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及生产线与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7890发布日期:2018-11-13 19:5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体防水透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及生产线与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木制墙体朝向室外一侧的表面会形成大量的湿气凝露,影响木制墙体的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在木制墙体的表面设置有防水透湿功能层(wrap),即具有无纺布、防水透湿功能层和无纺布的复合结构,进而湿气凝露产生在防水透湿布的表面,由于表面存在湿气凝露,无法进行适当的引流和通风干燥,所以除湿效果不是最好。

针对上述问题,如图3的截面俯视图所示,现有技术在防水透湿布的外侧设置雨幕(rainscreen),湿气凝露可以顺着雨幕与墙面之间的空隙向下流出,空气也顺着空隙向上流动,干燥其表面,提高排湿的效果。

但是上述产品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先在木制墙体表面固定防水透湿布,然后再将雨幕固定在防水透湿布上,不仅施工麻烦,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结合防水透湿布和雨幕的效果,开发出一款材料成本低、除湿效果好、施工更加方便的立体式防水透湿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其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透湿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包括防水透湿布,所述防水透湿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防水透湿功能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防水透湿布外阵列有弹性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体结构的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形成了一层间隙层(中空层),起到引流和通风的作用;湿气凝露产生在防水透湿功能层的表面,湿气凝露贴合在防水透湿布上,在风道内向下流动,干燥其表面,起到了防水透湿的作用;同时空气在风道内从下至上流动,将风道内的湿气带出,弹性凸起形成的立体结构,保证了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的空隙,进一步提高了排湿的效果;弹性凸起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施工过程中,使外墙板具有吸收冲击振动的作用,外墙板(特别是水泥制成的板材)不易碎裂;在施工过程中,设置在防水透湿布上的弹性凸起起到了雨幕的作用,只需将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固定即可,施工更加方便,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凸起背离防水透湿布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外墙板为金属网混凝土复合板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混凝土浆抹附在防水透湿布上,使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失去效果;通过设置有防护层,混凝土浆被涂敷在金属网和防护层上,避免混凝土浆浸入防水透湿布内。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透湿功能层为PE防水透湿功能层或TPU防水透湿功能层,所述弹性凸起的材料包括PP或PE或PE或EVA或发泡PP或发泡PE或发泡PE或发泡EVA。

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了防水透湿功能层所需的功能,任何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材料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同时弹性凸起为了满足支撑墙体结构、降低材料成本、满足一定的弹性要求,选用上述材料,任何能够实现上述要求的材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凸起的厚度为1mm-20mm,所述弹性凸起的直径为1mm-20mm,所述弹性凸起每平方米的分布量为50个-800个,所述弹性凸起、呈球形、半球形和圆柱形其中一种或多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阵列且均匀分布的弹性凸起,每个都是单独设置在防水透湿布上,成本较低;同时可根据防水透湿布的所需强度,调整弹性凸起在每平方内的分布量;弹性凸起的高度也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包括防水透湿布,所述防水透湿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层、防水透湿功能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防水透湿布外通过热切或热烫或热辐射加热或激光焊接或声波加热或在防水透湿布表面发泡成型或表面注塑成型阵列有弹性凸起。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凸起固定在防水透湿布和防护层上,固定效果更好,生产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透湿布的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水透湿布的生产线,依次包括上料定位输送带、振动放料斗、热熔辊、热粘合辊、防水透湿布放卷装置、防护层放卷装置、热合部、牵引装置、摆布收料装置;

所述上料定位输送带上设置有容纳弹性凸起的凹槽,使弹性凸起进行有规则的排列;

所述振动放料斗位于上料定位输送带上方,包括朝向上料定位输送带的开口,所述开口与上料定位输送带之间的间隙尺寸满足供弹性凸起进入凹槽且防止弹性凸起离开,所述开口在上料定位输送带上能平稳前行;

所述防水透湿布放卷装置用于放卷防水透湿布;

所述热熔辊和热粘合辊设置在上料定位输送带的末端,所述热熔辊先与凹槽内的弹性凸起接触且使弹性凸起远离凹槽的一面熔融,所述热粘合辊将熔融状的弹性凸起压合在防水透湿布放卷装置放出的防水透湿布表面;

所述防护层放卷装置用于放卷防护层且使防护层贴近或贴紧弹性凸起的表面;

所述热合部通过加热将防护层与弹性凸起固定;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辊,所述牵引辊通过压合转动作用,将前段防水透湿布向后牵引;

所述摆布收料装置包括水平推动装置和至少一对转动辊,相对的所述转动辊通过压合和转动作用将防水透湿布向下输送,所述水平推动装置驱动成对的转动辊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布料摆动进行收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凸起固定在防水透湿布上,实现了弹性凸起与防水透湿布之间的固定;加热辊起到了加热弹性凸起,使其具有一定的粘性,进而与防水透湿布固定;生产的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另一种防水透湿布的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水透湿布的生产线,包括发泡管放料架,还依次包括第一放卷架、热切装置、牵引装置和摆布收料装置;

所述发泡管放料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卷绕有发泡管的转动盘;

所述第一放卷架用于放卷防水透湿布;

所述热切装置由上至下包括升降夹紧板、固定夹紧板和热切固定板,所述升降夹紧板、固定夹紧板和热切固定板上设置有对应的供发泡管通过的通孔,所述升降夹紧板和固定夹紧板上还分别设置有夹紧发泡管的夹紧装置;所述热切固定板上滑移连接有切断且熔化通过通孔的发泡管的电热刀;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牵引辊,所述牵引辊通过压合转动作用,将前段防水透湿布向后牵引;

所述摆布收料装置包括水平推动装置和至少一对转动辊,相对的所述转动辊通过压合和转动作用将防水透湿布向下输送,所述水平推动装置驱动成对的转动辊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布料摆动进行收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切装置将发泡管切断成弹性凸起,并在切断的过程中,对发泡管进行加热,使其在断口位置熔化,进而具有粘性,当压覆装置将发泡管向下压至防水透湿布的表面后,弹性凸起粘合在防水透湿布上,形成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气布;并通过后续摆布收料装置进行收卷。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二放卷架和超声波热烫装置;

所述第二放卷架设置在热切装置后,用于将防护层放卷至与弹性凸起接触;

所述超声波热烫装置设置在第二放卷架与摆布收料装置之间,用于对弹性凸起加热,并将弹性凸起与防护层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弹性凸起的另一端加热软化,进而与防护层固定,形成另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形成的墙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墙体结构,包括内墙板和外墙板,所述内墙板包括木板或保温板,所述外墙板包括木板或外挂板,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设置有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适用于不同的内墙板和外墙板结构,例如设置在木制房屋上或是高层建筑的保温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墙体结构,包括内墙板和外墙板,所述内墙板包括木板,所述外墙板包括金属网混凝土复合板,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设置有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在防水透湿布上进行涂敷施工,形成具有粗糙外墙面且具有防水透湿效果的墙体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PE或TPU等透水透湿性较好的物质作为基底,在其两侧分别贴附有无纺布从而形成防水透湿布,由于PE或TPU这类物质虽然是一种较好的防水透气膜,但是在受到外力和高温的情况下容易损伤,而设置在两侧的无纺布可对TPU或PE起到保护作用;弹性凸起使内墙板与外墙板之间具有间距,保证排湿效果,避免木质墙体受潮而滋生霉菌腐烂;

(2)在弹性凸起上加盖防护层形成另一种具有同样效果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此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适用于在施工过程中,在防护层上直接涂敷水泥的施工方法,也起到了较好的防水透湿效果;

(3)这种防水透湿布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热压工艺,先将无纺布热压在PE或TPU等防水透气膜的两面,之后再将弹性凸起设置在表面;弹性凸起的安设可采用热烫的方式进行固定,因此为了避免弹性凸起在热烫时将防水透湿布烫破,因而贴附在PE或TPU两面的无纺布厚度不同,用于贴附弹性凸起的无纺布较厚;

(4)弹性凸起是由塑料发泡后制成,具有良好的微弹性;这类物质相当于将空气与塑料复合形成的材料,塑料作为主体,空气小气泡填充在其中形成的微孔材料;这类具有微弹性的弹性凸起在木质结构建筑物在搭建时,使内墙板与外墙板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受到的冲击,弹性凸起具有吸振功能,从而使墙板不易发生碎裂,保证了施工质量,使内墙板和外墙板的间隙层更加通畅;

(5)弹性凸起是由塑料发泡后挤出成型,再对弹性凸起表面加热至其产生粘性之后贴附在防水透湿布上;也可将塑料发泡后直接挤出在防水透湿布上待其干燥后成型,提供了两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的生产方式;

(6)对于一般的钢结构房屋,幕墙,木结构别墅,瓦屋面等一些建筑施工,都需要用到防水透气膜,以达到防潮、防腐、保护措施。延长建筑物的实用寿命。目前达到这种效果一般需要housewrap+rainsgreen两种产品,这样不仅增加了建筑成本而且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基于以上劣势,研发了2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功能材料。第一是带有弹性凸起的防水透湿布,应用于外墙,结合外挂板使用;第二是带有防护层和弹性凸起的防水透湿布,应用于与泥浆(stucco)使用。第一种材料是在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中间覆防水透湿功能层(可不采用无纺布材料,只需满足防水透湿性能即可);该种结构的防水透湿原理是;当室内外存在温差时,温度高的气流可以顺利通过第一无纺布、防水透湿功能层和第二无纺布流向湿气低的气流,从而起到透湿的作用。当室内外温差大时,水汽冷凝变成水珠后,颗粒变大,加之水珠表面张力的作用,无法通过第一无纺布、防水透湿功能层和第二无纺布,而在重力作用下,水珠经过弹性凸起的空隙间流下,起到了防水的作用。另外由于弹性凸起的作用,在第一无纺布、防水透湿功能层、第二无纺布与外挂板之间形成空气通道,加强对流的现象。当室内外存在温差或压差时,气流可沿着通道上下流动,这样可以带走第一无纺布表面的湿气凝露,保证了墙体的干燥,起到了干燥墙体的功能。第一种防水透湿布主要与外挂板结合使用;第二种防水透湿布是在第一种防水透湿布的基础上,在弹性凸起上再覆有防护层,防止泥浆将第一无纺布层、防水透湿功能层、第二无纺布层和防护层的空间填满,破坏第二种防水透湿布的墙体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湿气凝露凝结在木板上的示意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设置有防水透湿功能层后的示意图;

图3是背景技术中,在防水透湿功能层上设置有雨幕后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设置有防水透湿布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8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生产防水透湿布的结构原理图;

图10是实施例9的工艺原理图;

图11是实施例10的工艺原理图;

图12是热切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防水透湿布;11、第一无纺布层;12、防水透湿功能层;13、第二无纺布层;2、间隙层;21、弹性凸起;3、防护层;41、内墙板;42、外墙板;421、金属网混凝土复合板;51、上料定位输送带;511、凹槽;52、振动放料斗;521、开口;53、热熔辊;54、热粘合辊;55、防水透湿布放卷装置;56、防护层放卷装置;57、热合部;58、牵引装置;581、牵引辊;59、摆布收料装置;591、转动辊;61、发泡管放料架;611、发泡管;612、转动盘;62、第一放卷架;63、热切装置;631、升降夹紧板;632、固定夹紧板;633、热切固定板;634、通孔;635、夹紧装置;636、电热刀;64、第二放卷架;65、超声波热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

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如图4所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水透湿布1和间隙层2(在墙体结构内形成风道),其中防水透湿布1包括三层:第一无纺布层11、防水透湿功能层12、第二无纺布层13;第一无纺布层11、防水透湿功能层12和第二无纺布层13的厚度比为5:2:3,防水透湿功能层12可由PE或TPU等材料制成,如图6所示,间隙层2是由若干个弹性凸起21构成的,弹性凸起21的结构如图5所示,弹性凸起21是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物质制成;弹性凸起21设置在第一无纺布层11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是指防水透湿布1上外加弹性凸起21的结构,防水透湿布1是指具有第一无纺布层11、防水透湿功能层12和第二无纺布层13的三层复合结构。

实施例2:

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tp1:将防水透湿布1固定,表面平整;

Stp2:将弹性凸起21加热至具有粘性,本实施例中采用加热的方式,加热方式可为热烫、热辐射加热或声波加热;

Stp3:将Stp2中加工得到的弹性凸起21粘设在第一防水头层1表面,形成完整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

此处制备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为实施例1中所示的防水透湿布。

实施例3:

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tp1:将防水透湿布1固定,表面平整;

Stp2:将弹性凸起21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无纺布层11表面,形成完整的具有立体结构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

此处制备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为实施例1中所示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

实施例4:

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tp1:将防水透湿布1固定,表面平整;

Stp2:将制备好的熔融态的弹性凸起21按每平方米50-600个的分布量设置在第一无纺布11上。

分布量的具体数额根据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的性能要求决定。设置的方式是将PP或PE或PU或EVA或发泡PP或发泡PE或发泡PU或发泡EVA通过将注塑机加热熔化,然后灌输至周向开设有通孔的辊体内,在辊体转动的过程中,将上述材料滴落在第一无纺布11上,冷却后在第一无纺布11上形成弹性凸起21。

Stp3:静置直至弹性凸起21冷却固化并粘附在防水透湿布1上。

此处制备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为实施例1中所示的防水透湿布组合物。

实施例5:

一种外墙体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内墙板41和外墙板42,内墙板41和外墙板42均是由木板制成的,将实施例1中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贴合在内墙板41或外墙板42的表面上,弹性凸起21朝向外墙板42,然后通过气枪钉将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固定在内墙板41上,然后将外墙板42固定在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上,进而在内墙板41和外墙板42之间形成间隙层2(即风道)。

实施例6:

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如图7和图8所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水透湿布1、间隙层2和防护层3,其中防水透湿布1包括三层:第一无纺布层11、防水透湿功能层12、第二无纺布层13;第一无纺布层11、防水透湿功能层12和第二无纺布层13的厚度比为5:2:3,防水透湿功能层12可由PE或TPU等材料制成,间隙层2是由若干个弹性凸起21构成的,弹性凸起21是由具有一定弹性的塑料物质制成,弹性凸起21的厚度为2mm-10mm;弹性凸起2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无纺布层13上,防护层3可仅采用无纺布;间隙层2通过弹性凸起21的厚度,形成于防水透湿布1和防护层3之间。

实施例7:

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tp1:将防水透湿布1固定,表面平整;

Stp2:将弹性凸起21采用热烫的方式熔化至表面具有粘性。

Stp3:将Stp2中加工得到的弹性凸起21具有粘性的一面固定在防水透湿布1的表面;

Stp4:继续加热弹性凸起21背离防水透湿布1的一面使其具有粘性;

Stp5:将防护层3放置在弹性凸起21表面并与其固定,完成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的生产。

此处制备得到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为实施例6中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

实施例8:

一种外墙体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内墙板41,内墙板41是由木质材料制成的,金属网混凝土复合板421,将实施例3中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贴附在内墙板41上,在防护层3的表面固定金属丝网,然后在金属丝网上涂覆粉饰灰泥(Stucco),形成金属网混凝土复合板421。

实施例9:

一种生产线,用于实施例1中所示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1,如图10所示,依次包括上料定位输送带51、振动放料斗52、热熔辊53、热粘合辊54、防水透湿布放卷装置55、防护层放卷装置56、热合部57、牵引装置58、摆布收料装置59。

上料定位输送带51的两端通过辊进行转动,辊通过电机带动转动,上料定位输送带51上设置有容纳弹性凸起21一部分的凹槽511;

振动放料斗52位于上料定位输送带51上方,包括朝向上料定位输送带51的开口521,开口521与上料定位输送带51之间的间隙尺寸满足供弹性凸起21进入凹槽511且防止弹性凸起21离开所述开口521在上料定位输送带51的投影面积外,例如凹槽511尺寸为弹性凸起21小球的半径大小,开口521与上料定位输送带51的间隙稍大于弹性凸起21小球的半径,小于弹性凸起21小球的直径;

防水透湿布放卷装置55用于放卷防水透湿布1,通过一根可转动的辊卷绕防水透湿布1,防水透湿布放卷装置55的结构与第一放卷架62相同或类似;

热熔辊53和热粘合辊54设置在上料定位输送带51的末端,热熔辊53先与凹槽511内的弹性凸起21接触且使弹性凸起21远离凹槽511的一面熔化一部分,热粘合辊54将防水透湿布放卷装置55放出的防水透湿布1压合在熔化后的弹性凸起21表面;

防护层放卷装置56包括一根可转动的辊卷绕和放卷防护层3,同时在靠近弹性凸起21位置还设置有一根可转动的辊,防护层3经过该辊后贴近或贴紧弹性凸起21的表面;

热合部57通过加热将防护层3与弹性凸起21固定,热合部57可采用超声波加热装置通过超声波加热,使靠近防护层3的弹性凸起21熔化并与防护层3固定;

牵引装置58包括设置在生产线多个位置的牵引辊581,牵引辊581通过压合转动作用,将前段防水透湿布1向后牵引或导向;

摆布收料装置59包括水平推动装置和至少一对转动辊591,水平推动装置可采用气缸、油缸等,其动作端与转动辊591的支架连接,相对的转动辊591通过压合和转动作用将防水透湿布1向下输送,水平推动装置驱动成对的转动辊59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布料摆动相互堆叠进行收料。

工作原理:将防水透湿布1卷设在防水透湿布放卷装置55上,防护层3卷设在防护层放卷装置56上,防水透湿布放卷装置55和防护层放卷装置56可采用放卷架,可在整个生产线后设置摆布收料装置59也可采用人工手动收卷,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摆布收料装置59;随着上料定位输送带51的移动,振动放料斗52将其中的弹性凸起21投放在上料定位输送带51表面的凹槽511内,当弹性凸起21经过热熔辊53时,热熔辊53对弹性凸起21进行加热使弹性凸起21熔化至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随着上料定位输送带51的运动,具有粘性的弹性凸起21粘接在防水透湿布1上,随着热粘合辊54和上料定位输送带51的一齐运动,放置在上料定位输送带51上的弹性凸起21粘附在防水透湿布1上从而完成实施例1中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1的制备。

将已经制备得到的防水透湿布1通过超声波热合装置,超声波热合装置将经过的弹性凸起21加热,使其具有粘性,然后与防护层3进行固定,形成防护层3-弹性凸起21-防水透湿布1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防水透湿布1通过相互夹紧的牵引装置58进行输送,同时通过摆布收料装置59实现收料,完成实施例6中所述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1的制备。

实施例10:

如图11所示,一种生产线,包括发泡管放料架61,还包括第一放卷架62、热切装置63、牵引装置58和摆布收料装置59,实施例10中的摆布收料装置59与实施例9中的摆布收料装置59相同。

发泡管放料架61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卷绕有发泡管611的转动盘612,转动盘612的数量决定了一次固定多少个弹性凸起21;

第一放卷架62用于放卷防水透湿布1,防水透湿布1卷绕在第一放卷架62的可转动的辊上;

如图12所示,热切装置63由上至下包括升降夹紧板631、固定夹紧板632和热切固定板633,升降夹紧板631、固定夹紧板632和热切固定板633上设置有对应的供发泡管通过的通孔634,升降夹紧板631和固定夹紧板632上还分别设置有夹紧发泡管的夹紧装置635,夹紧装置635为在一块在升降夹紧板631和固定夹紧板632上移动的板,该板上也具有通孔634,同时该板通过气缸实现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该板上的通孔634与固定夹紧板632或升降夹紧板631上的通孔634错开,进而实现了对发泡管的夹紧;

如图12所示,热切固定板633上滑移连接有切断且熔化通过通孔634的发泡管611的电热刀636,电热刀636可切断发泡管,且在切断的过程中,使发泡管被切断的断面处于熔化状态,用于下次的固定,热切装置63可通过与气缸的动作端连接传动,实现在电热刀636在热切固定板633上的滑移;

如图11所示,牵引装置58包括可自转的牵引辊581,牵引辊581通过压合转动的作用,前段防水透湿布1向后牵引,单个的牵引辊581还能起到使布料换向的作用;

如图11所示,摆布收料装置59包括水平推动装置和至少一对转动辊591,水平推动装置可采用气缸、油缸等,其动作端与转动辊591的支架连接,相对的转动辊591通过压合和转动作用将防水透湿布1向下输送,水平推动装置驱动成对的转动辊59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布料摆动相互堆叠进行收料。

实施例10的工作原理为:牵引装置58将第一放卷架62上的防水透湿布1向前牵引,热切装置63将转动盘上的EVA发泡管引导至防水透湿布1的上方,然后依次穿过热切装置63上的通孔634,固定夹紧板632上的夹紧装置635固定发泡管,电热刀636移动将通过热切固定板633的通孔634的发泡管进行端面修整并使其断面熔化,然后升降夹紧板631上的夹紧装置635夹紧发泡管,固定夹紧板632上的夹紧装置635松开,升降夹紧板631在气缸的带动下向下移动,使热切后熔化的发泡管端面与防水透湿布1固定,然后电热刀636动作将发泡管切断形成弹性凸起21,然后固定夹紧板632上的夹紧装置635夹紧,升降夹紧板631上的夹紧装置635松开并在气缸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复位,然后升降夹紧板631上的夹紧装置635再次固定,逐渐将下一段发泡管向下输送,循环实现对防水透湿布1的加工;固定有弹性凸起21的防水透湿布1在牵引装置58的动作下由摆布收料装置59进行收料。

发泡管由发泡材料制成,其内部多孔,较为坚硬;其圆周外壁较为坚硬,能够提供更大的支撑力。

实施例11:

如图11所示,为了在实施例10加工后的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1上设置无纺布制成的防护层3,在实施例10的生产线上设置有第二放卷架64和超声波热烫装置65;

第二放卷架64设置在热切装置63后,用于将防护层3放卷至与弹性凸起21接触;

超声波热烫装置65设置在第二放卷架64与摆布收料装置59之间,用于对弹性凸起21加热,并将弹性凸起21与防护层3固定。

第二放卷架64位于热切装置63和摆布收料装置59之间,第二放卷架64上卷绕有防护层3,第二放卷架64的结构与第一放卷架62的结构相同,在防水透湿布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放卷架64的防护层3通过移动与第一防水透湿布1上的弹性凸起21接触,随后通过超声波热烫装置65,将防护层3和弹性凸起21固定在一起,形成具有立体结构的防水透湿布1。

最终,防水透湿布1通过摆布收料装置59进行收卷。

实施例9-11中的,储布区由多根上下和水平方向分布的辊构成,起到了张紧布料的作用,同时也为了符合按帧进行热切的要求。

检测:

实施例1和实施例6中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且符合建筑标准中防火阻燃的性能;另外在防水检测和透湿检测过程中,均有良好表现,既有良好的防水性又有良好的透湿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材料可选用无纺布制造或其他满足要求的材料,克重为30-90g/m²,防水透湿功能层采用PE膜或采用TPU材料制成,克重为20-30g/m²,弹性凸起的材料可选用PP、PE、EVA发泡小球或小圆柱(直径6-10毫米,硬度70HRC),防护层采用拒水无纺布或其他编织布,克重为30-90g/m²。

实施例1的工艺简述为:

步骤一、将第一无纺布层11与防水透湿功能层12复合,再与第二无纺布层13复合,得到半成品-防水透湿布1;

步骤二、在第一无纺布层11上采用印刷机印刷LOGO;

步骤三、在第一无纺布层11上均匀有规则地热烫有弹性凸起21,弹性凸起21经过热烫机融化规则的粘合在第一无纺布层11上,保证弹性凸起21的高度为1-20mm;

步骤四、包装。

实施例6的工艺简述为:

步骤一、将第一无纺布层11与防水透湿功能层12复合,再与第二无纺布层13复合,得到半成品-防水透湿布1;

步骤二、在第一无纺布层11上均匀有规则地热烫有弹性凸起21,弹性凸起21经过热烫机融化规则的粘合在第一无纺布层11上,保证弹性凸起21的高度为1-20mm;

步骤三、在弹性凸起21覆有防护层3;

步骤四、在防护层3上采用印刷机印刷LOGO;

步骤五、包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