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及施工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7461发布日期:2019-01-29 18:05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及施工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及施工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顶托来与立杆和脚手架配合使用,顶托在此过程中起到调节脚手架和管架的高度、平衡支撑重物、承重的作用。

在传统施工过程中,上层脚架立杆搭设之前,需要先进行下层混凝土楼板的浇筑,并需要等待楼板混凝土达到足够强度后才能进行上层立杆的支设,并完成上层楼板的施工,在此过程中,每施工一层都需要等待至少两至三天时间等待混凝土达到强度,极大程度上延长了工期。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工期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施工建筑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及施工建筑结构,能够使得立杆直接稳定的立于上层插装组件上,不需要等到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后再进行上层支撑架的搭设,每层工期可缩短两至三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第一方面,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包括上层插装组件、下层插装组件和多个支撑杆,其中:

所述上层插装组件包括上层插装螺杆,所述上层插装螺杆用于插装在上层立杆中;

所述下层插装组件包括下层插装螺杆,所述下层插装螺杆用于插装在下层立杆中;

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层插装组件和所述下层插装组件连接,以使所述上层插装组件和所述下层插装组件之间具有用于楼板施工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插装组件还包括与多个所述支撑杆连接的上层连接板,所述上层插装螺杆设于所述上层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插装组件还包括与多个所述支撑杆连接的下层连接板,所述下层插装螺杆设于所述下层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插装组件和所述下层插装组件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螺栓,所述支撑杆通过螺母分别与所述上层插装组件和所述下层插装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四个。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外部套设有用于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楼板隔开的管体。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为PVC管。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止水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施工建筑结构,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种所述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及施工建筑结构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时,首先将下层插装组件与多个支撑杆连接,随后将下层插装螺杆插装在下层立杆上,以使下层立杆能够对下层插装组件以及多个支撑杆进行支撑,随后进行该楼层楼板的支模工作,包括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随后将上层插装组件与多个支撑杆连接,最后将上层立杆插装在上层插装螺杆上,使得下层立杆能够通过上述装置直接对上层立杆进行固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中,由于下层立杆插装在下层插装组件中的下层插装螺杆上,使得下层插装组件相对于下层立杆的位置固定,下层立杆也能够对下层插装组件进行支撑。由于上层立杆插装在上层插装组件中的上层插装螺杆上,使得上层立杆相对于上层插装组件的位置固定,上层插装组件也能够对上层立杆进行支撑。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中下层立杆能够通过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直接对上层立杆进行固定、支撑,将每一层的支撑结构连接起来,进行层层支撑,将上层载荷直接传递给下层支撑结构,不需要等到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后再进行上层支撑架的搭设,每层工期可缩短两至三天。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施工建筑结构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施工建筑结构的截面图。

图标:1-上层插装组件;11-上层插装螺杆;12-上层连接板;2-下层插装组件;21-下层插装螺杆;22-下层连接板;3-支撑杆;31-管体;4-上层立杆;5-下层立杆;6-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的截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施工建筑结构的截面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层插装组件1、下层插装组件2和多个支撑杆3,其中:

上层插装组件1包括上层插装螺杆11,上层插装螺杆11用于插装在上层立杆4中;

下层插装组件2包括下层插装螺杆21,下层插装螺杆21用于插装在下层立杆5中;

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上层插装组件1和下层插装组件2连接,以使上层插装组件1和下层插装组件2之间具有用于楼板施工的空间。

在使用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时,首先将下层插装组件与多个支撑杆连接,随后将下层插装螺杆插装在下层立杆上,以使下层立杆能够对下层插装组件以及多个支撑杆进行支撑,随后进行该楼层楼板的支模工作,包括模板支设及钢筋绑扎,随后将上层插装组件与多个支撑杆连接,最后将上层立杆插装在上层插装螺杆上,使得下层立杆能够通过上述装置直接对上层立杆进行固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中,由于下层立杆插装在下层插装组件中的下层插装螺杆上,使得下层插装组件相对于下层立杆的位置固定,下层立杆也能够对下层插装组件进行支撑。由于上层立杆插装在上层插装组件中的上层插装螺杆上,使得上层立杆相对于上层插装组件的位置固定,上层插装组件也能够对上层立杆进行支撑。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中下层立杆能够通过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直接对上层立杆进行固定、支撑,将每一层的支撑结构连接起来,进行层层支撑,将上层载荷直接传递给下层支撑结构,不需要等到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后再进行上层支撑架的搭设,每层工期可缩短两至三天。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代替了传统的顶托,其中上层插装螺杆11和下层插装螺杆21上设有管托,管托用来与上层立杆4或者下层立杆5进行连接,同时还用来调节上层立杆4或者下层立杆5的高度,其结构与传统顶托上的管托结构相同,为了节省篇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使得下层插装组件2通过多个支撑杆3更稳定对上层插装组件1进行支撑,上层插装组件1还包括与多个支撑杆3连接的上层连接板12,上层插装螺杆11设于上层连接板12上。上层连接板12能够提供更大的连接面积,使得上层插装组件1和下层插装组件2之间能够连接更多的支撑杆3,保证上层连接板12能够稳定的支撑上层立杆4。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层连接板12呈长方体板状结构,或者呈正方体板状结构,上层连接板12上设有用于支撑杆3穿过的通孔。

为了使得上层连接板12具有较好的强度,上层连接板12为钢板。上层插装螺杆11焊接于上层连接板12上,使得上层插装螺杆11与上层连接板12能够牢固的连接。

上层连接板12采用8-12mm厚的钢板,具体地,上层连接板12可以采用8mm、9mm、10mm、11mm、12mm厚的钢板,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上层连接板12采用10mm厚的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下层插装组件2通过多个支撑杆3更稳定对上层插装组件1进行支撑,下层插装组件2还包括与多个支撑杆3连接的下层连接板22,下层插装螺杆21设于下层连接板22上。下层连接板22能够提供更大的连接面积,使得上层插装组件1和下层插装组件2之间能够连接更多的支撑杆3,保证下层插装组件2能够稳定的支撑上层插装组件1。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下层连接板22呈长方体板状结构,或者呈正方体板状结构,下层连接板22上设有用于支撑杆3穿过的通孔。

为了使得下层连接板22具有较好的强度,下层连接板22为钢板。下层插装螺杆21焊接于下层连接板22上,使得下层插装螺杆21与下层连接板22能够牢固的连接。

下层连接板22采用8-12mm厚的钢板,具体地,下层连接板22可以采用8mm、9mm、10mm、11mm、12mm厚的钢板,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下层连接板22采用10mm厚的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的结构更加的稳定,上层插装组件1和下层插装组件2相对设置。

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可以包括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支撑杆3,包括多个支撑杆3可以使得下层插装组件2更好的对上层插装组件1进行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支撑杆3能够充分的对上层插装组件1以及上层插装组件1上的上层立杆4进行支撑,支撑杆3为四个。当上层连接板12呈长方体板状结构,或者呈正方体板状结构时,四个支撑杆3各与上层连接板12的一角连接;当下层连接板22呈长方体板状结构,或者呈正方体板状结构时,四个支撑杆3各与下层连接板22的一角连接。四个支撑杆3能够给予上层连接板12一个足够的支撑力,保证上层连接板12的稳定,从而使得上层立杆4能够稳定的套装于上层插装螺杆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支撑杆3与上层连接板12、支撑杆3与下层连接板22之间的连接,支撑杆3为螺栓,支撑杆3通过螺母分别与上层插装组件1和下层插装组件2连接。上述连接方式连接过程简单,支撑杆3的拆卸也十分的方便。

为了使得支撑杆3能够有效的对上层插装组件1进行支撑,支撑杆3可以采用28-32mm螺栓,具体地,支撑杆3可以采用28mm、29mm、30mm、31mm、32mm的螺栓,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杆3采用30mm的螺栓。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安装时,首先将支撑杆3由下至上的方向穿入下层连接板22上,随后使用一个螺母将支撑杆3锁紧在下层连接板22上,当需要将上层连接板12安装至支撑杆3上时,先在支撑杆3上旋入一个螺母,随后将支撑杆3的顶部穿过上层连接板12上的通孔,最后使用一个螺母将上层连接板12锁紧在支撑杆3上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支撑杆3的拆卸,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杆3的外部套设有用于将支撑杆3与楼板6隔开的管体31。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楼板包括双钢管、木方层、木模板层和屋面板层。双钢管设于下层连接板22上,随后沿着由下至上的方向依次铺设木方层、木模板层和屋面板层,其结构与传统的楼板结构相同。其中,屋面板层中要浇筑混凝土。支撑杆3的外部套设有管体31后能够将支撑杆3与楼板6隔开,使得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不会与支撑杆3连接,便于支撑杆3的拆卸。

在对多层楼房进行施工时,需要在一至三层之间每一层设置一个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当需要继续对四层进行施工时,由于一层建筑的混凝土已经凝固,且一层建筑的支撑结构已经搭建完成,可以将一层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拆卸下来安装至三层与四层之间,以对四层进行支撑。具体地,可以先将一层的下层插装组件2拆卸下来,充当三层与四层之间的上层插装组件1,随后再将一层的上层插装组件1和支撑杆3拆卸下来,分别充当三层与四层之间的下层插装组件2和支撑杆3。也就是说,在施工时可以仅使用几套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进行循环使用。

在拆卸时,可以先将支撑杆3底部的螺栓从支撑杆3上拆卸下来,拆除下层立杆5和下层插装组件2,随后将上层插装组件1同支撑杆3一起从楼板上方撬出,将其拆卸下来。插装组件与立杆的分离方式与传统顶托与立杆分离方式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体31为PVC管,便于支撑杆3与混凝土楼板隔离,方便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处于建筑的顶层时,需要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因此,支撑杆3上可以设有止水片,此时支撑杆3上不套设有PVC管,止水片直接套设在支撑杆3上,拆模后直接将支撑杆3留在楼板中,并将高出楼板的部分切除即可。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施工建筑结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施工建筑结构包括上述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的施工建筑结构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从而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上下两层支撑辅助结构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