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铁氧体径向十二极磁环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7317发布日期:2018-12-28 20:3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永磁铁氧体径向十二极磁环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永磁铁氧体径向十二极磁环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永磁铁氧体径向多极磁环广泛应用于电机中,该种磁环一般采用干压法制造,由于成型后其磁性取向杂乱无章,因此需要将磁环置于强磁场中进行取向,使所有磁粉的磁性取向一致。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永磁铁氧体粉末加入模具型腔,在合模的同时,给设置在模腔外围的线圈绕组通高频电流,使得线圈绕组产生高频磁场对模腔内的料浆进行取向,并进行压制,型腔内的料浆容易造成密度不均匀,产品烧结后发生变形的缺点。由于线圈绕组的电流较大,线圈绕组容易被烧坏,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径向十二极磁环成型模具,使得型腔内的密度均匀。通过内置有十二块钕铁硼强磁体的充磁夹具取代线圈绕组来产生稳定、完整的十二极磁场,克服了线圈绕组能耗高和容易烧坏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永磁铁氧体径向十二极磁环成型模具,包括芯棒,套于芯棒外的凸模,套于凸模外的限位底环,位于凸模外部和底环上部的凹模,以及位于芯棒和凹模之间的压模,所述凸模和凹模均为环状结构,它们与压模、芯棒形成型腔,所述压模凸出部分外壁上开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圈,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套设于凹模外的充磁夹具,充磁夹具内部设有十二块钕铁硼强磁体。

进一步地,所述充磁夹具置于限位底环的上部。

作为优选,所述充磁夹具材质为纯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十二块钕铁硼强磁均匀分布构成一个完整的十二极磁场,和线圈绕组相比,不需要能耗,并且克服了线圈易烧坏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磁夹具的主视图。

图3 为充磁夹具的俯视图。

图4 为限位底环俯视图。

图中:1限位底环,2凸模,3凹模,4充磁夹具,5钕铁硼磁体,6压模,7芯棒,8密封圈,9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永磁铁氧体径向十二极磁环成型模具,包括芯棒7,套于芯棒7外的凸模2,套于凸模2外的限位底环1,位于凸模2外部和底环1上部的凹模3,以及位于芯棒7和凹模3之间的压模6,所述凸模2和凹模3均为环状结构,它们与压模6、芯棒7形成型腔9,所述压模6凸出部分外壁上开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圈8,所述成型模具还包括套设于凹模3外的充磁夹具4,充磁夹具4内部设有十二块钕铁硼强磁体5。

在磁环产品成型过程中,首先将压模6和充磁夹具4取出,然后向型腔9内注入定量的预制磁性粉末,当型腔9填满的同时将压模6压下,随后将充磁夹具4套于凹模3外部,在十二块钕铁硼强磁体5作用下产生的均匀磁场;再将成型模具置于冲压机床上进行第一次压制,压实之后,取下充磁夹具4和限位底环1,反过来做第二次压制,使得磁粉在型腔9内疏松一致,密度均匀,产品烧结后也不易产生变形,最后取出成品。

通过十二块强磁均匀分布构成一个完整的十二极磁场,和线圈绕组相比,能耗低并且克服了线圈易烧坏的缺陷。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并非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变形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