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临边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3939发布日期:2019-01-08 21:21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临边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屋面临边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建筑用地的紧缺,楼宇的高度逐渐增大,高空落物造成的伤害也增大,对建筑工地的屋面临边采取防护措施非常有必要。

建造过程中的房屋屋面上粘有许多混凝土、石灰块或碎石块,这些块状固体在受到风、雨或其他碰撞会与屋面脱离,掉落后可能砸到下面的人,造成的伤害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面临边防护装置,其优点是可以降低屋面上的碎石坠落后砸到人的可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面临边防护装置,其设置在楼板临边位置的框架柱上,防护装置包括水平张开设置在两相邻框架柱之间的安全网、支架以及将支架与框架柱固定连接的固定装置;所述支架包括与楼板外侧面垂直且水平向外延伸的一对纵杆、以及固定连接在两纵杆之间且于其垂直的一对横杆、以及设置在所述纵杆下方的斜杆,所述斜杆一端连接在所述纵杆远离楼板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框架柱上;所述安全网包括挂设在远离楼板一侧的横杆和两斜杆上的安全网一、挂设在纵杆和斜杆上的安全网二、以及挂设在靠近楼板一侧的横杆和框架柱之间的安全网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从楼板上滚落后,坠落至安全网上,安全网可以盛接碎石,阻挡碎石进一步下落,降低碎石砸到人的可能性;支架对安全网进行支撑,使安全网保持张开的状态。固定装置将支架固定连接在框架柱上,使安全网稳定地张挂在楼板的外侧。通过设置的安全网一、安全网二和安全网三可以张开用以接收碎石,同时,碎石掉落在安全网内时,处于靠近楼板的一侧,从而,使得较佳的,减轻了支架的支撑强度,从而给咋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较佳的,所述安全网的下端延伸下层楼板上,安全网一和安全网三之间缝接,且留设有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通过在下侧留设的出料口,方便对安全网内的碎石进行定期清理。

较佳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套接在框架柱上的两半套板,两半套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以锁紧固定在框架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半套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螺栓旋紧后,两半套板之间的距离减小,套板内壁与框架柱的表面相抵触,两半套板可以被锁紧在框架柱上,从而将套板固定连接在框架柱上。

较佳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与套板固定连接以将支架压紧固定在所述套板上的锁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件将支架锁紧固定连接在套板上,套板与框架柱固定连接,因此,支架可以被稳定地固定连接在框架柱上。

较佳的,所述锁紧件为半圆形卡箍,纵杆位于半圆形卡箍的内圆柱面和套板外侧面之间,若干个半圆形卡箍通过螺钉与套板紧固连接以将纵杆压紧固定在套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紧螺钉后,半圆形卡箍的内柱面与纵杆的外柱面相抵触,将纵杆压紧在套板上。两个以上的卡箍可以对纵杆的两点进行固定,根据两点构成一条直线的原理,纵杆不容易发生绕固定位置旋转的情况,纵杆可以更稳定地与套板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纵杆和横杆之间设有空间分支接头,纵杆和横杆分别与空间分支接头过盈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支架时,只要将横杆和纵杆插入空间分支接头,由于横杆和纵杆与空间分支接头均为过盈配合,因此,纵杆和横杆可以保持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斜杆上端通过空间分支接头与纵杆远离框架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斜杆的下端与设置在框架柱上的套板通过半圆形卡箍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全网中盛接了较多的碎石后,对纵杆的压力比较大,纵杆受到较大的弯矩作用力。斜杆对纵杆远离框架柱的一端进行支撑,提高纵杆的抗弯强度。

较佳的,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纵杆和所述斜杆之间的拉杆,斜杆上过盈套接有Y型接头,拉杆一端与Y型接头过盈插接,拉杆另一端与设置在框架柱上的套板通过半圆形卡箍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杆受到较大的压力后,远离框架柱的一端向下弯曲,斜杆对其进行支撑,同时斜杆上端绕下端朝远离框架柱的方向转动,拉杆对斜杆的中间部位进行拉支撑,斜杆受到的弯矩力臂长度减小,因此,斜杆受到的弯矩作用力减小,弯曲变形的程度减小,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碎石从楼板上滚落后,坠落至安全网上,安全网可以盛接碎石,阻挡碎石进一步下落,降低碎石砸到人的可能性;支架对安全网进行支撑,使安全网保持张开的状态。固定装置将支架固定连接在框架柱上,使安全网稳定地张挂在楼板的外侧。通过设置的安全网一、安全网二和安全网三可以张开用以接收碎石,同时,碎石掉落在安全网内时,处于靠近楼板的一侧,从而,使得较佳的,减轻了支架的支撑强度,从而给咋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2、通过在下侧留设的出料口,方便对安全网内的碎石进行定期清理;

3、两半套板通过螺栓紧固连接,螺栓旋紧后,两半套板之间的距离减小,套板内壁与框架柱的表面相抵触,两半套板可以被锁紧在框架柱上,从而将套板固定连接在框架柱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事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体现出料口的示意图;

图4是体现空间分支接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体现T型接头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体现固定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体现半圆形卡箍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体现Y型接头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楼板;2、框架柱;3、防护装置;31、支架;311、纵杆;312、横杆;313、斜杆;314、第一支撑杆;315、第二支撑杆;32、安全网;321、安全网一;322、安全网二;323、安全网三;324、出料口;325、入料口;33、固定装置;331、套板;3311、连接块;332、螺栓;333、半圆形卡箍;334、螺钉;34、T型接头;35、空间分支接头;36、Y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屋面临边防护装置,如图1所示,通常,屋面包括楼板1和对楼板1进行支撑的框架柱2。防护装置3包括设置在框架柱2上的支架31和支撑在支架31上端的安全网32,安全网32的网格尺寸可以是2mm~5mm,尺寸大于5mm的碎石可以被安全网32盛接阻挡下来,安全网32通过支架31张开,用来盛接从楼板1上坠落的碎石,降低碎石坠落后砸到人的可能性。

支架31包括水平设置的一对纵杆311和一对横杆312,横杆312和纵杆311围成矩形框结构,纵杆311悬在楼板1的外侧,横杆312两端分别与两纵杆311固定连接。

纵杆311下面设有斜杆313,斜杆313上端与纵杆311远离框架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安全网32包括挂设在远离楼板1一侧的横杆312和两斜杆313上的安全网一321、挂设在纵杆311和斜杆313上的安全网二322、以及挂设在靠近楼板1一侧的横杆312和框架柱2之间的安全网三323。安全网一321和安全网二322靠近斜杆313的一侧连接,安全网二322和安全网三323在靠近框架柱2的一侧连接,且连接方式可以为采用铁丝扎紧连接、卡扣连接或用绳子系紧连接等。与此同时,在安全网一321和安全网三323的下端延伸至下层楼板1上,且安全网一321和安全网三323之间连接,且留设有出料口324,从而,在纵杆311和横杆312之间形成入料口325,使得碎石可以掉落在安全网32内,同时,通过安全网一321、安全网二322和安全网三323之间的连接,使得内部形成一个向楼板倾斜的接料区域,同时,通过设置的出料口324,可以方便对碎石进行清除。

如图1和图4所示,纵杆311、斜杆313和横杆312连接处设有空间分支接头35,空间分直接头35具有三个分支,每个分支的端面上均设有接口。纵杆311、横杆312和斜杆313分别与空间分支接头35的三个接口插接,纵杆311、横杆312和斜杆313均与空间分支接头35过盈配合,空间分支接头35对纵杆311、横杆312和斜杆313进行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5所示,纵杆311靠近框架柱2的一端套接有T型接头34,纵杆311与T型接头34过盈配合,横杆312两端分别与设置在纵杆311上的T型接头34插接,横杆312与T型接头34过盈配合。

如图2和图6所示,框架柱2与纵杆311对应位置设有固定装置33,固定装置33包括套板331,套板331为矩形管状结构,套板331从中间对开分为两半。两半套板331对接位置一体连接有连接块3311,连接块3311通过螺栓332紧固连接,螺栓332旋紧后,两半套板331可以锁紧在框架柱2上。纵杆311通过套板331与框架柱2固定连接,从而对安全网32进行稳定地支撑。

如图2和图7所示,套板331上设有一对半圆形卡箍333,纵杆311位于半圆形卡箍333的内柱面和套板331之间,半圆形卡箍333通过螺钉334与套板331紧固连接,螺钉334旋紧后,半圆形卡箍333内柱面与纵杆311相抵触,并将纵杆311压紧在套板331上,两个半圆形卡箍333可以对纵杆311的两点进行固定,纵杆311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套板331上。

如图1所示,框架柱2上在斜杆313靠近楼板1的一端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套板331,斜杆313靠近楼板1的一端与套板331通过半圆形卡箍333固定连接。安全网32中盛接了较多的碎石后,对纵杆311的压力比较大,纵杆311受到较大的弯矩作用力。斜杆313对纵杆311远离框架柱2的一端进行支撑,提高纵杆311的抗弯强度。

如图1所示,斜杆313和纵杆311之间设有拉杆314,拉杆314水平设置,框架柱2上与拉杆314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有套板331,拉杆314通过半圆形卡箍333与套板331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8所示,拉杆314远离框架柱2的一端与斜杆313连接,斜杆313与拉杆314对应位置套接有Y型接头36,斜杆313与Y型接头36过盈配合。拉杆314与Y型接头36插接,拉杆314与Y型接头36过盈配合,拉杆314和斜杆313通过Y型接头36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纵杆311受到较大的压力后,远离框架柱2的一端向下弯曲,斜杆313对其进行支撑,同时斜杆313上端绕下端朝远离框架柱2的方向转动,拉杆314对斜杆313的中间部位进行拉支撑,斜杆313受到的弯矩力臂长度减小,因此,斜杆313受到的弯矩作用力减小,弯曲变形的程度减小,提高支架31的稳定性。

工作过程:位于安全网32上方的碎石向下坠落后,与安全网32相互碰撞,安全网32产生较大幅度的晃动,吸收碎石的动能。碎石沿安全网上的入料口掉落在安全网内,安全网32盛接较多的碎石后,由出料口对碎石进行清理,从而,较为有有效的减轻了纵杆、斜杆的压力,从而,在使用时,更加安全、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