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雨水排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6928发布日期:2018-12-05 20:3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雨水排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屋面雨水排放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代住宅对给排水、暖通、消防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内容也越来越多,各种管道立管也越来越复杂。从建筑专业平面功能及减少公摊面积等方面考虑,增加立管布置会产生很多不利因素;但如果缩小各专业管道之间的间距,也会造成管道交叉复杂,日后使用管理、维修不方便等弊端。根据现有规范规定,建筑屋面各汇水范围内,雨水排水立管不宜小于2根,如果能够提出一种既能减少一根雨水立管管位,也能保证雨水快速排出,避免增加建筑负载,缩短防水层使用寿命的新型方法,对各个专业的平面布置均将带来很大的益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大多数管井面积紧张,且各专业立管数量多,排列拥挤的问题,并考虑雨水在屋面停留时间较长,造成结构荷载负担及建筑防水层的破坏,进而提出一种屋面雨水排放的新做法及新思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面雨水排放结构,包括平屋面、泄水管和雨水斗,所述平屋面上设有雨水斗,雨水斗与雨水立管连接,平屋面周围设有女儿墙,女儿墙上设有泄水管;

所述平屋面以1-5%的坡度坡向雨水斗。

所述平屋面以2%的坡度坡向雨水斗。

所述泄水管与所在平屋面的垂直距离为100mm。

所述泄水管伸出女儿墙外的部分设置围护结构进行支撑。

所述雨水斗通过悬吊管与雨水立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泄水管作为一处雨水排放点,节约了建筑内部水暖井面积,优化建筑使用空间,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当建筑屋面雨水量较大或雨水斗出现检修事故时,大量雨水能够快速汇集通过泄水口排水管排放,避免建筑结构荷载的增加,提高屋面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屋面雨水排放结构的水平面示意图;

图2是屋面雨水排放结构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平屋面、2-女儿墙、3-泄水管、4-雨水斗、5-雨水立管、6-泄水管围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特征,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1和2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面雨水排放结构,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

技术方案包括平屋面1、泄水管3及雨水斗4;建筑平屋面1以2%的坡度坡向雨水斗4,雨水斗4通过悬吊管与雨水立管5连接;平屋面1周围设有建筑女儿墙2,女儿墙2在合适位置开设预留孔洞,并保证孔洞下方与所在平屋面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0mm,泄水管3穿过预留孔洞,泄水管3伸出建筑外墙部分设置围护结构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