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堵板及带出筋的预制构件模具堵孔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9370发布日期:2018-09-14 22:36阅读:1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堵板及带出筋的预制构件模具堵孔工装,属于建筑工业化领域。



背景技术:

预制构件出筋都需要在模具上开孔,堵浆孔是工厂生产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一块预制构件的出筋孔数量多达 几十个,每一个出筋孔孔都需要人工塞橡胶堵头堵孔,费时费工,存在漏堵的情况,浇筑完振捣过程,也会存在橡胶塞脱落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旨在对于提升工厂构件封堵效率方面进行改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720535885.4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模具的箍筋密封堵浆系统。所述箍筋密封堵浆系统包括设置在边模上的限位槽,该限位槽内用于设置气囊,包绕在箍筋上的该气囊在气囊充气后包裹所述箍筋而形成堵浆结构。该专利在如何避免漏浆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提高堵浆效率方面依然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封堵板及带出筋的预制构件模具堵孔工装,该堵孔工装可以安装在模具的四侧,通过移动封堵板或堵孔工装来封堵孔板,可以实现同时对模具一侧的钢筋出孔同时封堵,且封堵板不会在模台振动过程移位、脱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封堵板,其包括横向延伸的本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与待封堵的出筋孔数量对应的堵孔板,每块堵孔板包括一个与本体连接的连接部和一个用于遮蔽出筋孔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连接部和本体之间围成一个圆形缺口,该圆形缺口与出筋的直径相匹配,且各圆形缺口的开口方向一致。

由此,将封堵板设置在模板侧壁处,可以实现一步封堵所有的出筋孔,极大地提高了封堵效率。

为了适应某些模具具有向上开缺口作为出筋孔的情况,相邻两块堵孔板之间形成L形的通道。这样,L形的通道的竖向部分与出筋孔叠合可以方便钢筋从上方放入模板的出筋孔内,横向的部分作为形成圆形缺口的部分。

为了进一步提高封堵效果,所述圆形缺口处设有柔性材料。这样柔性材料(如橡胶)可以包裹出筋,彻底避免漏浆。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出筋的预制构件模具堵孔工装,其结构特点是,包括设置在模具外侧壁面处的封堵板,用于导引封堵板横向移动的轨道,以及用于将封堵板保持在堵浆状态的固定结构;所述封堵板上具有与出筋孔数量对应的堵孔板,每块堵孔板包括一个与封堵板连接的连接部和一个用于遮蔽出筋孔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连接部和封堵板之间围成一个圆形缺口,该圆形缺口与出筋的直径相匹配,且各圆形缺口的开口方向一致。

由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步封堵模板一侧所有的出筋孔,省工省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避免了使用橡胶塞,降低了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轨道为固定在模具外侧壁上的多个导环,所述封堵板穿设在所述导环上并可沿着导环左右移动。由此,封堵板可以可靠地左右移动,从而在封堵状态和不堵浆状态切换。

为了防止振捣时封堵板松动漏浆,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模具外侧壁固定相连的固定块,用于将封堵板与固定块固定在一起的紧固件。这样,通过紧固件将封堵板与固定块,振捣过程不出现漏浆的情况。

为了方便操作,所述封堵板的端部设有手柄。由此,通过操纵手柄即可实现封堵板横向移动。

为了防止封堵板横向移动过度,所述模具的外侧壁面上还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用于在堵浆时对堵孔板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板用于在不堵浆时对堵孔板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带出筋的预制构件为叠合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堵孔工装对提升工厂构件生产效率具有较大作用,具体而言:

1、封堵板堵孔方便,操作简单,一步堵浆,省工省时。

2、一块封堵板实现了同时对叠合板模具一侧的所有出筋孔进行封堵。

3、不需要大量的橡胶塞,节约了材料,降低了堵浆成本。

4、振捣过程不出现用橡胶塞脱落的情况,不会泄露多余的浆料。

5、通过构件模数化设计,可以在所有叠合板模具上重复使用。

6、提高了工厂的叠合板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图1中封堵板的大样图;

图3是图1中封堵板封堵时大样图;

图4是图1中未封堵板封堵时大样图;

图5是图1中固定结构的大样图;

图6是图1中导环的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封堵板,如图2所示,其包括横向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与待封堵的出筋孔6数量对应的堵孔板2,每块堵孔板2包括一个与本体连接的连接部15和一个用于遮蔽出筋孔6的遮挡部14;所述遮挡部14、连接部15和本体之间围成一个圆形缺口9,该圆形缺口9与出筋7的直径相匹配,且各圆形缺口9的开口方向一致。相邻两块堵孔板2之间形成L形的通道16,L形的通道16的竖向部分与出筋孔叠合可以方便钢筋从上方放入模板的出筋孔内,横向的部分作为形成圆形缺口的部分。所述圆形缺口9处设有柔性材料,如橡胶等,从而彻底避免漏浆。

一种带出筋的预制构件模具堵孔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形成导轨提供封堵板8的工作轨道的多个导环1,设置在模板侧面用于在封堵时对堵孔侧板行程限位的第一限位板3,设置在模板10侧面用于在不封堵时对堵孔侧板行程限位的第二限位板5,以及整块侧面封堵板8。

如图1所示,封堵板8上开有模具侧出筋孔6和上端堵孔板圆形缺口9,其中模具侧出筋孔6用于通过出筋7,上端堵孔板圆形缺口9的大小与出筋7的直径相匹配,使之能结合严密。

封堵板8包括本体和上端堵孔板2,每一根出筋配一块上端堵孔板2,通过操作手柄4对模具侧出筋孔6进行封堵,如图3所示。

为了方便移动封堵板8,在封堵板8上设有手柄4,同过操作此手4,将封堵板8操作至第一限位板3位置时处于封堵状态,操作至第二限位板5位置处于未封堵状态,如图4所示。

为了保证封堵板8移动到位后保持固定状态,可以采用固定块12配合螺钉13来锁固封堵板8,固定块12焊接在模具侧壁面上,通过拧进拧出螺钉13,使封堵板8和固定块12固定在一起不产生位移。

为了对传统叠合板模具进行改造,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将固定结构8固定在传统的叠合板模具的侧面。图5示出的是固定块12通过焊缝11焊接在叠合板模具上。

叠合板模具生产完成后,根据出筋孔的位置制作侧面封堵板8,开设上端堵孔板2上的圆孔,开孔与出筋匹配,然后将其它部件制作完成后按图将部件安装在叠合板侧边。如图4所示,在叠合板生产时将手柄4,拨档至第二限位板5的位置,使钢筋的出筋孔6露出便于工厂生产摆放;如图3所示,在叠合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手柄4,拨档至第一限位板3位置,上端堵孔板2会刚好将出筋孔6堵住,然后将螺钉13拧紧将侧缝板8固定在模具上,不移位,出筋孔封堵严密。预制构件脱模前轻轻敲打模具使预制构件与模具分离,再将螺钉13拧松,然后将手柄4拨档至第二限位板5的位置,打开出筋孔,预制构件即可开始脱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身带堵孔的工装模具,最好在模具的四侧都设有可操作的手动堵孔结构,可通过操作手柄移动将封堵孔板,同时对模具一侧的钢筋出孔同时封堵。封堵板不会在模台振动过程移位、脱落。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