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仿砖纹饰面的铝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9051发布日期:2018-12-11 20:59阅读:845来源:国知局
具有仿砖纹饰面的铝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仿砖纹饰面的铝板。



背景技术:

外墙的装饰领域中,外墙铺设装饰板是一种常用的手段。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了一种砖纹纤维增强硅酸钙水泥板,包括硅酸钙水泥基层板、连接板和外装饰层,基层板的面板上设置连接板,连接板的面板上设置外装饰层,连接板的四角的板面上开设螺钉槽,螺钉槽内设置螺钉,基层板上设置螺孔,螺钉穿过连接板与螺孔配合,螺钉槽上设置外盖。

上述的砖纹纤维增强硅酸钙水泥板的外装饰层可以印制各种不同的样式,例如各种砖纹等,当需要对外装饰层的图样进行替换时,只需要将连接板拆下替换具有新的图样的外装饰层的连接板;替换的连接板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螺钉在螺钉槽内,由外盖遮挡,不会暴露在外部,即可以防止长期暴露被腐蚀,延长使用寿命,还可以保持美观。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上述的砖纹纤维增强硅酸钙水泥板中,连接板与基层板通过螺钉紧固为一体,这种结构的装饰板不但重量重,而且在拆卸连接板与基层板时,需要将外盖取下,而后才能进行拆卸,因此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拆方便的具有仿砖纹饰面的铝板。

具有仿砖纹饰面的铝板,包括铝合金板本体以及设置在铝合金板本体上表面的仿砖纹装饰板,所述铝合金板本体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一对向铝合金板本体内侧弯折且截面呈L形的第一弯折部,在第一弯折部与铝合金板本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槽;

还包括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包括底板以及对称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支座,支座与底板一体成型且支座沿着底板的纵向延伸,各个支座上设有向该支座外侧弯折且截面呈L形的第二弯折部,在第二弯折部与支座之间形成第二插槽,第二弯折部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中时,第一弯折部嵌入到第二插槽中。

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铝合金板本体下表面形成的第一弯折部,插入到支撑部件上的第二弯折部与支座之间形成第二插槽中,以及在支撑部件上形成的第二弯折部插入到由第一弯折部与铝合金板本体之间形成第一插槽中,显然的是,这种插接的方式具有装拆简单、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铝合金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

1为铝合金板本体,11为第一弯折部,12为第一插槽,13为第一凸起部;

2为支撑部件,21为底板,22为支座,23为槽体,24为第一发泡塑料,25为第二弯折部,26为第二插槽,27为第一凹槽,28为第二发泡塑料;

3为仿砖纹装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纵向为沿图1中的Z轴所在方向。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具有仿砖纹饰面的铝板,包括铝合金板本体1、设置在铝合金板本体上表面的仿砖纹装饰板3、支撑部件2,下面对各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铝合金板本体1的下表面对称设有一对向铝合金板本体1内侧弯折且截面呈L形的第一弯折部11,第一弯折部11沿着铝合金板本体1的纵向延伸,在第一弯折部11与铝合金板本体1之间形成第一插槽12,第一弯折部11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插槽12中的第一凸起部13。第一弯折部11与铝合金板本体1一体成型,第一凸起部13与第一弯折部11一体成型。

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部件2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支撑部件2包括底板21以及对称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个支座22,支座22与底板21一体成型且支座22沿着底板21的纵向延伸,两个支座22分别位于底板21的两端,在底板21与两个支座22之间围成了一个槽体23,在由底板21以及两个支座22围成的槽体23中填充有第二发泡塑料28,通过第二发泡塑料28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作为幕墙板使用时具有保温的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支座22为空心的,在支座22内填充有第一发泡塑料24。通过第一发泡塑料24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在作为幕墙板使用时具有保温的作用。各个支座22上设有向该支座22外侧弯折且截面呈L形的第二弯折部25,在第二弯折部25与支座22之间形成第二插槽26,第二弯折部25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12中时,第一弯折部11嵌入到第二插槽26中,第一弯折部11与第二插槽26形成间隙配合。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二弯折部25上设有对应于第二插槽26的第一凹槽27,第一弯折部11嵌入到第二插槽26中时,所述第一凸起部13间隙配合在第一凹槽27中,由于第一弯折部11与第二插槽26以及第一凸起部13与第一凹槽27之间的可接触面积大,加上铝合金板本体1与支撑部件2沿纵向方向的尺寸较大,一般情况为2.7—3米,因此,如果第一弯折部11与第二插槽26以及第二弯折部25与第一插槽12之间的间隙小,而形成的摩擦力较大,则会造成铝合金板本体1与支撑部件2在插接时变得困难,从而,第一弯折部11与第二插槽26以及第二弯折部25与第一插槽12之间的间隙配合(可以设置成较大的间隙,以减小摩擦力),是为了使铝合金板本体1与支撑部件2形成大致的结合,而为了避免因铝合金板本体1与支撑部件2之间因摩擦力不足而使两者之间形成相对移动,通过第一凸起部13与第一凹槽27的间隙配合,使得第一凸起部13与第一凹槽27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铝合金板本体1与支撑部件3之间的摩擦力获得一些增加,确保两者之间结合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铝板的纵向的初始尺寸为2.7—3米,因此,可以根据需要的长度对铝板进行切割,由于铝合金板本体1与支撑部件2两者之间结合得较为紧密,因此,切割后铝合金板本体1与支撑部件2之间的牢固程度不受影响。

如图1,砖纹装饰板3是由含酚醛树脂的砖纹装饰色纸,加上多层褐色牛皮纸层叠后,在高温(150℃)高压(1430磅/平方英寸)的环境压制而成,砖纹装饰板3与铝合金板本体1之间采用粘结剂粘结而成。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