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模板调节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1071发布日期:2018-12-28 20:09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梯模板调节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梯模板调节组件。



背景技术:

楼梯是每个工程必需的结构构件,一般是由混凝土浇灌而成,而浇灌前需要根据设计中楼梯的尺寸来搭设各种模板,使混凝土浇灌完成并凝固后,拆开模板,得到所需的楼梯,传统的楼梯模板施工后,存在模板拆除起来很麻烦,操作十分繁琐。

授权公告号为CN2041127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楼梯模板组件,它将台阶模板设置成间距可调节的状态,进而可使台阶面宽可任意调节,方便现场施工,台阶面长度也能通过配套的匚形模板进行调节,在楼层高度不同,使楼梯倾斜度变化时,可通过悬挂臂的悬挂钩在楔块配合下,保持台阶模板的垂直度,但是调节时需要将各个螺栓都旋松调节,还得将台阶模板之间的间距调节到相同,操作过程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梯模板调节组件,其具有调节快捷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楼梯模板调节组件,包括钢架、模架,两根所述钢架长度方向平行,若干所述模架两端沿钢架长度方向与钢架滑动连接,所述钢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模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固连有棱柱状的接头,所述接头上插接有转轮,所述转轮外径大于螺纹杆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纹杆将所有的模架连接起来,在需要调节时,只需旋动螺纹杆即可使所有的模架运动,因在一根螺纹杆上,则使每个模架的运动量均相同,无需人手工再进行额外操作,调节过程十分简单,节省人力,同时使转轮插接到螺纹杆上,不仅提高旋转力臂使旋动更为快捷方便,还在调节完毕后将转轮拆下,避免在使用时触动转轮影响各个模架之间的间距,保证各个模架在使用时间距稳定,提高楼梯成型的合格率。

进一步的,所述转轮外圆端面上固连有手柄,所述手柄长度方向垂直与转轮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手柄方便旋动转轮,进一步节省人力。

进一步的,所述钢架上端固连有承接柱,所述承接柱长度大于手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完模板间距后,可将转轮从螺纹杆上拆下,放置到承接柱上,起到收纳转轮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柱顶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外径大于接头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螺母避免转轮丢失,起到防丢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钢架为C型钢材,所述钢架弯折处固连有若干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钢架重量较轻,便于运输,同时设置加强筋提高钢架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模架包括滑动环、台阶模板,所述滑动环中部滑动连接在钢架上,所述滑动环一侧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台阶模板固连在两个滑动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动环可使台阶模板在钢架上滑动,进而实现间距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模板中部固连有连接块,所述滑动环底端固连有连接板,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板相互抵接,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板之间固连有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台阶模板可拆卸,并根据需要更换台阶模板的长度,进而可制造出不同规格的楼梯。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模板底端固连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凸块上插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端面与台阶模板端面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顶板配合台阶模板对楼梯进行全面抵接成型,使楼梯端面更为规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调节部件,只需旋动转轮即可调节所有的模架,且间距相同,不仅提高效率还节省人力;

2、通过使转轮可拆卸,则避免在施工时令螺纹杆转动影响模架之间间距,保证楼梯的合格率;

3、通过设置连接块和连接孔,使台阶模板可更换,进而可使模板生产更多规格的楼梯;

4、通过设置凸块和顶板,配合台阶模板对楼梯进行全面的限制成型,使楼梯端面更为规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总装效果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图。

图中,1、钢架;11、加强筋;12、承接柱;13、螺母;2、调节部件;21、螺纹杆;22、接头;23、转轮;24、手柄;3、模架;31、滑动环;32、台阶模板;33、连接块;34、连接板;35、螺栓;36、凸块;37、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是:

利用螺纹杆21将所有的模架3连接起来,在需要调节时,只需旋动螺纹杆21即可使所有的模架3在钢架1上运动,因模架3位于一根螺纹杆21上,则使每个模架3的运动量均相同,无需人手工再进行额外操作,调节过程十分简单,节省人力,同时使转轮23插接到螺纹杆21上,不仅提高旋转力臂使旋动更为快捷方便,还在调节完毕后将转轮23拆下,避免在使用时触动转轮23影响各个模架3之间的间距,保证各个模架3在使用时间距稳定,提高楼梯成型的合格率。

实施例:一种楼梯模板调节组件,结合图1,包括钢架1、调节部件2、模架3,钢架1为C形钢条,钢架1中部固连有若干块加强筋11,调节部件2设置在钢架1内,两根钢架1长度方向相同且开口方向相对,模架3长度方向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钢架1,若干根模架3间隔排列在钢架1上,调节部件2与模架3螺纹连接;通过采用C形钢材,使钢架1重量较轻,便于运输,同时设置加强筋11提高钢架1的结构强度。

结合图1、图2,模架3包括滑动环31、台阶模板32,滑动环31为方形环状,台阶模板32为C形钢材,台阶模板32中部也固连有加强筋11,台阶模板32开口处固连有两块连接块33,连接块33分置台阶模板32长度方向两端,滑动环31底端固连有连接板34,连接板34长度方向与滑动环31长度方向呈一定角度,连接板34抵接在连接块33一侧,连接块33与连接板34之间固连有螺栓35,设置连接块33与连接板34,可使台阶模板32可拆卸,并根据需要更换台阶模板32的长度,进而可制造出不同规格的楼梯,提高模板的适用性;滑动环31套接在钢架1上,且与钢架1滑动连接,可使台阶模板32在钢架上滑动,进而实现间距调节,进一步提高模板的适用性。

结合图1、图3,调节部件2包括螺纹杆21、转轮23,螺纹杆21转动连接在钢架1中部且长度方向与钢架1长度方向相同,螺纹杆21与滑动环31螺纹连接,螺纹杆21一端伸出钢架1外且固连有六棱柱状的接头22,接头22上插接有转轮23,转轮23为圆环状,且转轮23外径大于螺纹杆21的外径,转轮23外圆端面固连有手柄24,手柄24长度方向垂直手柄24的端面。

结合图1、图3,利用螺纹杆21将所有的模架3连接起来,在需要调节时,只需旋动螺纹杆21即可使所有的模架3在钢架1上运动,因模架3位于一根螺纹杆21上,则使每个模架3的运动量均相同,无需人手工再进行额外操作,调节过程十分简单,节省人力,同时使转轮23插接到螺纹杆21上,不仅提高旋转力臂使旋动更为快捷方便,还在调节完毕后将转轮23拆下,避免在使用时触动转轮23影响各个模架3之间的间距,保证各个模架3在使用时间距稳定,提高楼梯成型的合格率,设置手柄24方便旋动转轮23,进一步节省人力。

结合图1、图3,钢架1上端面靠近接头22一端固连有承接柱12,承接柱12为六棱柱状且长度方向垂直与钢架1的上端面,转轮23可插接到承接柱12上,承接柱12长度与转轮23厚度相同,承接柱12上端螺纹连接有螺母13,螺母13外径大于接头22外径,且螺母13的底端面与转轮23抵接。

结合图1、图3,设置承接柱12可在调节完模架3间距后,将转轮23从螺纹杆21上拆下,放置到承接柱12上,起到收纳转轮23的作用;设置螺母13避免转轮23丢失,起到防丢的作用。

结合图1、图2,台阶模板32底端面固连有圆柱状的凸块36,凸块36长度方向垂直与台阶模板32的底端面,凸块36上插接有顶板37,顶板37底端面与台阶模板32的底端面重合,顶板37端面与顶板37端面垂直,顶板37宽度方向两端分别抵接在相邻的台阶模板32上;设置顶板37配合台阶模板32对楼梯进行全面抵接成型,使楼梯端面更为规整。

具体实施过程:当设计好需要制造楼梯的规格后,先将相应的台阶模板32通过螺栓35固连在滑动环31上,之后将承接柱12上的螺母13拆下,然后将转轮23上从承接柱12上取下,随后将转轮23插接到接头22上,抓住手柄24使转轮23转动,此时螺纹杆21带动模架3在钢架1上运动,待模架3之间间距达到所需要求后,将转轮23取下再插接到承接柱12上,最后旋上螺母13固定转轮23;之后将相应宽度的顶板37插接到凸块36上,即可对楼梯进行成型工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