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棚的集装箱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9911发布日期:2019-01-18 20:30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带雨棚的集装箱房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房屋领域,具体为一种带雨棚的集装箱房屋。



背景技术:

50年代,模块装配式房屋,其主要是通过在工厂预制墙体、屋面等,按照设计要求加工以钢结构为代表的承重结构,能够迅速组装成成套房屋的一种建房模式。集成房屋特点是一种专业化的设计,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生产,易于拆迁、安装便捷、运输方便、仓储,可多次重复使用、周转的临时或具有永久性质的房屋。目前的集成房屋广泛用于建设工地的临时办公室、宿舍,交通、水利、石油、天然气等大型野外勘探、野外作业施工用房;城市办公、民用安置、展览等临时用房;旅游区休闲别墅、度假屋;抗震救灾以及军事领悟等用房。现有的装配式房屋,一般采用旧集装箱改造而成或采用夹心彩钢板组装而成,这种集装箱式房屋均采用钢材质作为房屋主体,由于刚才本身的导热性能非常高,导致其保温隔热性能差、隔声性能差、防火性能差,房屋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可扩大使用面积的带雨棚的集装箱房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雨棚的集装箱房屋,包括:顶板、底板、2个侧板和2个端板组成,其中,顶板包括顶板支架和铺设于所述顶板上的盖板,所述盖板里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隔温板I、石棉层I、岩棉层I、发泡水泥、岩棉层II、石棉层II和隔温板II;底板的边缘分别与侧板和端板连接,所述底板由上至下依次为面层、芯层和底层,所述面层、芯层和底层相邻之间由胶黏剂黏合而成;侧板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顶部边缘与顶板1边缘铰接连接,所述上安装板包括上安装板I和上安装板II,所述上安装板I的底部边缘设有雨棚总成,所述上安装板II上设有多个通风窗;所述下安装板包括下安装板I和下安装板II,所述上安装板I和下安装板I位于同一侧,所述下安装板I的底部边缘与底板边缘铰接连接,所述下安装板I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支撑杆与2个端板连接,下安装板I打开时水平设置,上安装板I和下安装板I闭合时卡扣连接;端板为正六边形结构设置,所述端板上设有保温窗,所述保温窗为夹层玻璃,所述保温窗上设有米字形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面层为实木地板层。所述底层的底部设有防腐层。

更进一步的,雨棚总成包括遮雨罩、挡雨帘、折叠架,所述折叠架的两端分别与遮雨罩连接,所述挡雨帘位于遮雨罩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部设有保温层,可以提高集装箱房屋的保温性能,冬天不会太冷、夏天也不会太热;因为有一侧的下安装板可开合设置,且设有雨棚,可以提高集装箱房屋的实用性,打开下安装板和雨棚的时候,可以扩大使用面积;因为设有保温窗和通风窗,可以提高集装箱房屋内的采光和通风,增加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顶板;2、底板;3、侧板;4、端板;5、雨棚总成;51、遮雨罩;52、挡雨帘;53、折叠架;6、可伸缩支撑杆;7、米字形加强杆;8、保温层;9、通风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带雨棚的集装箱房屋,包括:顶板1、底板2、2个侧板3和2个端板4组成,其中,顶板1包括顶板1支架和铺设于所述顶板1上的盖板,所述盖板里侧设有保温层8,所述保温层8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隔温板I、石棉层I、岩棉层I、发泡水泥、岩棉层II、石棉层II和隔温板II。

底板2的边缘分别与侧板3和端板4连接,所述底板2由上至下依次为面层、芯层和底层,所述面层、芯层和底层相邻之间由胶黏剂黏合而成。所述面层为实木地板层。所述底层的底部设有防腐层。

侧板3包括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的顶部边缘与顶板1边缘铰接连接,所述上安装板包括上安装板I和上安装板II,所述上安装板I的底部边缘设有雨棚总成5,所述上安装板II上设有多个通风窗9;所述下安装板包括下安装板I和下安装板II,所述上安装板I和下安装板I位于同一侧,所述下安装板I的底部边缘与底板2边缘铰接连接,所述下安装板I的两端分别通过可伸缩支撑杆6与2个端板4连接,下安装板I打开时水平设置,上安装板I和下安装板I闭合时卡扣连接;端板4为正六边形结构设置,所述端板4上设有保温窗,所述保温窗为夹层玻璃,所述保温窗上设有米字形加强杆7。

雨棚总成5包括遮雨罩51、挡雨帘52、折叠架53,所述折叠架53的两端分别与遮雨罩51连接,所述挡雨帘52位于遮雨罩51的外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