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球形小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5517发布日期:2018-11-20 18:47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建筑,特别涉及一种拼装式球形小屋。



背景技术:

陶渊明曾描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居生活的美好画面,随着城市生活的压力逐渐增大,在工作之余,很多人会选择去静谧的山林中寻找一份宁静,放松一下压力,而且山林中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去山林中旅游或者开发时,为了方便补给和休息,一般都会建立一个临时性的营地,营地的住所一般为帐篷或者活动板房。

帐篷和活动板房虽然拼接和安装比较容易,也便于拆卸,但居住的舒适度较差,也不够坚固,遇到大风天气很容易造成危险。而在临时营地建立结实的永久性房屋,成本太高,并且材料运输困难,在营地废弃之后还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很难找到易于建造又结构坚固的临时性房屋。

授权公告号为CN20617461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圆形部件进行锁装连接的球形帐篷支架”,包含许多连杆和圆形部件,圆形部件为圆盘状,圆形部件上均匀开设有六个通孔,每个连杆的一端均固接在一个圆盘的通孔上,每个圆盘的通孔上均固接一个连杆,最终拼接成球形的帐篷支架。由于圆形部件为扁平状,因此要想将连杆和圆形部件拼接成球形,连杆必须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依靠连杆的柔韧性才能将整个框架变形形成球形,否者只能形成一个平面;一旦连杆采用柔韧性的材料则帐篷的强度就会降低。在房屋建材的选用上,很难找到既有较强柔韧性又能达到强度的建筑材料,即使有这种材料也难以克服拼接时产生的弹力,所以该实用新型用于帐篷的拼接结构很难用于房屋的建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装式球形小屋,解决了临时性房屋难以兼具易搭建和结构坚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拼装式球形小屋,其特征在于,包含支架和面板,支架呈半球形,面板安装在支架上;

支架包括主支架,主支架包含多个龙骨和连接件,其中龙骨分为短龙骨和长龙骨,短龙骨与长龙骨的长度之比为1:1.618;连接件包括五爪连接件和六爪连接件,五爪连接件和六爪连接件均包括一个圆形的基盘和多个爪部,五爪连接件和六爪连接件具有的爪部数量分别为五个和六个,爪部以基盘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基盘的周面上,爪部与基盘一体成型且均向基盘一侧弯折,弯折角度为18°;

五根短龙骨的一端分别与五爪连接件的爪部固接形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中的短龙骨远离五爪连接件的一端均与六爪连接件的爪部固接,每个六爪连接件均与两个第一单元中的短龙骨固接,且两个第一单元与六爪连接件固接的爪部处于相对位置;相邻的两个六爪连接件之间通过长龙骨固接;

主支架具有六个第一单元,其中一个第一单元位于支架的顶端,剩余五个第一单元均布在处于顶端的第一单元的周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五爪连接件和六爪连接件的爪部与基盘之间均存在18°的角度,由于该角度的存在,使得结构强度较高的长龙骨和短龙骨通过五爪连接件和六爪连接件连接后能够形成近似于球形的多面体,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应力,保证了球形小屋支架的结构强度;同时球形小屋采用拼接式的方式进行组装,易于搭建,达到了同时满足易于搭建和结构坚固的效果。

较佳地,支架还包括副支架,副支架位于主支架下方,副支架包括十个四爪连接件和三十个长龙骨;四爪连接件包括基盘以及均同基盘一体成型的连接部和四个爪部;四个爪部均匀分布在基盘的上半圆周上,且爪部朝向基盘一侧弯折18°,连接部位于基盘的下半圆周的中间位置;连接部朝下与房屋底板固接,相邻两个四爪连接件上的爪部之间以及四爪连接件与相邻的六爪连接件上的爪部之间通过长龙骨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支架的设计能够增大主支架的高度,在形成较小空间的半球形主支架时,提升居住的舒适度。

较佳地,龙骨两端面的中间部位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在龙骨与连接件连接时,爪部插入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龙骨与连接件的连接强度更高。

较佳地,面板分为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第一面板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安装在第一单元内相邻两根短龙骨与长龙骨拼接形成的等腰三角形轮廓内;第二面板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安装在均通过长龙骨连接三个相邻的六爪连接件而形成的等边三角形轮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置于以短龙骨和长龙骨形成的多个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的轮廓内,增大面板的强度,在保证面板厚度的同时也降低了面板的安装难度。

较佳地,龙骨位于半球形的支架外侧一面上,沿龙骨延伸方向的两侧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安装面板的安装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面板的三角形边缘置于龙骨的安装肩上即可稳定面板的位置,便于安装面板。

较佳地,龙骨位于半球形的支架内侧的一面上,沿龙骨延伸方向的中间部位向下凹陷形成布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在龙骨内布置球形小屋所使用的电线线路。

较佳地,短龙骨和长龙骨以及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使用不同的颜色或者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区分短龙骨和长龙骨以及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提高工作人员的拼接效率。

较佳地,龙骨为木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质龙骨的成本较低,并且环保,也能够满足强度要求。

较佳地,所述拼装式球形小屋还包括底座和房屋底板;底座放置在地面上,房屋底板固定在底座上方,支架固接在房屋底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和房屋底板的设置能够使地面与球形小屋隔离,防止地面的潮气直接传递到球形小屋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将五爪连接件和六爪连接件的爪部设置成向基盘一侧弯折18°,短龙骨与长龙骨的比例设置成1:1.618,使得短龙骨和长龙骨以五爪连接件和六爪连接件为连接节点,并且按一定方式拼接后,能够自然形成半球形的主支架,达到了同时满足易于搭建和结构坚固的效果;

2.通过在主支架的下方设置副支架,达到了提高主支架高度,以提升球形小屋内房屋空间的效果;

3.通过在龙骨上设置安装肩,达到了便于将面板无缝拼接在支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架平面展开后的简图;

图3是主支架平面展开后的简图;

图4是副支架平面展开后的简图;

图5是图2中的局部A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的局部B处放大图;

图7是图2中的局部B处放大图;

图8是龙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底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底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房屋底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房屋底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支撑架;111、支腿;112、大梁;113、活动支腿;114、固定支腿;115、挡板;12、钢架;121、外边框;122、支撑杆;13、木板;14、固定装置;141、锁销;142、销孔;2、房屋底板;21、固定架;211、固定板;22、保温板;23、地板;24、实心板;25、木架;26、方钢套;3、支架;31、龙骨;311、短龙骨;312、长龙骨;313、安装槽;314、安装肩;315、布线槽;32、连接件;321、五爪连接件;322、六爪连接件;323、基盘;324、爪部;325、连接部;33、第一单元;34、四爪连接件;38、副支架;39、主支架;4、面板;41、第一面板;42、第二面板;43、主板;44、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拼装式球形小屋,包含底座1、房屋底板2、支架3和面板4,底座1置于地面上,房屋底板2固接于底座1上方,支架3固接于房屋底板2上方,面板4安装在支架3上。支架3构成半球形的骨架,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面板4包裹或者镶嵌在支架3上,起到保护、防雨、保温等作用,底座1和房屋底板2的作用主要是将支架3与地面隔离开来,防止地面上的潮气直接渗透到球形小屋中。因此,球形小屋也可以不包含底座1和房屋底板2。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架3包括主支架39,主支架39包含多个龙骨31和连接件32,其中龙骨31分为短龙骨311和长龙骨312,短龙骨311与长龙骨312的长度之比为1:1.618;连接件32包括五爪连接件321和六爪连接件322,如图5和图6所示,五爪连接件321和六爪连接件322均包括一个圆形的基盘323和多个爪部324,五爪连接件321和六爪连接件322具有的爪部324数量分别为五个和六个,爪部324以基盘323的圆心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基盘323的周面上,爪部324与基盘323一体成型且均向基盘323一侧弯折,弯折角度为18°;

如图3和图5所示,五根短龙骨311的一端分别与五爪连接件321的爪部324固接形成第一单元33,第一单元33中的短龙骨311远离五爪连接件321的一端均与六爪连接件322的爪部324固接,每个六爪连接件322均与两个第一单元33中的短龙骨311固接(如图2和图6所示),且两个第一单元33与六爪连接件322固接的爪部324处于相对位置(如图2和图6所示);相邻的两个六爪连接件322之间通过长龙骨312固接;

如图3所示,主支架39具有六个第一单元33,其中一个第一单元33位于支架3的顶端,剩余五个第一单元33均布在处于顶端的第一单元33的周围。

在拼接主支架39的过程中,先使用五爪连接件321和短龙骨311将六个第一单元33拼接成型;之后再以处于顶端的第一单元33为中心,使用五个六爪连接件322将剩余五个第一单元33与中间的第一单元33连接,形成基本框架;最后,在相邻两个六爪连接件322之间使用长龙骨312连接,形成主支架3929。主支架3929最底部具有十根长龙骨312和十个六爪连接件322,由于六爪连接件322和五爪连接件321中爪部324与基盘323之间的折角均为18°,短龙骨311和长龙骨312的比例为1:1.618,因此能够自然形成一个半球形的主支架399。主支架39采用这种拼接式的搭建方法,又由于五爪连接件321和六爪连接件322中由于爪部324与基盘323之间存在18°的折角,因此主支架39在搭建过程中存在的弹性力非常小,搭建较为方便,而且龙骨31也因此可以采用硬质材料(最好为木质),达到了便于搭建和结构坚固的双重要求。

结合图2和图4所示,为了增大主支架39形成的小屋的屋内空间,可以在主支架39的下部连接副支架38,以提升主支架39的高度即增加副支架38的空间体积来实现增大小屋空间的目的。副支架38包括十个四爪连接件34和三十个长龙骨312;如图7所示,四爪连接件34包括基盘323以及均同基盘323一体成型的连接部325和四个爪部324;四个爪部324均匀分布在基盘323的上半圆周上,且爪部324朝向基盘323一侧弯折18°,连接部325位于基盘323的下半圆周的中间位置;连接部325朝下与房屋底板2固接,相邻两个四爪连接件34上的爪部324之间以及四爪连接件34与相邻的六爪连接件322上的爪部324之间通过长龙骨312固接。

优选地,如图8所示,龙骨31两端面的中间部位向内凹陷形成安装槽313,在龙骨31与连接件32连接时,爪部324插入安装槽313内,在本实施例中爪部324与龙骨31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固定。通过将爪部324插入安装槽313内,能够增大龙骨31与爪部324的连接强度,也方便龙骨31与爪部324通过摩擦力预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8所示,龙骨31位于半球形的支架3内侧的一面上,沿龙骨31延伸方向的中间部位向下凹陷形成布线槽315。这样,在球形小屋内布置线路时,能够将电线线路放置在布线槽315内,保证线路的整齐,也能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

如图3所示,面板4分为第一面板41和第二面板42;第一面板41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安装在第一单元33内相邻两根短龙骨311与长龙骨312拼接形成的等腰三角形轮廓内;第二面板42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安装在均通过长龙骨312连接三个相邻的六爪连接件322而形成的等边三角形轮廓内。

如图8所示,为了方便安装面板4,龙骨31位于半球形的支架3外侧一面上,沿龙骨31延伸方向的两侧向下凹陷形成用于安装面板4的安装肩314。这样,当面板4放在三个龙骨31之间时,刚好面板4抵接在安装肩314上,也能够实现面板4与龙骨31的无缝连接。

优选地,如图9所示,面板4包括主板43和辅板44,辅板44固接在主板43的一面上,当面板4安装在支架3上时,辅板44穿过支架3,主板43搭接在安装肩314上。这样,主板43能够起到防护的作用,辅板44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增加球形小屋内的舒适度。在面板4镶嵌在支架3上之后,采用密封胶密封。

由于短龙骨311和长龙骨312的区别仅在于长度,第一面板41和第二面板42的区别仅在于形状,因此工人在拼接的过程中很容易混淆短龙骨311和长龙骨312以及第一面板41和第二面板42,导致耗费较长的拼装时间甚至拼装失败。因此,可以将短龙骨311和长龙骨312以及第一面板41和第二面板42使用不同的颜色或者材质,予以区分,避免混淆的现象出现。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底座1主要起到稳定支撑房屋底板2和支架3的作用。如图10所示,底座1包含支撑架11、钢架12和木板13,支撑架11放置在地面上方,钢架12搭接在支撑架11上方,木板13平铺在钢架12上方。

如图11所示,支撑架11包含六条支腿111和两根大梁112;如图12所示,支腿111包括固定支腿114和活动支腿113,固定支腿114竖直埋设在土地中,活动支腿113的下端套设在固定支腿114上且能够沿固定支腿114上下滑动,活动支腿113和固定支腿114通过固定装置14固定,活动支腿113上端与大梁112固接,一根大梁112与三根支腿111固接。这样,调整活动支腿113在固定支腿114上的高度,再利用固定装置14相对固定活动支腿113和固定支腿114的位置,能够调整各个支腿111的总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地形,保证在崎岖地形上也能够较轻易地调整支腿111高度,使钢架12处于水平状态,达到了适应崎岖地形的效果。

固定装置14可以有多种形式。

固定装置14可以为若干紧定螺栓,紧定螺栓与活动支腿113的外侧壁螺纹连接,并且紧定螺栓抵接在固定支腿114上,通过锁紧紧定螺栓抵死固定支腿114,以固定活动支腿113和固定支腿114。

如图12所示,固定装置14还可以为若干锁销141和销孔142,若干销孔142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开设在固定支腿114和活动支腿113的管壁上;当活动支腿113套设在固定支腿114上并且沿固定支腿114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固定支腿114上的销孔142能够与活动支腿113上的销孔142对齐;当活动支腿113与固定支腿114相对固定时,锁销141插入固定支腿114以及活动支腿113上的销孔142中。滑动调整活动支腿113套接在固定支腿114上的高度,使固定支腿114以及活动支腿113上的销孔142对齐,将锁销141插入固定支腿114以及活动支腿113上的销孔142内,以固定固定支腿114和活动支腿113。

优选地,固定支腿114以及活动支腿113上的销孔142均贯穿固定支腿114以及活动支腿113。这样能够增大锁销141锁紧活动支腿113和固定支腿114的强度,避免锁销141断裂。

优选地,如图12所示,上活动支腿113靠近上端的一侧面上垂直固接有挡板115,大梁112搭接在挡板115上方。这样,在固定大梁112与活动支腿113时,先将大梁112搭接在挡板115上,这样更加省力。

如图11所示,钢架12包括外边框121,外边框121内横、竖焊接有多根支撑杆122;外边框121的下边沿高度高出支撑杆122,且支撑架11位于外边框121内;外边框121的上边沿高于支撑杆122,木板13位于外边框121上方且位于外边框121内。这样,在外边框121的限位作用下,能够防止木板13以及支撑架11相对钢架12滑动,保证平台上方的平稳。

实施例三:

结合图13和图14,房屋底座2包含固定架21、保温板22和地板23,保温板22位于固定架21内,地板23位于保温板22上方,通过固定架21来实现固定保温板22,保温板22来实现保暖的效果。

如图14所示,固定架21的轮廓为正十边型,固定架21内纵、横焊接有多根固定板211,固定板211之间形成矩形网格,保温板22分为多块,分别填充在固定板211之间形成的网格内。这样,即使单个保温板22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变形,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的保温板22,避免了保温板22各部位变形聚集而导致的上表面不平整甚至翘起,达到了使保温板22能够处于平整状态的效果。

由于固定架21内的面积较大,整体焊接固定板211以铺满固定架21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可以将固定架21内的面积分成两部分进行焊接,固定板211焊接后形成两个完全对称的独立部分。

优选地,如图14所示,保温板22下方设置有实心板24,实心板24位于固定架21内,且与固定架21固接。实心板24能够隔绝保温板22下方与外界接触,增大保温板22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如图14所示,地板23与保温板22之间设置有木架25,木架25的形状与多根固定板211焊接形成的形状相同,木架25放置在多块保温板22之间的间隙内,且木架25与固定板211在竖直方向上的厚度之和大于保温板22的厚度。地板23会与木架25接触,避免地板23上方受力而挤压保温板22,增大保温板22的使用寿命。

如图14所示,固定架21上方还可以焊接有方钢套26,方钢套26为正十边型,且方钢套26的面积大于固定架21的面积,地板23位于方钢套26内,且地板23搭接在固定架21上方。四爪连接件34的连接部325与方钢套26固接。方钢套26的设置是便于房屋底板2与小屋连接,地板23放置在方钢套26内能够使地板23铺满房屋内的地面。

保温板22一般采用聚氨酯制成。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