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架设移动式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4229发布日期:2019-03-14 00:4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架设移动式混凝土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架设移动式混凝土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固定式搅拌站的安装、转场需要人力依靠吊车等吊装设备进行拆装,设备转场需用车辆把设备运输至工地进行二次安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安装周期长。特别是对于施工方量少,运输距离长,转场频繁的工程项目,传统固定式搅拌站已无法满足用户经济性需求。

传统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是在结构设计上增加拖行行走装置,安装架设仍需要吊车等辅助吊装设备完成各单元模块的吊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架设移动式混凝土搅拌设备,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只需一个牵引车即可完成整套设备的转运;设备架设无需吊车,依靠自身功能部件完成设备安装,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提高设备安装速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架设移动式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一主框架组件和一骨料配料单元,所述骨料配料单元包含储料斗、卸料门、加高板、骨料配料横梁;所述储料斗下侧设有卸料门,在储料斗两侧设有加高板,所述储料斗下侧设有骨料配料横梁,所述骨料配料横梁固定安装在主框架组件的主框架上,所述主框架组件包括一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上安装有主机系统、拢料斗、粉料计量单元、水计量系统、外加剂计量系统、气控系统、控制室、行走单元、皮带秤、电控系统、液压系统,所述主框架前端设有主机底盘,所述主框架前端还设有主支腿,在主框架后侧设有配料前支腿和配料后支腿。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腿包含主外管、主内管、主油缸及导向轮,主油缸无杆腔与主外管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主油缸有杆腔与主内管底板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料前支腿包含配料前外管、配料前内管、配料前油缸,配料前油缸无杆腔与配料前外管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配料前油缸有杆腔与配料前内管底板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料后支腿包含配料后外管、配料后内管、配料后油缸,配料后油缸无杆腔与配料后外管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配料后油缸有杆腔与配料后内管底板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系统包含搅拌主机和主机罩盖,主机系统与主框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拢料斗包含拢料斗体和橡胶套,拢料斗体上安装有橡胶套,所述拢料斗体与主框架的主机底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粉料计量单元包含计量斗体、传感器,计量斗体上设有传感器,所述计量斗体通过螺栓连接于主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机称包含计量斗、输送皮带、计量传感器,计量斗与输送皮带用螺栓固连在一起,输送皮带通过两个计量传感器吊挂于主框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室包含骨架、连接板,骨架通过连接板与主支腿的主外管相连接;所述控制室内安装有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含操作台、强电柜、控制软件、工控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利用自架设机构只需一个牵引车即可完成整套设备的转运;设备架设无需吊车,依靠自身功能部件完成设备安装,降低劳动强度,节省人工成本,提高设备安装速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自架设移动式混凝土搅拌设备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2为自架设移动式混凝土搅拌设备拖行状态示意图;

图中:1骨料配料单元,

2主框架组件,21主框架,

22主支腿,221主外管,222主内管,223主油缸,224导向轮,

23配料前支腿,231配料前外管,232配料前内管,233配料前油缸,

24配料后支腿,241配料后外管,242配料后内管,243配料后油缸,

25主机底盘,

3主机系统,4拢料斗,5粉料计量单元,6水计量系统,7外加剂计量系统,8气控系统,9控制室,10行走单元,11皮带秤,12电控系统,13液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

一种自架设移动式混凝土搅拌设备,包括一主框架组件2和一骨料配料单元1,所述骨料配料单元包含储料斗、卸料门、加高板、骨料配料横梁;所述储料斗下侧设有卸料门,在储料斗两侧设有加高板,所述储料斗下侧设有骨料配料横梁,所述骨料配料横梁固定安装在主框架组件2的主框架21上。

所述主框架组件2包括一主框架21,所述主框架21上安装有主机系统3、拢料斗4、粉料计量单元5、水计量系统6、外加剂计量系统7、气控系统8、控制室9、行走单元10、皮带秤11、电控系统12、液压系统13,上述部件构成一个转运单元,安装转场非常方便,仅用1辆牵引车拖行。

所述主框架前端设有主机底盘25,所述主机底盘可固定在牵引车后侧,用于设备与牵引车的连接。

所述主框架前端还设有主支腿22,在主框架后侧设有配料前支腿23和配料后支腿24。

主支腿22包含主外管221、主内管222、主油缸223及导向轮224,主油缸223无杆腔与主外管221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主油缸223有杆腔与主内管222底板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架设时两个主油缸活塞杆带动主内管伸出,导向轮224固定于外管上且对内管起着支撑作用,整套设备以行走单元10的轮胎与支撑面切点为支点实现设备起升至工作状态。

所述配料前支腿23包含配料前外管231、配料前内管232、配料前油缸233,配料前油缸233无杆腔与配料前外管231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配料前油缸233有杆腔与配料前内管232底板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设备至工作状态时控制两支油缸动作活塞杆带动配料前内管232伸出至支撑面;

所述配料后支腿包含配料后外管241、配料后内管242、配料后油缸243,

配料后油缸无杆腔与配料后外管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配料后油缸有杆腔与配料后内管底板的上支座通过销轴连接,

配料前支腿伸出至支撑面后控制两支油缸动作活塞杆带动配料后内管242时,储料斗绕销轴转动至水平位置,后续安装配料折叠加高板至工作位置,连接主框架斜撑、爬梯、走台、护栏。

所述主机系统包含搅拌主机和主机罩盖,主机系统与主框架连接;

拢料斗包含拢料斗体和橡胶套,拢料斗体上安装有橡胶套,所述拢料斗体与主框架的主机底盘连接;

所述粉料计量单元包含计量斗体、传感器,计量斗体上设有传感器,所述计量斗体通过螺栓连接于主框架上;

所述水计量系统包含水泵、涡轮流量计、蝶阀、管路,上述零部件通过管路连接成一个部件并固定在主框架上;所述外加剂计量系统包含水泵、涡轮流量计、电磁阀、管路;

所述气控系统包含空压机、空气过滤器、管路,上述零部件用管路连接成一个部件并固定在主框架上;

所述行走单元包含车桥悬架支座、轮胎、制动系统,所述车桥悬架支座安装有轮胎、制动系统,车桥悬架支座连接于骨料配料横梁上;

所述皮带机称包含计量斗、输送皮带、计量传感器,计量斗与输送皮带用螺栓固连在一起,输送皮带通过两个计量传感器吊挂于主框架上;

所述控制室包含骨架、连接板,骨架通过连接板与主支腿的主外管相连接;所述控制室内安装有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含操作台、强电柜、控制软件、工控机;

所述液压系统包含柴油机、液压泵、多路阀、油缸、液压油箱等,液压系统的功能为为设备架设油缸提供液压动力。

本设备采用双卧轴或立轴搅拌机,骨料计量采用皮带秤称量,骨料输送采用皮带机提升上料;粉料计量采用计量斗称量,计量完成的粉料输送采用称量斗下侧螺旋输送机输送至主机内;水、外加剂计量采用涡轮流量计,水泵上料;骨料、粉料、水、外加剂采用微机控制自动计量、卸料、搅拌。

工作方式,依靠三组油缸实现整套设备主要功能部件的架设安装,三组油缸的液压动力来源于柴油机驱动的液压泵。液压系统包括柴油机、液压泵、多路换向阀、主支腿油缸、配料前支腿油缸、配料后支腿油缸、液压油箱、液压辅件、管路等。

设备架设流程:设备拖行至施工现场,

第一步,开启液压系统动力装置柴油机,操作前顶油缸控制按钮或多路阀手柄使配料前支腿伸出支撑至地面;

第二步,开走牵引车;

第三步,安装折叠走台、爬梯等附属装置;

第四步,操作前顶油缸控制按钮或多路阀手柄使配料前支腿伸出支撑地面至合适长度,安装主框架斜撑及主支腿橫撑、斜撑;

第四步,操作前顶油缸控制按钮或多路阀手柄使配料前支腿伸出支撑地面至设备工作状态位置,插入销轴固定锁死;

第五步,操作配料前支腿油缸使支腿支撑地面,插入销轴固定锁死;

第六步,操作配料后支腿油缸使配料斗至水平位置,插入销轴固定锁死;

第七步,安装主框架斜撑及主支腿橫撑、斜撑、护栏。

设备拖行流程与上述架设流程相反。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