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隔热的纸面石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5433发布日期:2019-01-04 23:01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霉隔热的纸面石膏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膏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霉隔热的纸面石膏板。



背景技术:

石膏板是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众所周知,石膏板由于其重量轻、易于施工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隔墙、吊顶等。

同时,纸面石膏板是用于室内的隔墙和吊顶系统的主要材料,由于不同的气候区域差异和建筑的不同应用部位,特别是湿度较高的地方,容易在板材的表面引起发霉现象,导致菌类的产生和生长,不仅影响外观的效果,而且容易引起健康危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霉、隔热的纸面石膏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霉隔热的纸面石膏板,解决板材发霉的现象,同时又具有耐火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霉隔热的纸面石膏板,包括:石膏板基层,所述石膏板基层顶端与底端分别设有第一网格筋层与第二网格筋层,所述第一网格筋层顶端连接多孔层,所述多孔层设有矩形孔,所述多孔层顶端设有第一护面纸层,所述第二网格层底端连接抑菌层,所述抑菌层底端设有第二护面纸层,所述石膏板基层左右端分别设有第一隔热层与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隔热层内部分别填充阻燃海绵;

所述第一网格筋层左端与所述第二网格筋层左端分别穿入所述第一隔热层内部与其固定,所述第一网格筋层右端与所述第二网格筋层右端穿入所述第二隔热层内部与其固定。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第一纸面层与所述第二纸面层厚度一致。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第二隔热层厚度一致。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矩形孔设有三个,每个之间间隔距离一致。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阻燃海绵为薄厚度阻燃海绵,厚度为1.0mm-8mm。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描述,所述所述第一隔热层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护面纸层与所述第二护纸面层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防火层内添加阻燃海绵,增强板体自身耐火性能;在第二网格层底端设置抑菌层,防止其侵害石膏板基层,破坏整体性能;采用矩形孔,将板体热量速度排出,降低遇火时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多孔层、2-第一护纸面层、3-矩形孔、4-石膏板基层、5-第二隔热层、6-阻燃海绵、7-第二护纸面层、8-抑菌层、9-第二网格筋层、10-第一隔热层、11-第一网格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结合图1所示:

一种防霉隔热的纸面石膏板,包括:石膏板基层4,所述石膏板基层4顶端与底端分别设有第一网格筋层11与第二网格筋层9,所述第一网格筋层11顶端连接多孔层1,所述多孔层1设有矩形孔3,所述多孔层1顶端设有第一护面纸层2,所述第二网格层9底端连接抑菌层8,所述抑菌层8底端设有第二护面纸层7,所述石膏板基层4左右端分别设有第一隔热层10与第二隔热层5,所述第一隔热层10与所述第二隔热层5内部分别填充阻燃海绵6;

所述第一网格筋层11左端与所述第二网格筋层9左端分别穿入所述第一隔热层10内部与其固定,所述第一网格筋层11右端与所述第二网格筋层9右端穿入所述第二隔热层5内部与其固定。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纸面层2与所述第二纸面层7厚度一致。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热层10与所述第二隔热层5厚度一致。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孔3设有三个,每个之间间隔距离一致。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阻燃海绵6为薄厚度阻燃海绵,厚度为1.0mm-8mm。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第一隔热层10顶端与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护面纸层2与所述第二护纸面层7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当明火遇到第一隔热层10与第二个隔热层5时,其内部的阻燃海绵6阻隔了火势的蔓延,不会因为火势而燃烧,同时将温度传输到多控层1中,利用矩形孔3进行快速的散热排热,降低板体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在遇到潮湿空气时,潮气通过第二护纸面层7进入抑菌层,阻隔潮气继续进入石膏板基层4中,防止滋生细菌与腐蚀,提高板体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