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的预留洞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5981发布日期:2018-11-09 21:0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预留洞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结构楼板洞口一般采用钉木模板盒、成品模具等方式进行预留,为保证洞口好收面、成型好,模具顶面一般与混凝土面相平;采用钉木模板盒进行预留洞口虽然灵活性高,可以满足不同厚度楼板的需要,但是耗费人工较大且不能重复使用;采用成品模具进行预留洞口一般用在标准楼板处,根据楼板厚度定制相应高度的模具,虽然节省人工,但是同一模具只能用在相同厚度的楼板处重复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节省人工、灵活性高的高度可调的预留洞模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高度可调的预留洞模具,包括相互套叠的外筒体和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包括外筒壁,所述外筒壁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外筒端板,所述外筒壁沿径向相对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栓,使用时,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螺纹通孔抵在所述内筒壁外侧,所述外筒端板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提手,方便作业;所述内筒体包括内筒壁,所述内筒壁的下边缘外侧相对设置有与内筒壁垂直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内筒壁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定位销。使用时,将所述内筒体通过所述定位销穿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楼板模板上,上下调整所述外筒体得到合适高度的预留洞模具,并通过所述紧固螺栓将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体固定,之后进行浇筑相关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为圆柱筒,用于预留圆形洞口。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为方形筒,用于预留方形洞口。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内筒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内筒端板,增加所述内筒体的使用强度及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螺纹通孔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连接片的数量为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度可调的预留洞模具结构简单、可重复使用、节省人工、灵活性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外筒壁;2、外筒端板;3、内筒壁;4、连接片;5、定位销;6、紧固螺栓;7、提手;8、内筒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度可调的预留洞模具,包括相互套叠的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外筒端板2,外筒壁1沿径向相对设置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的数量为4个,螺纹通孔内设置有紧固螺栓6,使用时,紧固螺栓6穿过螺纹通孔抵在内筒壁3外侧,外筒端板2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提手7,方便作业,内筒体包括内筒壁3,内筒壁3的下边缘外侧相对设置有与内筒壁3垂直的连接片4,连接片4的数量为2个,连接片4上设置有平行于内筒壁3方向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定位销5。使用时,将内筒体通过定位销5穿过通孔固定在楼板模板上,上下调整外筒体得到合适高度的预留洞模具,并通过紧固螺栓6将外筒体与内筒体固定,之后进行浇筑相关工序。

外筒体和内筒体为圆柱筒,用于预留圆形洞口。

外筒体和内筒体为方形筒,用于预留方形洞口。

内筒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内筒端板8,增加内筒体的使用强度及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