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瓦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2230发布日期:2018-11-16 20:3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面瓦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瓦,作为一种屋顶建材,具有防雨、隔热、防紫外线的功能。瓦的历史悠久,从古发展至今,从材质上区分,有很多种类如陶土瓦、水泥瓦、琉璃瓦及新型的金属瓦、玻璃钢瓦;随着技术的发展,屋面瓦被赋予了一部分新的功能,例如节能瓦和太阳能发电瓦等。瓦的制作所需要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制作工艺不尽相同,对于工艺上无法实现凹凸褶皱结构的瓦材,如果采用直接搭接的安装方式已不能达到防水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瓦片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不具有凹凸褶皱结构的第一瓦片01和第二瓦片02的安装通过设置在第一瓦片01和第二瓦片02支架的安装卡槽03实现,具体地,先将安装卡槽03安装在指定位置,然后将第一瓦片01和第二瓦片02的端部对应卡入安装卡槽03内,进而实现相邻瓦片的安装固定。

但是,现有技术中,安装卡槽03需要先一步安装在屋顶,在安装卡槽03固定后,由于瓦片的热胀冷缩变形导致每个瓦片的具体尺寸有差异,以及安装卡槽03的安装精度较低时,横向相邻的两个安装卡槽03的相对位置不准确,进而可能导致瓦片不能装入安装卡槽03内,或者安装后瓦片从安装卡槽03内脱出,进而可能漏水。因此,安装操作较复杂且易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瓦的安装结构,安装操作简单且可有效防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瓦的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曲面瓦和第二曲面瓦,所述第一曲面瓦和所述第二曲面瓦均包括瓦体,所述瓦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弧形搭接部和第二弧形搭接部,所述第一弧形搭接部的弧面朝下,所述第二弧形搭接部的弧面朝上,所述第一曲面瓦的所述第一弧形搭接部搭接在所述第二曲面瓦的所述第二弧形搭接部上,所述第一曲面瓦的所述第一弧形搭接部前端与所述第二曲面瓦的第二弧形搭接部接触的位置为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设有止水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曲面瓦的所述第二弧形搭接部前端与所述第一曲面瓦的第一弧形搭接部接触的位置为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设有缓冲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结构粘接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缓冲结构粘接在所述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结构和所述缓冲结构为防水胶涂层或橡胶制成的止水条。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条的横截面为矩形、L型或U型。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条的作用厚度大于或等于2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曲面瓦的第二弧形搭接部的弧面底部,且高度差大于5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位置高于所述第一位置,且高度差大于10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搭接部和所述第二弧形搭接部的弦长为30~500毫米,拱高为15~50毫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面瓦的安装结构,通过第一曲面瓦的第一弧形搭接部搭接在第二曲面瓦的第二弧形搭接部上,即可完成瓦片的安装,安装操作简单,且第一弧形搭接部和第二弧形搭接部的成型不需要特定的工艺及材料,制作也比较方便,降低成本;另外,为了防水,第一曲面瓦的第一弧形搭接部前端与第二曲面瓦的第二弧形搭接部接触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设有止水结构,止水结构可防止水从第一位置漏出,进而水被隔离在弧面朝上的第二弧形搭接部内并排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现有技术的一种瓦片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面瓦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面瓦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面瓦的安装结构的第一弧形搭接部和第二弧形搭接部搭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面瓦的安装结构的止水条的三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第一曲面瓦;2-第二曲面瓦;3-瓦体;31-第一弧形搭接部;32-第二弧形搭接部;4-止水结构;5-缓冲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曲面瓦的安装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曲面瓦1和第二曲面瓦2,第一曲面瓦1和第二曲面瓦2均包括瓦体3,瓦体3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弧形搭接部31和第二弧形搭接部32,第一弧形搭接部31的弧面朝下,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弧面朝上,第一曲面瓦1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搭接在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上,第一曲面瓦1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前端与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接触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第一位置设有止水结构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曲面瓦的安装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第一曲面瓦1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搭接在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上,即可完成瓦片的安装,安装操作简单,且第一弧形搭接部31和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成型不需要特定的工艺及材料,制作也比较方便,降低成本;另外,为了防水,第一曲面瓦1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前端与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接触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设有止水结构4,止水结构4可防止水从第一位置漏出,进而水被隔离在弧面朝上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内并排走。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曲面瓦1和第二曲面瓦2仅示出了搭接处的部分结构,并未示出全部结构,即,仅示出了第一曲面瓦1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和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而第一曲面瓦1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和第二曲面瓦2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并未示出。

在第一曲面瓦1和第二曲面瓦2搭接时,第一曲面瓦1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前端与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接触,且在第一位置设置了止水结构4,可以实现第一曲面瓦1和第二曲面瓦2安装的同时,保证防水。但是,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前端可能会与第一曲面瓦1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抵接,且为硬接触,有瓦片破裂的风险。一般的,可以在安装时在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前端与第一曲面瓦1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之间预留足够的间隙,以避免硬接触。另外,由于瓦片的热胀冷缩作用,可能整体尺寸有变化,进而即使预留了间隙,还有可能会发生硬接触的问题,因此,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前端与第一曲面瓦1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接触的位置为第二位置,第二位置设有缓冲结构5。通过在第二位置设置缓冲结构5,将两个瓦片隔开,这样即使瓦片由于热胀冷缩发生尺寸变化也不会出现硬接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止水结构4设置在第一位置,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第一曲面瓦1的第一弧形搭接部31前端与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出现硬接触的问题;同样,缓冲结构5设置在第二位置,可以起到缓冲防止出现硬接触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水的问题。具体的,在止水结构4出现失效等情况,水从第一位置漏出后,设置在第二位置的缓冲结构可以防止水从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前端漏出。

为了保证止水结构4和缓冲结构5与对应位置固定,且方便操作,止水结构4粘接在第一位置;缓冲结构5粘接在第二位置。这样,在安装时粘接连接比较方便,且可保证止水结构4和缓冲结构5与对应位置固定。

止水结构4和缓冲结构5的材料需要保证防水性能和一定的弹性,例如,止水结构4和缓冲结构5为防水胶涂层或橡胶制成的止水条。其中,防水胶涂层可以是直接涂敷的结构胶、防水硅胶及沥青等防水材料;止水条可以是硅橡胶、丁腈橡胶、氟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或聚氨酯等密封材料制成,上述材料制成的止水条,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还具有一定的弹性,且弹性不随天气变化影响防水。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地,止水结构4和缓冲结构5可以通过硅粘接胶或强力耐老化胶带粘贴在曲面瓦对应的位置上。

当止水结构4和缓冲结构5为橡胶制成的止水条时,止水条的具体形状结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如图5所示,从左至右依次为止水条的横截面为矩形、L型或U型的结构示意图。止水条需要将对应位置的两个瓦片隔离且不影响防水,在此基础上可以设置呈多种形状结构,其中,矩形的止水条更节省材料,U型的止水条将对应的瓦片的端部保护效果更好,具体的形状结构的确定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在此不做限定。

在止水条要起到防止硬接触的问题发生的作用时,优选地,止水条的作用厚度大于或等于2毫米。止水条的作用厚度,即止水条起作用的位置的厚度,位于两个瓦片接触位置之间,该处的厚度决定了止水条的缓冲能力,在经过计算以及实验验证后,当止水条的作用厚度大于或等于2毫米时,可以保证防止硬接触的问题。

参照图2和图3,在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弧面朝上,用于疏水,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弧面底部与第一位置的高度差决定了疏水的量,如果水量过多,可能会淹没第一位置,进而设置在第一位置的止水结构4可能承受水压大或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影响寿命,因此,经过计算和实验,优选地,第一位置高于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弧面底部,且高度差大于5毫米,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保证疏水时水不会碰到第一位置的止水结构4。

在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疏水量较大时,例如暴雨等情况,或者,第一位置与第二曲面瓦2的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弧面底部高度差较小时,止水结构4可能因承受水压大或长时间浸泡,影响密封性能,这样水会从第一位置漏出,进入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此时,只要水量不超过第二位置,水依然在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弧面内,依然可以疏水,因此,为了在止水结构失效的情况下,还可以保证瓦片正常使用,不向外漏水,可以对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高度限定,以保证足够的疏水量,经过计算和实验,优选地,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且高度差大于10毫米。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弧形搭接部31的形状尺寸和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形状尺寸不同,对应搭接后的搭接面积也不同,其对瓦片的强度以及搭接后的形态有一定影响,因此,第一弧形搭接部31和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形状尺寸在制作时也需要一定的限定,如果弦长过小或拱高过大,会导致曲率过大应力集中瓦片易破碎;弦长过大或拱高过小,会导致搭接时的面积较大,进而浪费材料,因此,经过计算和实验验证,优选地,第一弧形搭接部31和第二弧形搭接部32的弦长为30~500毫米,拱高为15~50毫米。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新型实施例的曲面瓦的安装结构,可以适用于多种瓦片,例如,太阳能瓦、陶瓷瓦和金属瓦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