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混凝土商砼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2344发布日期:2019-01-02 21:5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混凝土商砼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商砼设备,具体是指一种建筑混凝土商砼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高楼大厦的建设从传统的现场制备混凝土已经全部转为商砼站的同一供应,商砼站制备的混凝土混合均匀,标号符合要求,质量高,并且还具有效率高,减少城市内部用地压力、环境污染小的特点。

目前常用的商砼站采用高筒混合罐,底部设有漏斗状的排泄口,混合后的混凝土通过底部的开口排出,转移到商砼车上运载的需要的地方。

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商砼混合后,由于高筒混合罐中压力较大,混合后的混凝土对底部开口的闸门作用力大,闸口缝隙容易出现渗漏,闸门开启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商砼搅拌设备,该设备采用液压控制闸门的方式,结构简单,开启和闭合时作用力大,密封效果好,有限解决了闸门缝隙渗漏现象,确保了混凝土标号质量,并且开启和关闭都采用液压控制,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建筑混凝土商砼搅拌设备,包括混料箱,所述混料箱顶部设有两组进料管,分别为砂石进料管和水泥进料管,所述混料箱底部设有混凝土排出口,所述混凝土排出口为漏斗状,所述混凝土排出口上铰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为对开式,所述密封盖在重力作用力为开启状态,所述密封盖外部还设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顶部与排出口铰接,所述进口底部通过连杆与伸缩油缸连接,所述锁紧块包括两个,分别作用到单侧的密封盖上。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外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朝向对侧的密封盖方向凹陷,所述凹槽的截面为1/2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块包括竖向设置的铰接板,每个锁紧块包括两个铰接板,两个铰接板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锁紧棒,所述锁紧块将密封盖锁紧后,锁紧棒位于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砂石进料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为液压控制阀,所述液压控制阀包括轴接在进料管上的转轴,位于砂石进料管内部的转轴上设有挡板,位于砂石进料管外部的转轴上接有能够使得转轴转动的摆杆,所述摆杆的另一端铰接有液压缸。

作为优选,所述砂石进料管上端接有砂石承接漏斗,所述砂石承接漏斗设有运输砂石的输送带。

作为优选,所述水泥进料管上端设有接有水泥混合腔,所述水泥混合腔上部设进水管、水泥添加管,所述水泥添加管为送料绞龙。

作为优选,所述混料箱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水平设置,所述搅拌轴一端延伸至混料箱外并接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为转速可调节的变频电动机。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设备采用液压控制闸门的方式,结构简单,开启和闭合时作用力大,密封效果好,有限解决了闸门缝隙渗漏现象,确保了混凝土标号质量,并且开启和关闭都采用液压控制,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混凝土商砼搅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锁紧块和密封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液压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建筑混凝土商砼搅拌设备做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建筑混凝土商砼搅拌设备,包括混料箱1,所述混料箱1顶部设有两组进料管,分别为砂石进料管2和水泥进料管3,所述混料箱1底部设有混凝土排出口4,所述混凝土排出口4为漏斗状,所述混凝土排出口4上铰接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为对开式,所述密封盖5在重力作用力为开启状态,所述密封盖5外部还设有锁紧块6,所述锁紧块6顶部与排出口4铰接,所述锁紧块6底部通过连杆7与伸缩油缸8连接,所述锁紧块6包括两个,分别作用到单侧的密封盖5上;所述密封盖5外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凹槽9,所述凹槽9朝向对侧的密封盖5方向凹陷,所述凹槽9的截面为1/2圆形;所述锁紧块6包括竖向设置的铰接板6.1,每个锁紧块6包括两个铰接板6.1,两个铰接板6.1之间设有水平设置的锁紧棒6.2,所述锁紧块6将密封盖5锁紧后,锁紧棒6.2位于凹槽9内;所述砂石进料管2上设有控制阀11,所述控制阀11为液压控制阀11,所述液压控制阀11包括轴接在砂石进料管2上的转轴12,位于砂石进料管2内部的转轴12上设有挡板13,位于砂石进料管2外部的转轴12上接有能够使得转轴12转动的摆杆14,所述摆杆14的另一端铰接有液压缸15;所述砂石进料管2上端接有砂石承接漏斗16,所述砂石承接漏斗16设有运输砂石的输送带17;所述水泥进料管3上端设有接有水泥混合腔18,所述水泥混合腔18上部设进水管19、水泥添加管20,所述水泥添加管20为送料绞龙;所述混料箱1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水平设置,所述搅拌轴一端延伸至混料箱1外并接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为转速可调节的变频电动机,另外还包括用于支撑设备的支撑架。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