叠后的宽度仅为密肋梁宽的一半,从密肋梁钢筋间隙中塞入密肋梁后,将本实用新型展开即可填充密肋梁截面,达到拦断混凝土的目的。

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密肋楼盖结构的施工:

首先搭设模板支撑架体,在模板支撑架体上铺设和固定定型模壳,然后在定型模壳底部之间填塞挤塑板,在挤塑板上粘贴透明胶带,接着绑扎密肋梁上部钢筋、第一密肋梁箍筋和密肋梁下部钢筋,最后进行板钢筋施工;

(2)折叠式主栏板的制作:

主栏板呈异型,高度为密肋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密肋梁上部钢筋和密肋梁下部钢筋之间的净尺寸,宽度为密肋梁的断面尺寸;主栏板的制作步骤为:首先用裁纸刀将主栏板一分为二,然后对接在一起并采用透明胶带包裹在一起,最后再用裁纸刀沿主栏板分割缝将正面和侧面的透明胶带切开,保留反面透明胶带,以达到主栏板可以折叠的目的;

(3)辅栏板的制作:

辅栏板呈长方形,高度为密肋梁截面高度,宽度为密肋梁下部钢筋之间的净距,辅栏板表面用透明胶带包裹即可;

(4)分隔拦网的制作:

分隔拦网就地取材,采用已加工成型的第一密肋梁箍筋,并用密目钢丝网将第一密肋梁箍筋包裹起来;

(5)后浇带处密肋梁的拦断施工:

首先将辅栏板插入密肋梁下部钢筋之间的空隙中,并与后面的第一密肋梁箍筋贴紧,然后将主栏板折叠,从密肋梁上部钢筋之间的空隙中伸入到密肋梁内,将主栏板正面朝着辅栏板,然后将主栏板呈“V”字型展开至主栏板两侧顶至密肋梁两侧的定型膜壳侧壁上,此时主栏板仍然呈“V”字型,将一只手托在主栏板反面,另一只手由正面向反面方向推,即完成了主栏板的展开,接着用手推主栏板反面至正面贴紧辅栏板,在主栏板前面插入分隔拦网,即完成了密肋梁混凝土的拦断,最后将用于拦断板混凝土的木方固定在分隔拦网和主栏板的上方,并紧靠辅栏板的位置即可;

(6)拦断装置拆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先抽出辅栏板,再取出主栏板即可。

通过上述六个步骤的技术措施,最关键的步骤为第二步和第五步,主要解决了异型截面的密肋梁如何采用板材,采用什么形状的板材封闭填塞,并且板材如何方便地插入梁内并展开,密肋梁的封堵面能够承受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冲击和振捣,不会跑模和漏浆,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未浇筑混凝土一侧较为干净,密肋梁底无混凝土渗漏或有极少的混凝土浆液凝固,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工来凿除和清理混凝土浇筑后,后浇带处浇筑区流淌到未浇筑区的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本实用新型安装速度快、成本低、拦断效果好,并且可以重复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面对后浇带处大量的密肋梁,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价格低廉,并且可以重复利用,主栏板能够较好的贴合定型模壳,密封性好。

(2)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将主栏板变成折叠式,能够轻松的伸入密肋梁内,并展开填塞密肋梁断面,将分隔拦网设置为迎混凝土面,能够较好的防止主栏板跟混凝土相粘结,造成混凝土面的污染,具有施工快捷,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有较强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主栏板的主视图;

图2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主栏板的仰视图;

图3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辅栏板的主视图(上图)和仰视图(下图);

图4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分隔拦网的主视图(图(a))和仰视图(图(b));

图5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主栏板折叠示意图;

图6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摆放顺序示意图;

图7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安装剖面图;

图8 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安装俯视图;

图9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图;

图10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密肋梁内安装立面图;

图中:1、主栏板,2、辅栏板,3、分隔拦网,3a、第一密肋梁箍筋,3b、第二密肋梁箍筋,3c、密目钢丝网,4、透明胶带,5、密肋梁上部钢筋,6、密肋梁下部钢筋,7、板钢筋,8、定型模壳,9、挤塑板,10、模板支撑架体,11、木方,12、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密肋楼盖结构一般会设计有定型模壳,定型模壳底部之间可采用挤塑板进行填塞,定型模壳之间即为密肋梁。以下实施例中以25mm厚的挤塑板(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拦断材料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10所示,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包括主栏板1、辅栏板2和分隔拦网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栏板1、辅栏板2均采用透明胶带4包裹,用透明胶带4包裹后,能够增加主栏板1和辅栏板2的抗压强度,抵抗混凝土12浇筑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所述的分隔拦网3由第二密肋梁箍筋3b和密目钢丝网3c绑扎组成,即用密目钢丝网3c将第二密肋梁箍筋3b包裹起来;在后浇带处,选取第一密肋梁箍筋3a的位置,先插入辅栏板2并紧靠第一密肋梁箍筋3a,然后插入主栏板1,主栏板1正面(透明胶带切割面)紧贴辅栏板2,最后插入分隔拦网3,分隔拦网3紧贴主栏板1。在本技术方案中,分隔拦网3、主栏板1和辅栏板2三者合一,分隔拦网3为迎混凝土12面,能够有效隔离混凝土12中的骨料,防止混凝土12与主栏板1粘结;主栏板1能够有效抵挡混凝土12在浇筑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防止分隔拦网3中的密目钢丝网3c被冲破,并且能够有效拦截透过密目钢丝网3c的混凝土12浆液,达到混凝土12拦断的效果;辅栏板2主要起到弥补主栏板1强度和封堵密肋梁下部钢筋6保护层间隙的作用,由于主栏板1制作成折叠式,中间被切开,破坏了材料的整体性,辅栏板2可以起到补强作用;辅栏板2后面的第一密肋梁箍筋3a的作用是:作为限位,防止本装置受到混凝土12浇筑过程中的冲击,导致本装置滑动失效。

所述的主栏板1和辅栏板2的材料,采用25m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板。

所述的透明胶带4的宽度为40mm或60mm或80mm;透明胶带的材料类别为:透明封箱胶带。

所述的分隔拦网3中密肋梁箍筋3b开口处(箍筋弯钩的叠合处)不绑扎。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密肋梁后浇带处混凝土拦断装置的拦断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密肋楼盖结构的施工:

首先搭设模板支撑架体10,在模板支撑架体10上铺设和固定定型模壳8,然后在定型模壳8底部之间填塞挤塑板9,在挤塑板9上粘贴透明胶带4,接着绑扎密肋梁上部钢筋5、第一密肋梁箍筋3a和密肋梁下部钢筋6,最后进行板钢筋7施工;

(2)折叠式主栏板1的制作:

主栏板1呈异型,高度为密肋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密肋梁上部钢筋5和密肋梁下部钢筋6之间的净尺寸,宽度为密肋梁的断面尺寸;主栏板1的制作步骤为:首先用裁纸刀将主栏板1一分为二,然后对接在一起并采用透明胶带4包裹在一起,最后再用裁纸刀沿主栏板1分割缝将正面和侧面的透明胶带4切开,保留反面透明胶带4,以达到主栏板1可以折叠的目的;

(3)辅栏板2的制作:

辅栏板2呈长方形,高度为密肋梁截面高度,宽度为密肋梁下部钢筋6之间的净距,辅栏板2表面用透明胶带4包裹即可;

(4)分隔拦网3的制作:

分隔拦网3就地取材,采用已加工成型的第二密肋梁箍筋3b,并用密目钢丝网3c将第二密肋梁箍筋3b包裹起来,即得到分隔拦网3;

(5)后浇带处密肋梁的拦断施工:

首先将辅栏板2插入密肋梁下部钢筋6之间的空隙中,并与后面的第一密肋梁箍筋3a贴紧,然后将主栏板1折叠,从密肋梁上部钢筋5之间的空隙中伸入到密肋梁内,将主栏板1正面朝着辅栏板2,然后将主栏板1呈“V”字型展开至主栏板1两侧顶至密肋梁两侧的定型膜壳8侧壁上,此时主栏板1仍然呈“V”字型,将一只手托在主栏板1反面,另一只手由正面向反面方向推,即完成了主栏板1的展开,接着用手推主栏板1反面至正面贴紧辅栏板2,在主栏板1前面插入分隔拦网3,即完成了密肋梁混凝土的拦断,最后将用于拦断混凝土12的木方11固定在分隔拦网3和主栏板1的上方,并紧靠辅栏板2的位置即可;

(6)拦断装置拆除

混凝土12浇筑完成后,先抽出辅栏板2,再取出主栏板1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