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环保型工地围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7969发布日期:2019-01-04 23:13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尘环保型工地围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除尘功能的环保型工地围挡。



背景技术:

在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由于需要进行诸如岩石粉碎、材料粉碎、材料筛选、材料搅拌等等作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灰尘,此类灰尘不仅会造成施工工地的环境问题,而且还会扩散到工地外,进而给工人、路人或是工地附近居民的生活及工作带来诸多影响,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还会带来各种社会纠纷。对此,公告号为CN206245869的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可过滤污染物的建筑施工围挡,其包括如果依次连接的围挡主体,每个围挡主体均包括底座和挡板,在底座左右两侧各设有空心柱,在两个空心柱的相对内侧设置有沿空心柱长度方向设置的竖向卡槽,挡板以可拆卸的方式插设于两个空心柱之间,挡板中部设置有扬尘过滤系统,扬尘过滤系统包括金属丝网、海绵层、活性炭过滤网、贯流风机和出风板,海绵层和活性炭过滤网设置在金属丝网后部,在活性炭过滤网后部与出风板之间形成夹层空间,贯流风机置于夹层空间内;其虽然实现了对空气污染物过滤的功能,但其缺点在于,需要在每个围挡主体上设置风机,提高了产品的成本,而且使用一定时间之后需要将过滤系统拆下进行清洗,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此外,公告号为CN207194616 的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的可降尘节能型围墙,公告号为CN207144639的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城建施工用可降尘的环保型围挡,其均通过在围挡主体内部设置水泵、储水结构和管道并在围挡主体外侧设置喷头,通过喷水/喷雾的方式实现降尘的目的,但其缺点在于围挡主体的体积较大、生产成本较高、维护不方便,且由于围挡底座体积较大而导致各围挡主体之间易产生空隙,从而使其防护性大打折扣,同时其也不适用于对临时的小型工地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环保型工地围挡,其解决了现有围挡存在的除尘成本较高、维护不方便、围挡防护性较差及不适用于临时小工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环保型工地围挡,其包括围挡主体、连接于围挡主体两端以用于连接相邻围挡主体的连接组件、连接于围挡主体下方的支撑组件以及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围挡主体一侧的喷雾组件,其中:所述围挡主体为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围挡主体下部两端的弧形支撑块和倾斜连接在弧形支撑块与围挡主体之间的支撑杆,所述弧形支撑块的圆心位于其朝向围挡主体中心的一侧;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在围挡主体一侧的安装板、固定在安装板上的限位机构和固定在限位机构上的锁止机构,所述安装板下部弯曲形成水平延伸的卡槽,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卡槽上方且并列设置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之间形成竖直延伸的限位槽;

所述喷雾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主管、竖直连接在主管上的支管以及连接在支管上的若干喷雾头,所述主管安装于卡槽内,所述支管安装于限位槽内并通过锁止机构限位。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各围挡主主体依次连接起来,然后通过软管将各围挡主体上的主管依次连接起来,即可统一通过水泵供水以进行喷雾作业;当无需使用时,亦可打开锁止机构并将主管和支管从安装板上卸下,可避免其被损坏并可便于运输,因此本实用新型成本更低、维护更方便;同时,通过设置弧形支撑块,可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小型工地,当相邻围挡主体之间存在一定夹角时仍保证其连接的紧密性,进而保证其防护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围挡主体和支撑组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除尘环保型工地围挡,其包括围挡主体1、连接于围挡主体1两端以用于连接相邻围挡主体1的连接组件、连接于围挡主体1下方的支撑组件以及通过安装组件安装在围挡主体1一侧的喷雾组件,其中:

所述围挡主体1为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围挡主体1包括矩形外框11、安装在外框11内侧的挡板12以及横向设置在外框11内侧的连接杆13;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在围挡主体1一端的带有锁孔的连接片21以及滑动式安装围挡主体1另一端的锁杆22,其中所述连接片21为L型结构且锁孔位于其末端;

如图3、图5所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围挡主体1下部两端的弧形支撑块31和倾斜连接在弧形支撑块31与连接杆13之间的支撑杆32,所述支撑杆32上端与连接杆13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支撑块31的圆心位于其朝向围挡主体1中心的一侧;当需要对形状不规则的小型工地进行围挡时,相邻围挡主体1之间具有一端夹角,通过弧形支撑块 31则可尽量减小相邻围挡主体1之间的缝隙,从而保证其防护的有效性;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在围挡主体1一侧的安装板41、固定在安装板41上的限位机构和固定在限位机构上的锁止机构,所述安装板41下部弯曲形成水平延伸的卡槽且所述卡槽上设有位于限位槽下方的开口42,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卡槽上方且并列设置的第一限位块43和第二限位块44,第一限位块43与第二限位块44之间形成竖直延伸的限位槽;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限位块43内部设有中空的安装腔45,其中第一限位块43可由两各半块组成,其背离安装板的半块开设有供转轴通过的通孔;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腔45内的棘轮机构以及位于第一限位块43背离安装板41一侧的拨杆46,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471具有垂直于所述安装板41的转轴472,所述拨杆46与棘轮转轴472固定连接使得拨杆46可绕转轴472转动;

如图1所示,所述喷雾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主管51、竖直连接在主管51上的支管52 以及连接在支管52上的若干喷雾头53,所述主管51安装于卡槽内,所述支管52安装于限位槽内并通过锁止机构的拨杆46进行限位,所述棘轮机构的棘爪473则可限定棘轮471 和拨杆46的旋转方向从而在拨杆46横置时将其固定住。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支管52竖直向上设置且通过锁止机构固定在限位槽内,以保证喷雾的高度;当无需进行喷雾时或本实用新型闲置时,先转动拨杆46 使得支管52可从限位槽内脱离,然后向下转动支管52至开口42处,即可将主管51和支管52从安装板41上取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