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梁墙体预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5117发布日期:2018-11-30 20:1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配件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边梁墙体预埋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有时需要在墙壁上搭设吊梁或横梁来配合施工需求,多数采用再墙壁上钻孔后使用膨胀螺栓将吊梁或横梁固定在墙壁上。或者是通过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在混凝土直接放置预埋件,待混凝土凝固就可将吊梁或横梁与预埋件固定连接。上述方法中,化学试剂与膨胀螺钉的连接不够稳固、操作不方便,并且使用寿命有限,适合吊环、吊栓等较轻重量的物体使用。预埋件通常为铁板或铁杆,而预埋于混凝土中的铁板或铁杆往往无法再取出,会造成材料的严重浪费。铁板与铁杆也不便于挑梁、吊梁等物件的安装和拆卸。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的边梁墙体预埋结构,使其能够用于支撑吊梁或横梁等大件重物的安装的同时减少材料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边梁墙体预埋结构,包括预埋套管,所述预埋套管的始端为开口端、尾端为封闭端,所述预埋套管平行预埋于边梁墙体内且开口端露出于边梁墙体表面或与边梁墙体表面齐平,封闭端位于边梁墙体内。

作为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埋套管为采用薄铁管模压成型为内部均具有整体螺纹的中空管。

作为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埋套管内配设有一螺杆,螺杆的末端插入预埋套管内,头端端部设有直径小于螺杆的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部的头端端部连接有六角头。

作为进一步设置:所述六角头为六棱柱。

作为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埋套管的封闭端的端部向外延伸有扁形尾部,所述扁形尾部与边梁墙体之间通过拉钉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埋套管壁厚为0.3mm~1mm。所述扁形尾部与边梁墙体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6cm。

作为进一步设置:所述扁形尾部为薄铁管直接压至厚度为0.6~2mm的压管。

作为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埋套管的螺距不小于3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预埋套管以预埋的方式嵌入墙体中,为吊梁、横梁等大件重物安装后提供支撑的拉力,使吊梁或横梁等大件重物的安装更为牢固、方便。同时,还能够将支撑吊梁、横梁所需拉力传递至边梁墙体上,减轻预埋套管所受到的吊梁、横梁等大件重物对其作用的拉力,从而延长预埋套管的使用寿命。而预埋套管厚度薄、相较于铁杆、铁板等的使用,其材料少、成本低,能够大大降低预埋件的材料成本。并且,螺杆可以在使用完毕后取出再次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有效减少了建设成本。

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预埋套管的尾端延伸设置有扁形尾部,利用横向设置的拉钉将预埋套管的扁形尾部固定在边梁墙体的侧壁上,使预埋套管在预埋过程中保持稳定、不受挤压,并能够进一步稳定预埋套管与边梁墙体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组成示意图。

图中所示:1—预埋套管,2—垫片,3—六角螺母,101—扁形尾部,4—螺杆,5—拉钉,6—边梁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边梁墙体6预埋结构,包括有平行预埋于边梁墙体6中的预埋套管1以及拉钉5、螺钉等配件,预埋套管1的始端为开口端、尾端为封闭端。预埋套管1为采用薄铁管模压成型为内部均具有整体螺纹的中空管。预埋套管1平行预埋于边梁墙体6内且开口端露出于边梁墙体6表面或与边梁墙体6表面齐平,封闭端位于边梁墙体6内。预埋套管1内配设有一螺杆4,螺杆4的长度、直径分别与预埋套管1的长度、直径相适应。螺杆4的末端插入预埋套管1内,头端端部设有直径小于螺杆4的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部的头端端部连接有六角头。本实施例中,六角头为六棱柱。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安装吊梁时,需将螺杆4的末端依次穿套过六角螺母3、垫片2和吊梁上的开孔后旋入到预埋套管1内,最后用扳手将螺杆4上的六角头先固定,再用另一扳手扳动六角螺母3将其拧紧即完成安装。本实施例中螺杆4一方面能够在预埋过程中作为保护预埋套管1免受挤压变形的支撑杆,在预埋完成后可旋入预埋套管1中用于与吊梁、挑梁以及吊环、拉秸秆等的连接件,实现了一物两用的高利用率。

为进一步加强预埋套管1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预埋套管1的外表面有凸出的螺纹线,从而在外表面形成螺旋状的凸起,通过螺旋状的凸起与边梁墙体6之间的相互作用,令预埋套管1与墙体的结合更稳固,并使预埋套管1所受拉力传递/分散至边梁墙体6的墙体中,减少预埋套管1所受拉力,延长预埋套管1的使用寿命。

同时,预埋套管1的螺距不小于3mm,预埋套管1壁厚为0.3mm~1mm,一方面能够减少材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能够确保预埋套管1的外表面侧壁部分与边梁墙体6充分接触、加强结合。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预埋套管1的尾端为封闭端,封闭端的端部向外延伸有扁形尾部101,预埋套管1为采用壁厚为0.3mm~1mm的薄铁管模压成型为内部均具有整体螺纹、扁形尾部101为薄铁管直接压至厚度为0.6~2mm的中空管。扁形尾部101与边梁墙体6的侧壁相平行,二者(扁形尾部101与边梁墙体6侧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6cm。扁形尾部101与边梁墙体6之间通过拉钉5固定连接,拉钉5的长度不小于扁形尾部101与边梁墙体6侧壁之间的垂直距离,本实施例中,拉钉5长度为6~10cm为宜,将扁形尾部101牢固地钉在边梁墙体6上。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梁墙体6预埋结构,其通过在预埋套管1的尾端增设扁形尾部101,并结合拉钉5将扁形尾部101“钉在”边梁墙体6的墙体上,使预埋套管1能够进一步稳固在墙体上并提高其承受拉力的性能,从而能够承受吊梁或横梁等大件重物的安装,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并且,本实用新型为预埋套管1特别配设一根结构特殊的螺杆4,用于支撑预埋套管1和工件的连接,还可以回收不断使用,大大减少了现有技术中预埋件使用存在的严重浪费的情况。预埋套管1与螺杆4的直径可以做的足够大,而不用担心会产生严重的材料浪费,也适用于窗台墙、楼层等墙体。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