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砌体墙体组合梁托换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6455发布日期:2018-11-30 20:3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砌体结构墙体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板砌体墙体组合梁托换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砌体结构墙体托换加固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其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造价高,限制了对砌体结构墙体的托换改造和修缮加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板砌体墙体组合梁托换加固结构,具有安全可靠,施工简便,造价低的特点,能够有效满足对建筑空间跨度的适用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砌体墙体组合梁托换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砌体墙体组合梁托换加固结构,紧贴在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表面上的加固钢板;若干间隔设置在所述加固钢板上的用于将所述加固钢板紧固在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上的对拉螺栓;焊接在所述加固钢板顶部的轻型槽钢;填充在所述加固钢板与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之间形成的空隙内的结构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钢板均紧贴在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轻型槽钢的肢腿端部焊接固定在加固钢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的所述对拉螺栓的间距为200mm~5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钢板上预留有至少一处用于向加固钢板与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之间形成的空隙内填充结构胶的灌注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轻型槽钢的肢腿端部焊接固定在加固钢板上采用角焊缝进行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钢板砖砌体组合梁托换加固结构有效地增大原砌体结构墙体托换成组合梁后的强度和整体刚度以及承载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加固钢板、槽钢和对拉螺栓组件采用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机械施工程度高,施工简便,造价低;

3、利用结构胶填充需要加固的砌体结构墙体与加固钢板之间形成的空隙,不但改善了墙体的受力效应,加强了墙体与加固钢板的整体性,而且避免了加固钢板内侧与空气接触而锈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拉螺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板砌体墙体组合梁托换加固结构,包括紧贴在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表面上的加固钢板2;若干间隔设置在所述加固钢板2上的用于将所述加固钢板2紧固在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上的对拉螺栓3;焊接在所述加固钢板2顶部的轻型槽钢4;填充在所述加固钢板2与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之间形成的空隙内的结构胶5。所述加固钢板2均紧贴在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表面。相邻的所述对拉螺栓3的间距为200mm~500mm。所述加固钢板2上预留有至少一处用于向加固钢板2与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之间形成的空隙内填充结构胶5的灌注孔6。

轻型槽钢3通过角焊缝焊接在所述加固钢板2上侧,加固钢板2通过对拉螺栓3固定在砌体墙体1两侧,结构胶5通过灌注孔6灌注在所述加固钢板2与砌体墙体1之间的空隙内。

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表面上拟布置对拉螺栓3的位置处预留螺栓孔,并在加固钢板2相对于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上的螺栓孔位置预留螺栓孔;

步骤2,对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表面进行整平并清除干净;

步骤3,采用对拉螺栓3将加固钢板2紧固在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表面上;

步骤4,采用角焊缝将轻型槽钢4肢腿端部焊接固定在侧面加固钢板2上侧部位;

步骤5,通过加固钢板2上预留的灌胶孔6向加固钢板2与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表面之间形成的空隙内注入灌注胶5,使得加固钢板2与需要托换加固的砌体墙体1形成整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