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节段预制滑料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3388发布日期:2018-11-09 22:0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廊节段预制滑料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综合管廊相对于传统管线建设的优点越来越得到公众的认可,国家和地方均在大力推行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当前,我国的城市综合管廊多采用矩形断面,一般采用预制和现浇法。其中预制法,管廊节段可采用工厂或现场预制,然后运输至现场装配组合成整体,可以避免大量现场湿浇作业,具有工期短、受现场条件限制小等优点。预制管节若采用常规立式预制,则需分两次浇筑成型(第一次底板和侧墙,第二次顶板),不仅工期长,而且混凝土外观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管廊节段常采用翻转水平成口字形浇筑成型。但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当采用常规从四周墙体分块下料振捣时,难以保证均匀下料,从而影响整体结构的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廊节段预制滑料槽装置,该装置包括管廊节段以及滑料槽,所述管廊节段具有顶板,底板以及两侧墙,所述滑料槽呈四棱锥体设计,所述滑料槽包括四个锥面以及一个四边形,所述四个锥面上均布有多个分隔钢板条,且至少一组相对的锥面上分设有吊点,所述四边形边长与顶板,底板的宽度以及两侧墙的高度相匹配。

作为优选,每个锥面上对称焊接两条5cm高的分隔钢板条,形成伞形滑料槽。

作为优选,所述四棱锥为正四棱锥,所述锥面的坡度为52°。

本实用新型针对管廊节段平卧预制时,混凝土灌注难以向四周墙体均匀下料问题,设计了一种伞式滑料槽,用于预制管廊混凝土浇筑时卸料,便于混凝土料由四周同时均匀下料至墙体和多人同时振捣,在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整体结构的浇筑质量,也极大的满足了设计对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板制作,简便、可操作性强并易于推广使用和余料的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伞形滑料槽示意图。

其中,滑料槽-1、分隔钢板条-2、吊耳-3、预制节段内模-4、预制节段外模-5、钢筋骨架-6,顶板-7,底板-8,侧墙-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管廊节段预制滑料槽装置,该装置包括管廊节段以及滑料槽1,管廊节段包括预制节段内模4,预制节段外模5以及钢筋骨架6,管廊节段具有顶板7,底板8以及两侧墙9,滑料槽呈四棱锥体设计,当混凝土从锥顶卸料时,混凝土可由4个锥面分别滑入四周墙体。所述滑料槽包括四个锥面以及一个四边形,由于管廊节段的断面尺寸较大,为确保均匀效果,在每个锥面上,分别等分焊接两条5cm高的分隔钢板条,形成伞形滑料槽。为便于滑料槽的吊安,在两个相对的锥面上安装吊耳。四边形边长与顶板,底板的宽度以及两侧墙的高度相匹配;所述四棱锥为正四棱锥,所述锥面的坡度为52°。即砂、石自然塌落现象的极限角和稳定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伞形滑料槽为一个四边形金字塔形屋盖结构(即四棱锥形),锥体四边形边长对应管廊节段的顶板、底板宽度和两边墙高度,坡度采用52度,即砂、石自然塌落现象的极限角和稳定角。当混凝土从锥顶卸料时,混凝土可由4个锥面分别滑入四周墙体。由于管廊节段的断面尺寸较大,为确保均匀效果,在每个锥面上,分别等分焊接两条5cm高的分隔钢板条,形成伞形滑料槽。为便于滑料槽的吊安,在两个相对的锥面上安装吊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