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5059发布日期:2019-03-15 19:04阅读:1444来源:国知局
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使用功能及美观要求越来越高,而屋面工程又是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关键,在屋面工程施工时,经过对屋面工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防水是屋面工程的重中之重,而防水的薄弱环节又在雨落水口、伸出屋面管道根部等位置。

目前,为了使伸出屋面的管道根部具有防水功能,现有屋面防水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6722238U),其公开了防渗漏出屋面管道构造,包括从屋面混凝土顶板的出屋面管洞口伸出的屋面管,所述屋面管与出屋面管洞口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由干硬性水泥砂浆和UEA膨胀剂混合而成的填塞层;所述屋面混凝土顶板的上表面依次向外设有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层和聚氨酯防水涂料层,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在靠近屋面管的位置向上翻卷将屋面管的根部周围均匀包裹;所述聚氨酯防水涂料层的上方涂刷有水泥砂浆找坡层,所述水泥砂浆找坡层在靠近屋面管的位置与水平面形成夹角α,所述水泥砂浆找坡层的上方铺设有屋面防水层,所述屋面防水层向上翻卷将屋面管的下端周围包裹。上述虽然可以实现防水功能,但是由于屋面管与出屋面管洞口的内壁材质不同,填塞层中的弹性模量不同,会导致所产生的热胀冷缩的量也就不一致,因此在两者之间容易缝隙,导致发生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防水效果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防水效果好的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包括从屋面构造中伸出的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屋面构造接触的下端套设有套管,所述管道的外壁与所述套管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砂浆,所述套管与所述管道在结合处的顶部以及根部均设有密封膏,所述管道的外壁还设有防水卷材,且所述防水卷材套设在所述管道上,所述防水卷材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朝所述屋面构造的内部延伸,所述砂浆位于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套管的内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上还设有防水卷材附加层,且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位于所述管道的外壁与所述防水卷材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设置在所述管道与所述屋面构造交接处的防水卷材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及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在所述管道与所述屋面构造交接处的形状均为弧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构造还包括屋面楼板、位于屋面楼板上方防水涂料层、位于防水涂料层上方的保温层、位于保温层上方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以及位于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上方的屋面面层,且所述防水卷材位于所述防水涂料层与所述保温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位于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防水涂料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楼板与所述防水涂料层之间设有砂浆找平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道与所述屋面楼板之间设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塞缝。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套设在所述管道的长度为250-35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卷材套设所述管道的长度为300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所述套管与所述管道在结合处的顶部以及根部均设有密封膏,通过所述密封膏避免在所述结合处的开裂而导致的渗水,所述管道的外壁还设有防水卷材,且所述防水卷材套设在所述管道上,由于所述防水卷材具有防水功能,因此通过所述防水卷材可以有效保护所述管道,所述防水卷材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朝所述屋面构造的内部延伸。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所有伸出现浇混凝土屋面管道根部,有效的解决了管道根部渗漏的难题,大大降低了后期的维护费用,提高了业主生活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屋面构造,11-屋面楼板,12-防水涂料层,13-保温层,14-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5-屋面面层,16-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塞缝,20-管道,21-套管,22-砂浆,23-密封膏,24-防水卷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包括从屋面构造10中伸出的管道20,所述管道20与所述屋面构造10接触的下端套设有套管21,所述管道20的外壁与所述套管21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砂浆22,所述套管21与所述管道20在结合处的顶部以及根部均设有密封膏23,所述管道20的外壁还设有防水卷材24,且所述防水卷材24套设在所述管道20上,所述防水卷材24沿所述管道20的长度方向朝所述屋面构造10的内部延伸,所述砂浆22位于所述防水卷材24与所述套管21的内壁之间。

本实施例所述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包括从屋面构造10中伸出的管道20,所述管道20与所述屋面构造10接触的下端套设有套管21,所述管道20的外壁与所述套管21的内壁之间填充有砂浆22,所述套管21与所述管道20在结合处的顶部以及根部均设有密封膏23,通过所述密封膏23避免在所述结合处的开裂而导致的渗水,所述管道20的外壁还设有防水卷材24,且所述防水卷材24套设在所述管道20上,由于所述防水卷材24具有防水功能,因此通过所述防水卷材24可以有效保护所述管道20,所述防水卷材24沿所述管道20的长度方向朝所述屋面构造10的内部延伸,从而使所述屋面构造10也具有防水功能,所述砂浆22位于所述防水卷材24与所述套管21的内壁之间,通过所述砂浆可以保护所述防水卷材24,避免了所述管道20的根部易渗漏的问题;另外,整个装置简单,因为施工简便,维修难度小、而且防水效果好,外观美观且成本低。

所述防水卷材24上还设有防水卷材附加层,且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位于所述管道20的外壁与所述防水卷材24之间。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设置在所述管道20与所述屋面构造10交接处的防水卷材24上,从而有利于节约成本。所述防水卷材24及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在所述管道20与所述屋面构造10交接处的形状均为弧形,由于所述防水卷材24和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既紧邻所述管道20,又位于所述屋面构造10的内部,因此可以有效预防所述防水卷材24以及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的空鼓。

所述屋面构造10还包括屋面楼板11、位于屋面楼板11上方防水涂料层12、位于防水涂料层12上方的保温层13、位于保温层13上方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4、以及位于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4上方的屋面面层15,其中,所述防水涂料层12可以防止水渗入所述屋面楼板11上,所述保温层13具有保温的作用,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4可以有效所述防水涂料层12以及所述保温层13,所述防水卷材24位于所述防水涂料层12与所述保温层13之间,从而可以确保屋面防水的作用。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位于所述防水卷材24与所述防水涂料层12之间,也可以进一步加强所述屋面防水的功能。所述屋面楼板11与所述防水涂料层12之间设有砂浆找平层,通过所述砂浆找平层从而有利于设置所述防水涂料层12。

所述管道20与所述屋面楼板11之间设有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塞缝16,通过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塞缝16使所述屋面楼板11与所述管道20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到达防水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所述防水卷材24套设在所述管道20的长度为250-350mm。具体地,当所述防水卷材24套设所述管道20的长度为300mm,不但防水效果好,而且成本低。另外,所述管道20采用PVC材质,所述密封膏采用聚氨酯。

本实用新型所述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装置的施工方法如下:

第一步:对所述屋面楼板11进行混凝土浇筑,按照设计要求预留管道洞口;第二步:待所述屋面楼板11达到设计强度后,对管道预留洞口进行凿毛处理;第三步:对伸出屋面的所述管道20进行固定;第四步:施工吊模,采用所述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塞缝16进行密实;第五步:设置所述砂浆找平层,对屋面进行找平,对所述管道20根部做半径为50mm的圆弧角;第六步:对所述防水涂料层12进行施工,达到设计厚度;第七步:对所述防水卷材附加层进行施工,使宽度不小于500mm,继续对所述防水卷材24进行施工;第八步:对所述保温层13进行施工;第九步:对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4进行施工,内配φ4@200*200mm的钢筋网片;第十步:固定所述管道20;第十一步:对所述砂浆22进行填充;第十二步:对所述屋面面层15进行施工,优选屋面砖;第十三步:对所述密封膏23进行施工,使涂刷均匀密实。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