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水条的沥青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232发布日期:2018-11-16 20:3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瓦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带有防水条的沥青瓦。



背景技术:

沥青瓦是现今一种非常规类型的建筑材料,用于房顶的遮盖。其材料是以玻纤为胎体,经过浸涂沥青后,一面覆盖彩色矿物粒料,另一面撒以隔离材料而制成的新型瓦状屋面瓦防水片材。它具有良好的防水、装饰功能,是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平改坡屋面的新型防水材料。

为了使沥青瓦稳定的贴附于屋面,且具有一定的抗风能力,沥青瓦在屋面的固定方式主要采用粘结加钉子的铺盖方法。但这种方法会使雨水通过沥青瓦与钉子间的缝隙流入,特别是沥青瓦饰面砂层与钉帽间的间隙较多,且随着沥青的逐渐老化,沥青与钉子周围产生更多的裂缝,会大大降低沥青瓦屋面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防水条的沥青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沥青瓦的饰面砂层上设置有防水条,防水钉钉入后,因钉帽与饰面砂层之间设置了防水条,防水条与防水钉的钉帽严密贴合,大大提高了沥青瓦的屋面防水效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防水条的沥青瓦,包括玻纤胎体,玻纤胎体上下两面浸涂有沥青,分别为上沥青层和下沥青层;下沥青层的下表面粘结有细砂,形成隔离层,隔离层下表面涂刷有热熔自粘条;上沥青层上设有饰面砂层,饰面砂层上设置有防水条,防水条配置有与之匹配的防水钉,防水钉包括钉体和钉帽。

在本实用新型中,沥青瓦在屋面基层上施工时,隔离层贴于屋面基层,热熔自粘条覆于上一层沥青瓦的饰面砂层,当气温升高或人工采用热风加热时,热熔自粘条会产生一定的流动性,将下层沥青瓦的饰面砂层与其自身的隔离层粘牢;同时,防水钉钉入防水条并穿过沥青瓦的各层,将沥青瓦与屋面基层固定,防水条与防水钉的钉帽严密贴合,形成致密的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沥青瓦的饰面砂层上设置有防水条,防水钉钉入后,因钉帽与饰面砂层之间设置了防水条,防水条与防水钉的钉帽严密贴合,大大提高了沥青瓦的屋面防水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上沥青层与饰面砂层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饰面砂层通过粘结层粘结于隔热层上,粘结层为具有较好温度稳定性的改性沥青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防水钉的钉帽上设置有凸起的防水圈,钉体与钉帽的连接端位于防水圈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沥青瓦的饰面砂层上设置有防水条,防水钉钉入后,因钉帽与饰面砂层之间设置了防水条,防水条与防水钉的钉帽严密贴合,大大提高了沥青瓦的屋面防水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上沥青层与饰面砂层之间设置有隔热层,可以将玻纤胎体的下沥青层、上沥青层与外界隔开,减弱了外界温度冷热交替变化对沥青的影响,实现延缓沥青老化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的饰面砂层通过粘结层粘结于隔热层上,粘结层为具有较好温度稳定性的改性沥青层。在满足饰面砂良好的附着于隔热层表面的同时,粘结层受温度剧烈变化的影响较小,延长了沥青瓦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中防水钉的钉帽上设置有凸起的防水圈,钉体与钉帽的连接端位于防水圈内。可以使防水钉钉入防水条中后,凸起的防水圈将与其接触的防水条的部位压紧,将钉体与防水条之间的间隙与外界隔离,防止雨水由钉体与防水条之间的间隙渗入屋面基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饰面砂层、防水条、防水钉拼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层及热熔自粘条的组成示意图。

图4为防水钉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玻纤胎体,2上沥青层,3下沥青层,4隔离层,5热熔自粘条,6饰面砂层,7防水条,8防水钉,9隔热层,10改性沥青层,11钉体,12钉帽,13防水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3,一种带有防水条的沥青瓦,包括玻纤胎体1,玻纤胎体1上下两面浸涂有沥青,分别为上沥青层2和下沥青层3;下沥青层3的下表面粘结有细砂,形成隔离层4,隔离层4的下表面涂刷有热熔自粘条5;上沥青层2上设有饰面砂层6,饰面砂层6上设置有防水条7;防水条7配置有与之匹配的防水钉8,防水钉8包括钉体11和钉帽12。

在本实用新型中,沥青瓦在屋面基层上施工时,隔离层4贴于屋面基层,热熔自粘条5覆于上一层沥青瓦的饰面砂层6,当气温升高或人工采用热风加热时,热熔自粘条5会产生一定的流动性,将下层沥青瓦的饰面砂层6与其自身的隔离层4粘牢;同时,防水钉8钉入防水条7并穿过沥青瓦的各层,将沥青瓦与屋面基层固定,防水条7与防水钉8的钉帽严密贴合,形成致密的防水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沥青瓦的饰面砂层6上设置有防水条7,防水钉8钉入后,因钉帽12与饰面砂层8之间设置了防水条7,防水条7与防水钉8的钉帽12严密贴合,大大提高了沥青瓦的屋面防水效果。

实施例2:

参见图1~3,一种带有防水条的沥青瓦,包括玻纤胎体1,玻纤胎体1上下两面浸涂有沥青,分别为上沥青层2和下沥青层3;下沥青层3的下表面粘结有细砂,形成隔离层4,隔离层4的下表面涂刷有热熔自粘条5;上沥青层2上设有饰面砂层6,饰面砂层6上设置有防水条7;防水条7配置有与之匹配的防水钉8,防水钉8包括钉体11和钉帽12。

上沥青层2与饰面砂层6之间设置有隔热层9,可以将玻纤胎体1两侧的下沥青层3、上沥青层2与外界隔开,减弱了外界温度冷热交替变化对沥青的影响,实现延缓沥青老化的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饰面砂层6通过粘结层粘结于隔热层9上,粘结层为具有较好温度稳定性的改性沥青层10。在满足饰面砂良好的附着于隔热层9表面的同时,粘结层受温度剧烈变化的影响较小,延长了沥青瓦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参见图1~3,一种带有防水条的沥青瓦,包括玻纤胎体1,玻纤胎体1上下两面浸涂有沥青,分别为上沥青层2和下沥青层3;下沥青层3的下表面粘结有细砂,形成隔离层4,隔离层4的下表面涂刷有热熔自粘条5;上沥青层2上设有饰面砂层6,饰面砂层6上设置有防水条7;防水条7配置有与之匹配的防水钉8,防水钉8包括钉体11和钉帽12。

防水钉8的钉帽12上设置有凸起的防水圈13,钉体11与钉帽12的连接端位于防水圈13内。可以使防水钉8钉入防水条7中后,凸起的防水圈13将与其接触的防水条7的部位压紧,将钉体11与防水条7之间的间隙与外界隔离,防止雨水由钉体11与防水条7之间的间隙渗入屋面基层。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