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5019发布日期:2019-03-15 19:0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属于金属屋面围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屋面较难处理好的节点,均跟屋面热胀冷缩而引起屋面滑移有关。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钢结构建筑屋面金属板也是一样,当夏天正午在太阳下暴晒时,金属屋面表面温度往往可上升至70~80℃,这就会导致屋面板在长度方向膨胀,而这种现象往往会造成一些常温下能正常防水的节点,因自身膨胀而使得一些密封措施失效,造成屋面大面积漏水,从而造成经济损失。随着钢结构屋面技术的日益成熟,工程师们也注意到这种现象所造成的问题,提出很多具体的解决方案,但是现代工业建筑的体量越来越大,长度超过300米的厂房随处可见,又出现新的问题:当建筑在长度方向设置伸缩缝时,在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的防水处理。由于此处节点需要考虑两个方向的伸缩变形,传统单向节点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此处构造要求。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开发出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能解决由于极端气候引起的屋脊和伸缩缝交界处变形而导致漏水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包括分别覆于屋脊两侧并与屋脊方向平行的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分别覆于所述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两侧的伸缩缝上并与屋脊方向垂直的第一伸缩缝盖板和第二伸缩缝盖板,覆于所述第一屋脊盖板、第二屋脊盖板、第一伸缩缝盖板和第二伸缩缝盖板的防水层,以及覆于所述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上方的防水层之上的第三屋脊盖板和第四屋脊盖板。伸缩缝盖板主要用于屋面伸缩缝的防水收边。

所述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第三屋脊盖板的其中一端和第四屋脊盖板的其中一端均固定与屋脊上,所述第三屋脊盖板的另一端和第四屋脊盖板的另一端重叠。

所述防水层与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之间设有胶层。

所述胶层采用M型丁基胶泥。所述的M型丁基胶泥里面加有尼龙粒子,防止胶泥在安装过程中被强力挤出而导致密封失效。

所述第一伸缩缝盖板和第二伸缩缝盖板与防水层通过压条固定,所述压条截面形状与第一伸缩缝盖板和第二伸缩缝盖板的截面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层为柔性高分子防水材料,所述第一屋脊盖板、第二屋脊盖板、第三屋脊盖板、第四屋脊盖板均具有弹性。柔性高分子防水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即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抗老化性,避免其因过快老化产生断裂,而使此处的节点漏水。弹性屋脊盖板主要用于屋脊防水收边,并随屋面支座滑移产生形变,释放热胀冷缩内应力。

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安装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分别将第一屋脊盖板与第二屋脊盖板固定于屋脊两侧并与屋脊方向平行,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之间留有间隙;

步骤(2)铺设防水层:将防水层铺设在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上,并分别在其两侧预留一部分防水层;

步骤(3)敷设胶层:在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上方的防水层上敷设胶层;

步骤(4)安装第三屋脊盖板和第四屋脊盖板:分别将第三屋脊盖板和第四屋脊盖板覆于所述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上方,将第三屋脊盖板的其中一端和第四屋脊盖板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在屋脊两侧,第三屋脊盖板的另一端和第四屋脊盖板的另一端搭接重叠;

步骤(5)安装第一伸缩缝盖板和第二伸缩缝盖板:将预留的防水层上翻,分别将第一伸缩缝盖板和第二伸缩缝盖板覆于第一屋脊盖板和第二屋脊盖板两侧的伸缩缝上并与屋脊方向垂直,将预留的防水层分别铺设在第一伸缩缝盖板和第二伸缩缝盖板上,并用压条固定。压条主要用于夹紧屋面伸缩缝盖板和防水层。

所述步骤(4)中,重叠部分的宽度为50-100mm,该宽度是为了预留屋脊处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位移。

所述步骤(1)、(4)和(5)中,通过缝合钉将需要固定的各部件固定,所述缝合钉带有防水垫圈。缝合钉,用以紧固屋脊盖板和防水层。施打螺钉的工具应该具有扭矩控制的螺钉枪,施打时严禁将防水垫圈打飞,导致螺钉处存在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节点中,屋脊盖板和伸缩缝盖板均采用钢板,所有上下固定的部件,中间均需要敷设M型丁基胶泥,使得钢板与钢板之间、钢板和防水层之间均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图5和6所示,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屋脊盖板的截面图,图6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伸缩缝盖板的截面图,伸缩缝盖板和屋脊盖板由于具有弹性,能以中心线(图中截面最高点)向两侧伸缩,如图1所示,第一伸缩缝盖板和第二伸缩缝盖板盖在伸缩缝上,可以根据伸缩缝的大小进行屋脊方向的伸缩,屋脊盖板可以进行与屋脊方向垂直的方向(即伸缩缝方向)伸缩,从而达到双向伸缩的效果。金属屋面板通过滑移支座与屋面主檩相连,金属屋面板可通过滑移支座改变与屋面主檩的相对位置,实现金属屋面板的伸缩,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屋脊盖板和伸缩缝盖板均安装在金属屋面板上,因此伸缩缝盖板和屋脊盖板均可随金属屋面板一起变形滑移。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节点可双向伸缩,屋脊盖板、伸缩缝盖板具有弹性,防水层采用柔性材料,具有伸缩形变的能力,能解决由于极端气候引起的屋脊和伸缩缝交界处变形而导致漏水的现象。

(2)本实用新型防水层采用高分子防水材料、胶层采用防水的M型丁基胶泥、固定处采用填充有胶泥并带有防水垫圈的缝合钉,层层防水,保证很好的防水效果。

(3)本实用新型防水层采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即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抗老化性,可以避免其因过快老化产生断裂,从而进一步防止节点漏水。

(4)本实用新型M型丁基胶泥里面加有尼龙粒子,能防止胶泥在安装过程中被强力挤出而导致密封失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M型丁基胶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缝合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屋脊盖板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伸缩缝盖板的截面图;

图7-10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的按顺序的安装流程图。

标注说明:屋脊1,伸缩缝2,屋面支座3,第一屋脊盖板41,第二屋脊盖板42,第三屋脊盖板43,第四屋脊盖板44,第一伸缩缝盖板51,第二伸缩缝盖板52,防水层6,压条7,缝合钉8,防水垫圈81,M型丁基胶泥9,a为伸缩缝方向,b为屋脊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更清楚更完善的揭露,兹提供了一个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如下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包括分别覆于屋脊1两侧并与屋脊方向平行的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分别覆于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两侧的伸缩缝上并与屋脊方向垂直的第一伸缩缝盖板51和第二伸缩缝盖板51,覆于第一屋脊盖板41、第二屋脊盖板42、第一伸缩缝盖板51和第二伸缩缝盖板51的防水层6,以及覆于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上方的防水层6之上的第三屋脊盖板43和第四屋脊盖板44。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之间留有间隙。第三屋脊盖板43的其中一端和第四屋脊盖板44的其中一端均固定与屋脊上,第三屋脊盖板43的另一端和第四屋脊盖板44的另一端重叠。防水层6与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之间设有胶层,本实施例中胶层采用M型丁基胶泥9,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M型丁基胶泥9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伸缩缝盖板51和第二伸缩缝盖板51与防水层6通过压条7固定,如图2、5和6所示,图2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压条7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屋脊盖板的截面图,图6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伸缩缝盖板的截面图,压条7截面形状与第一伸缩缝盖板51和第二伸缩缝盖板51的截面相同。

本实施例中,第一屋脊盖板41、第二屋脊盖板42、第三屋脊盖板43、第四屋脊盖板44均为弹性材料,防水层6为柔性高分子防水材料,即采用柔性防水卷材。

如图7-10所示,图7-10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的按顺序的安装流程图。

本实施例的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安装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分别将第一屋脊盖板41与第二屋脊盖板42固定于屋脊1两侧并与屋脊方向平行,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之间留有间隙;

步骤(2)铺设防水层6:将防水层6铺设在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上,并分别在其两侧预留一部分防水层6;

步骤(3)敷设M型丁基胶泥9:在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上方的防水层6上敷设M型丁基胶泥9;

步骤(4)安装第三屋脊盖板43和第四屋脊盖板44:分别将第三屋脊盖板43和第四屋脊盖板44覆于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上方,将第三屋脊盖板43的其中一端和第四屋脊盖板44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在屋脊两侧,第三屋脊盖板43的另一端和第四屋脊盖板44的另一端搭接重叠,分别在第三屋脊盖板43和第四屋脊盖板44远离伸缩缝的一侧施打缝合钉8固定;

步骤(5)安装第一伸缩缝盖板51和第二伸缩缝盖板51:将预留的防水层6上翻,分别将第一伸缩缝盖板51和第二伸缩缝盖板51覆于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两侧的伸缩缝上并与屋脊方向垂直,将预留的防水层6分别铺设在第一伸缩缝盖板51和第二伸缩缝盖板51上,并用压条7固定,施打缝合钉8。

步骤(4)中,重叠部分的宽度为75mm。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施例一种双向可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接处节点中缝合钉8的结构示意图;步骤(1)、(4)和(5)中,通过缝合钉8将需要固定的各部件固定,缝合钉8带有防水垫圈81。

具体地:当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安装到伸缩缝位置时,两块屋脊盖板需要断开,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裁剪一块合适大小的防水层6盖于其上后,在第一屋脊盖板41和第二屋脊盖板42上敷设M型丁基胶泥9,剪两块具有一定长度的第三屋脊盖板43和第四屋脊盖板44,通过缝合钉8分别将两个的一端固定在下层的屋脊盖板和防水层6之上,另外一端不固定,第三屋脊盖板43和第四屋脊盖板44具有一定的搭接长度,应留足屋脊1处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位移,即重叠部分的宽度为75mm,在另外一个方向上(屋脊垂直方向上),将两侧预留的一部分防水层6一边上翻,让伸缩缝盖板插入其中,利用防水层6的可变性,迎着伸缩盖板折边处将其密封盖住,并通过缝合钉8将缝压条7、防水层6和伸缩缝盖板夹紧,即完成一个即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同时又能两个方向伸缩的屋脊和伸缩缝交界处节点的安装。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