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清理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6834发布日期:2019-01-18 18:5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清理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清理管道。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城市的垃圾收集是一种比较烦琐的工作,特别是楼房里的垃圾,由于楼层都是单门独户的,生活垃圾分散于每个住户里,只能靠每个住户将垃圾集中后,再将收集的垃圾丢放到大型的垃圾桶里,这种方式使住在低层的住户在丢放垃圾时比较方便,而住在高层的住户则比较麻烦,因而造成了一些住户随意将垃圾扔到楼下,既影响卫生,又污染环境。

虽然有些地方采取了集中收集垃圾的方法,即住户将垃圾收集后,置于楼道中,由环卫工人定时上门收集,这样便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而住户一有垃圾就放在楼道中,导致楼道中经常堆满了垃圾,时间过长则会发散出臭味,影响周围环境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提供一种方便垃圾收集,且不会影响周围环境的垃圾收集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清理管道,以解决楼层住户清理、收集垃圾不方便,并且影响周围环境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一种垃圾清理管道,包括便于输送垃圾的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楼层的进料口,所述主管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装置,且若干个所述缓冲装置沿主管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优化,所述缓冲装置的形状为漏斗形,且缓冲装置与所述主管道同轴设置,缓冲装置的较大端与主管道的内侧壁连接,缓冲装置的较小端的开口为弹性收缩口。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主管道的排放口处设置有垃圾装载箱,所述垃圾装载箱的底部设置有液体盛载腔,垃圾装载箱与所述液体盛载腔之间活动设置有固液分离装置。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主管道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气口,且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排风扇。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气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向主管道内部喷水的清水喷头。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气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向主管道内喷洒消毒药水的消毒喷头。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主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楼层连通的支管道,所述支管道的出口与主管道的进料口连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支管道的投放口处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投放口的隔离门。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投放口与所述隔离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在上述结构中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主管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将主管道固定在楼层上的固定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一、该垃圾清理管道中,主管道的进料口与楼层连通,住户可以将收集好的垃圾由进料口投放至主管道中,并通过主管道内部的缓冲装置安全的由主管道的排放口排出,使楼层的垃圾都能通过该垃圾清理管道实现垃圾的统一的收集和清理,从而避免了楼层住户将垃圾随意摆放或者丢弃而造成生活环境被污染的情况的发生。

二、该垃圾清理管道中,主管道的出口处设置有垃圾装载箱,楼层住户将垃圾投放至主管道中时,主管道内部的垃圾会顺着主管道排放至垃圾装载箱中,且投放的垃圾可以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实现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的分类,使环卫工人在清理垃圾时更加的轻松,从而降低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

三、该垃圾清理管道中,主管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并在排气孔处设置有排风扇、清水喷头和消毒喷头,通过排风扇能够将主管道内部的气体有排气孔向外界排出,然后通过清水喷头和消毒喷头对主管道的内部进行清洗和消毒,从而使主管道更加的干净、清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清理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清理管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主管道;2、缓冲装置;3、垃圾装载箱;4、固液分离装置;5、液体承载腔;6、排风扇;7、消毒喷头;8、清水喷头;9、固定架;10、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垃圾清理管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便于输送垃圾的主管道1,所述主管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楼层的进料口,所述主管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缓冲装置2,且若干个所述缓冲装置2沿主管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基于上述结构的一种垃圾清理管道,在使用时,住户可以将收集好的垃圾由进料口投放至主管道1中,并通过主管道1内部的缓冲装置2安全的由主管道1的排放口排出,使楼层的垃圾都能通过该垃圾清理管道实现垃圾的统一的收集并清理,从而避免了楼层住户将垃圾随意摆放或者丢弃而造成生活环境被污染的情况的发生。

优化的,主管道1的进料口通过支管道10与楼层连通,在使用者投放垃圾时,可以将垃圾由支管道10的投放口投入,这些垃圾则会顺着支管道10向主管道1移动,使各个楼层的垃圾都能够汇集到一起,方便环卫工人对垃圾的收集和清理。

优选的,支管道10可以与用户的住处连通,使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专用的垃圾投放口,让使用者足不出户便可以将垃圾投放至该垃圾清理管道中,并通过该垃圾清理管道中的主管道1排出至统一收集垃圾的地方,从而使垃圾的收集和清理更加的简单、方便。

优化的,缓冲装置2的形状为漏斗形,缓冲装置2与主管道1同轴设置,且缓冲装置2的较大端与主管道1的内侧壁连接,缓冲装置2的较小端的开口为弹性收缩口;当使用者投放的垃圾移动至主管道1时,该垃圾会挤压缓冲装置2的较小端的开口,并由缓冲装置2较小端的开口落下,该垃圾受到缓冲装置2的作用而减慢下落的速度,从而避免了垃圾直接从主管道1的排放口掉出,导致垃圾四处扩散,影响周围环境的情况的发生。

优化的,主管道1的排放口处设置有垃圾装载箱3;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垃圾由支管道10的投放口投放至主管道1中,主管道1内的垃圾便会顺着主管道1落入垃圾装载箱3中,使环卫工人在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的工作变得更加的轻松,从而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

优化的,垃圾装载箱3的底部设置有液体盛载腔5,且垃圾装载箱3和液体盛载腔5之间设置有固液分离装置4,通过固液分离装置4可以将使用者投放的垃圾中的液体和固体分离开,从而实现对垃圾的分类,使环卫工人在处理垃圾时更加的方便。

其中,固液分离装置4为网状结构。

优化的,主管道1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气口,通过排气口使主管道1内部的气体能够向外部排出,从而避免主管道1内部的气体因长时间无法更换而造成细菌的滋生而产生臭味,导致周围环境被影响的情况的发生。

优化的,在排气口处设置排风扇6,通过排风扇6可以加快主管道1内部的气体与外界气体的置换。

优化的,在排气口处还设置有消毒喷头7;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消毒喷头 7向主管道1内部喷洒消毒药水,通过消毒药水对主管道1进行消毒,避免主管道1上细菌的滋生,从而避免了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优化的,在排气口处还设置有清水喷头8,清水喷头8能够向主管道1内部喷洒清水,通过清水对主管道1的内部进行清洗。

在使用时,可以将消毒喷头7和清水喷头8配合使用,当环卫工人将垃圾装载箱3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和收集过后,可以先将清水喷头8打开,通过清水喷头8向主管道1的内部喷洒清水,对主管道1的内部进行清洗,在清洗完毕后,在通过消毒喷头7向主管到的内部喷洒消毒药水,对主管道1内部进行消毒,使该垃圾清理管道更加的干净、卫生。

优化的,在支管道10的投放口处设置有用于开/闭投放口的隔离门;当使用者需要向该垃圾清理管道内投放垃圾时,可以将隔离门打开,然后将垃圾由投放口投放至支管道10中,此时,投放的垃圾则会顺着支管道10进入主管道 1中,再由主管道1落入垃圾装载箱3中;当使用者将垃圾投放完毕后,可以将隔离门关闭,使投放口处于关闭状态,防止主管道1内部的气体向楼层中散发,从而避免了该垃圾清理管道内部的气体影响周围的环境。

优化的,在支管道10的投放口处设置有密封圈,通过该密封圈使隔离门与投放口的配合更加的紧密,使主管道1内部的气体不会从投放口与隔离门之间的间隙散发出来。

优化的,主管道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9,主管道1通过固定架9固定在楼层外部,使主管道1与楼层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