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地暖管及水管的干式地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6356发布日期:2019-03-02 02:2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地暖管及水管的干式地板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地暖管及水管的干式地板系统。



背景技术:

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促进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要摆脱传统建造的模式,寻求一种建筑产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路径。

目前,地板铺贴方式通常采用传统的厚涂湿黏贴法,该厚涂湿黏贴法需要使用水泥砂浆找平。该地板铺贴结构复杂,存在大量湿作业,导致施工繁琐,易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污染环境,并且湿作业需要求瓷砖提前浸泡,浪费水资源,不利于环保。

国内的地暖施工方式大多为湿式施工,而湿式地暖虽然成本较低,应用较为广泛,但湿式地暖的缺点在于施工作业工序较为繁琐,施工速度慢,且湿式地暖需要大量湿作业形成回填层,易产生建筑垃圾,不利于环保。

另外,国内水管施工多采用预埋方式将水管布设于地面内,再在地面上铺贴地板;然而,水管使用年限一般在10-20年左右,在水管损坏时需要开凿地面进行更换,导致多次破坏建筑的主体结构,降低房屋使用寿命。可见,传统水管预埋方法在维修时需要破坏主体结构,且维修难度较大,成本高,维修效率较低;同时,维修时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及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地暖管及水管的干式地板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板铺贴结构复杂、施工繁琐、施工成本高、不利于环保以及水管预埋于地板内导致在线路维修时会破坏主体结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集成地暖管及水管的干式地板系统,该系统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预制构件、水管以及地暖管,所述预制构件包括地板及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地暖管布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地板铺设于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所述支撑体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上,并且所述支撑体的下端具有空腔结构,所述水管布设于所述空腔结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地板与支撑体之间设置有锡箔纸。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件、支撑平台以及挤塑板,所述挤塑板铺设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挤塑板上开设所述凹槽,所述地板铺设于所述挤塑板上,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具有所述空腔结构,所述支撑件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上,所述支撑件的上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密封条或密封胶相互拼接。

进一步地,所述地板为瓷砖或木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上述干式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S1、在工厂制备上表面具有凹槽及下端具有空腔结构的若干支撑体,购买或制备与所述支撑体上表面尺寸相匹配的若干地板;

S2、购买若干水管及地暖管;

S3、将所述支撑体、地板、水管及地暖管运输至施工现场;

S4、根据施工要求,按预先定位位置将所述水管铺设于地面上;

S5、在地面上依次拼装所述支撑体,并使所述水管置于所述支撑体下端的空腔结构内,以将所述支撑体盖罩所述水管;

S6、在所述支撑体上表面的凹槽内铺设所述地暖管;

S7、将所述地板铺设于支撑体上表面,使所述地板盖罩所述地暖管;

S8、采用密封条或打胶在地板的拼装处进行密封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件、支撑平台以及挤塑板;在所述步骤S1中,制备下端预留有螺纹孔的所述支撑平台,制备与所述支撑平台上的螺纹孔相匹配螺纹连接的若干支撑件,制备与所述支撑平台上表面尺寸相匹配且预留有所述凹槽的挤塑板,将所述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支撑平台下端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将挤塑板的下表面黏贴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以构成所述支撑体;

在所述步骤S5中,首先将所述支撑体上的支撑件支撑于底面上,根据施工的高度及平整度要求,通过旋转调节所述支撑件,以调节所述支撑平台的高度,使所述支撑体上的挤塑板平整并相互对齐。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制备所述支撑平台的方法为预先制备出与所述支撑平台的形状相配合的模具,然后采用混凝土注入所述模具注塑出所述支撑平台。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a中,预先制备出与所述挤塑板的形状相配合的模具,然后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注入所述模具注塑出所述挤塑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7中,首先在所述支撑体上表面布设一层锡箔纸,然后将地板铺设于所述锡箔纸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系统通过将支撑体支撑于底面上,将水管布设于支撑体下端的空腔结构内,通过支撑体盖罩水管,将地暖管布设于支撑体上表面的凹槽内,将地板黏贴于支撑体的上表面,通过地板盖罩地暖管,该地板系统结构简单,大大减少了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以及节约了施工成本,便于安装与拆卸进行重复利用,有利于环保;并且能够实现水管及地暖管均能与主体结构进行分离,克服了传统预埋管线方式在线路维修时需开凿地面的弊端,从而能够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将地板及支撑体拆卸便可方便地对水管及地暖管进行维修与更换,极大减少了后期维修及改造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噪音污染,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成地暖管及水管的干式地板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二的集成地暖管及水管的干式地板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干式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干式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成地暖管及水管的干式地板系统,该干式地板系统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预制构件1、水管2以及地暖管3。预制构件1之间通过密封条或密封胶等方式相互拼接,每个预制构件1包括地板11及支撑体12,支撑体12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4,地暖管3布设于凹槽4内,地板11铺设于支撑体12的上表面,以将地暖管3盖罩,支撑体12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上,并且支撑体12的下端具有空腔结构5,水管2布设于空腔结构5中。具体为该支撑体12包括支撑平台121与挤塑板122,挤塑板122黏贴于支撑平台121上,凹槽4开设于挤塑板122上;地板11可为大理石地砖、金刚石地砖、瓷砖、木板或复合板等,在地板11与支撑体12之间设置有锡箔纸(图中未示出),以便能够反射地暖热,减少热量的浪费。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集成地暖管及水管的干式地板系统,该干式地板系统包括若干的预制构件1、水管2以及地暖管3。预制构件1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条或密封胶密封,每一个预制构件1包括地板11及支撑体12,支撑体1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4,地暖管3布设于所述凹槽4内,地板11铺设于支撑体12的上表面,支撑体12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上,并且所述支撑体12的下端具有空腔结构5,水管2布设于空腔结构5中。具体地,上述的支撑体12包括支撑件123、支撑平台121以及挤塑板122,挤塑板122铺设于支撑平台121的上表面,挤塑板122上开设所述凹槽4,地暖管3铺设于挤塑板122的凹槽4内,地板11铺设于挤塑板122的表面上,将地暖管3盖罩;支撑件123的下端具有所述空腔结构5,支撑件123的上端可伸缩地连接于述支撑平台121的下端。水管2铺设于支撑平台121的空腔结构5内,使支撑平台121盖罩水管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3为螺栓,支撑件123的下端支撑于地面上,支撑件123的上端与支撑平台121的下端螺纹连接,以能够通过旋转螺栓来调节支撑平台123的高度和平整度,进而调整地板的平整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在支撑平台121的底端设置凹槽,将支撑件123设计成可相互滑动插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并在第二根杆件上安装用于固定第一杆件的紧固件,将第二杆件支撑于地面上,将第一杆件的一端插置固定于支撑平台的凹槽内,将第一杆件的另一端插置于第二杆件的上端,通过对第一杆件进行伸缩来调节支撑平台121的高度。在挤塑板122与地板11之间设置有锡箔纸,将地板铺设于锡箔纸上,减少热量的散失。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本实施例一的干式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S1、在工厂制备上表面具有凹槽4及下端具有空腔结构5的若干支撑体12,购买或制备与支撑体12上表面尺寸相匹配的若干地板11。具体为该支撑体12包括具有预留空腔结构5的支撑平台121与预留有凹槽4的挤塑板122,制备支撑平台121的具体方法为在工厂制备出与支撑平台121的形状相配合的模具,将混凝土注入该模具中注塑成型出该支撑平台121;制备挤塑板122的具体方法为在工厂制备出与挤塑板122的形状相配合的模具,然后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注入所述模具注塑成型出该挤塑板122,然后将挤塑板122黏贴于支撑平台121上,构成所述支撑体12。

S2、购买若干适于安装于支撑平台121的空腔结构5内的水管2以及适于安装于挤塑板122的凹槽4内的地暖管3。

S3、将支撑体12、地板11、水管2及地暖管3运输至施工现场;

S4、根据施工要求,按预先定位位置将水管2铺设于地面上;

S5、参照水平仪,通过在支撑体12的脚下铺设砂浆,以调节支撑体12的高度和平整度,然后依次拼装支撑体12,并使水管2置于支撑平台121下端的空腔结构5内,以将支撑体12盖罩水管2。

S6、在支撑体12的挤塑板122上表面凹槽4内铺设地暖管3。

S7、将地板11铺设于挤塑板122的上表面,使地板11盖罩地暖管3。

S8、采用密封条或打胶等方式在地板11的拼装处进行密封处理,以完成干式地板系统的施工。

在上述的步骤S1中,在将挤塑板122黏贴于支撑平台121上之后,可将地板11铺设于挤塑板122上之后形成一个整体构件,再将该整体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在后续铺设地暖管3时,将地暖管3插入所述整体构件的凹槽4内即可。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本实施例二的干式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S1、制备下端预留有螺纹孔的支撑平台121,制备与支撑平台121上的螺纹孔相匹配螺纹连接的若干支撑件123,制备与支撑平台121上表面尺寸相匹配且预留有凹槽的挤塑板122,将支撑件123的上端与支撑平台121下端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将挤塑板122的下表面黏贴于支撑平台121的上表面,以构成支撑体12。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在工厂制备出与支撑平台121形状相配合的模具,将混凝土注入该模具中注塑成型出支撑平台121;制备出与挤塑板122形状相配合的模具,然后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注入该模具注塑成型出挤塑板122,然后将挤塑板122通过粘接剂黏贴于支撑平台121上,将支撑件123的一端旋入支撑平台121下端的螺纹孔中,以构成支撑体12。

S2、购买若干适于安装于支撑平台121的空腔结构5内的水管2以及适于安装于挤塑板122的凹槽4内的地暖管3。

S3、将支撑体12、地板11、水管2及地暖管3运输至施工现场;

S4、根据施工要求,按预先定位位置将水管2铺设于地面上;

S5、参照水平仪,通过旋转调节支撑件123,以调节支撑体123的高度和平整度满足要求,然后依次拼装支撑体12,并使水管2置于支撑平台121下端的空腔结构5内,使支撑体12盖罩水管2。

S6、在支撑体12的挤塑板122上表面凹槽4内铺设地暖管3。

S7、将地板11铺设于挤塑板122的上表面,使地板11盖罩地暖管3。

S8、采用密封条或打胶等方式在地板的拼装处进行密封处理,以完成干式地板系统的施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系统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满足现有施工中快速拼装的要求,降低了施工难度以及节约了施工成本,便于安装与拆卸进行重复利用,有利于环保;并且克服了传统预埋管线方式在线路维修时需开凿地面的弊端,其能够在不破坏主体结构的情况下,将地板11及支撑体12拆卸便可方便地对水管2及地暖管3进行维修与更换,极大减少了后期维修及改造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及噪音污染,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地板系统的施工方法为干式施工工艺,取消了传统存在湿作业的地板施工方法,以减少建筑垃圾,有利于环保,并且该施工工艺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时间与施工工序,降低了施工难度以及节约了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