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绞线加固火灾后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0504发布日期:2019-03-14 00:16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绞线加固火灾后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加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粘结钢绞线加固楼板。



背景技术:

火灾是一种包括流动、传热、传质和化学反应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燃烧过程,是各种灾害中发生频率最大且极具毁灭性的灾害之一。钢筋混凝土建筑在遭受火灾后,由于受火程度的不同,材料性能的劣化,导致各结构构件承载力不同程度的下降,火烧使各构件内力发生变化也使整个建筑结构产生内力重分布,从而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的火灾次数和火灾损失都呈上升趋势,所以对火灾后的建筑物进行结构加固,以保证火灾后建筑物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加固仅仅着重于对火灾烧疏层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局部修补,恢复楼板的表观状态。再采用在板底单向粘贴钢板、或者碳布对楼板抗弯承载力进行补强加固。

对火灾烧疏层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局部修补,恢复楼板的表观状态。这种加固方式对楼板结构的强度提高有限,对承载力的总体提高程度有限。而采用粘贴钢板、碳布等传统加固方法,由于楼板表层烧疏,严重影响粘结力,钢板或碳布难以与原有楼板很好粘贴从而共同受力。且施工速度慢,不利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的承载力快速修复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绞线加固火灾后楼板,包括楼板、钢支托、第一锚具和第二锚具,所述楼板上设置有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所述第一梁体和所述第二梁体均与所述楼板连接,所述钢支托的一端与所述楼板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一钢绞线连接,所述第一梁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梁体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钢绞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锚具连接,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锚具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梁体与所述第二梁体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钢支托与所述楼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钢支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钢支托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钢支托上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通过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凸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为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套设于所述固定杆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钢绞线为无粘结钢绞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锚具和所述第二锚具均为单孔锚。

进一步地,所述钢绞线的外侧套设有阻燃管。

进一步地,所述钢支托的外侧涂覆有防腐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需要修复的楼板的下面设置一钢支托,钢支托的两端固定在楼板两侧的墙体上,钢支托贴附于楼板上,通过在钢支托远离楼板的一面上设置转动件,且转动件与钢绞线连接,钢绞线的一端穿过第一梁体上的第一通孔与第一锚具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梁体上的第二通孔与第二锚具连接,并且通过施加预应力以后,平衡掉一部分楼面荷载,达到对楼板的加固目的,通过直接设置钢支托和钢绞线,提高楼板的承载力,使楼板达到甚至超过火灾前的设计承载力,且施工简便,施工速度快,有利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的承载力快速修复和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绞线加固火灾后楼板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绞线加固火灾后楼板的一方向剖视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绞线加固火灾后楼板的另一方向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绞线加固火灾后楼板,包括楼板100、钢支托 200、第一锚具300和第二锚具400,所述楼板100上设置有第一梁体110和第二梁体120,具体地,所述第一梁体110和所述第二梁体120均为原建筑的梁体,且所述第一梁体110与所述第二梁体120平行。进一步地,楼板100也为原建筑上的楼板100,进一步地,楼板100为火灾后需要修补加固的楼板100,所述第一梁体110和所述第二梁体120均与所述楼板100连接,所述钢支托200的一端与所述楼板100连接,具体地,钢支托200与楼板100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转动件500,所述转动件500与一钢绞线600连接,具体地,所述钢支托 200为型钢,例如,所述钢支托200为H型钢,H型钢的各个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因此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的特点,且H型钢的结构重量轻,使用H型钢能节约成本。所述第一梁体110开设有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二梁体120开设有第二通孔121,所述钢绞线60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一锚具300连接,所述钢绞线60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1与所述第二锚具400连接。

具体地,在需要修补加固的楼板100的下面设置一钢支托200,钢支托200 的两端固定在楼板100两侧的墙体上,钢支托200贴附于楼板100上,具体地,钢支托200位于楼板100的中间位置,钢支托200设置于所述第一梁体110与所述第二梁体120之间,也就是把楼板100分成等面积的两部分,通过在钢支托200远离楼板100的一面上设置转动件500,且转动件500与钢绞线600连接,使得钢绞线600形成二折线,在第一梁体110上开设第一通孔111,在第二梁体 120上开设第二通孔121,第一锚具300设置于第一梁体110背离钢支托200的一侧,第二锚具400设置于第二梁体120背离钢支托200的一侧,钢绞线600 的一端穿设第一通孔111与第一锚具300连接,另一端穿设第二通孔121与第二锚具400连接,通过拉钢绞线600,使得钢绞线600为绷紧状态,并且通过施加预应力以后,平衡掉一部分楼面荷载,达到对楼板100的加固目的。具体地,设置转动件500避免钢绞线600拉紧的过程中使得钢支托200发生偏移,也避免了钢绞线600直接设置于钢支托200上而导致拉紧过程中钢绞线600与钢支托200之间发生摩擦而容易损坏,值得一提的是,转动件500还作为钢绞线600 的二等分点,起到支点的作用,使得加固的楼板100放置重物时,重力被钢绞线600分担,即是平衡掉一部分楼面荷载,达到了楼板100加固的目的。通过直接设置钢支托200和钢绞线600,提高楼板100的承载力,使楼板100达到甚至超过火灾前的设计承载力,且施工简便,施工速度快,有利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100的承载力快速修复和提高。进一步地,第一锚具300和第二锚具400 用于固定钢绞线6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支托200与所述楼板100垂直。也就是说,钢支托200的一面与楼板100的下面抵接,很好地增大了钢支托200与楼板100的接触面积,使得钢支托200能很好地对楼板100起到加固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支托2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钢支托200间隔设置,例如,两个所述钢支托200相互平行。也就是在需要修复的楼板100 的下面设置两个钢支托200,且每一钢支托200远离楼板100的一面上均设置有转动件500,且两个转动件500对应设置,具体地,两个钢支托200把楼板100 平均分成三等分,也就是把楼板100分成等面积的三部分。进一步地,钢绞线 600同时经过两个钢支托200下面的转动件500,两个转动件500把钢绞线600 三等分,使得钢绞线600形成了三折线,且两个转动件500形成两个支点,使得加固的楼板100放置重物时,钢绞线600能很好地分担重物的重量,即是平衡掉一部分楼面荷载,达到了楼板100加固的目的。通过直接设置钢支托200 和钢绞线600,提高楼板100的承载力,使楼板100达到甚至超过火灾前的设计承载力,且施工简便,施工速度快,有利于大面积火灾后楼板100的承载力快速修复和提高。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支托200上设置有第一凸块 210和第二凸块220,所述第一凸块210通过一固定杆230与所述第二凸块220 连接,所述转动件500为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套设于所述固定杆230的外侧。也就是说,在钢支托200远离楼板100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凸块210和第二凸块220,第一凸块210和第二凸块220为铁块,具体地,第一凸块210和第二凸块220还可以为其它材质,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进一步地,在第一凸块210 和第二凸块220上分别开设固定孔(图未示),固定杆230通过连接两个固定孔,进而连接第一凸块210和第二凸块22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转动件500为转动轮,所述转动轮套设于所述固定杆230的外侧。也就是转动轮转动套设于固定杆230的外侧,且转动轮的外侧表面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截面宽度大于所述钢绞线600的截面宽度,使得钢绞线600能设置于凹槽内,且与凹槽的底部抵接。通过设置转动轮,使得钢绞线600拉紧过程中,钢绞线600带动转动轮转动,进而避免钢支托200在钢绞线600拉紧的过程中发生移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绞线600为无粘结钢绞线600。使用无粘结钢绞线 600使得在不同的梁体上开孔后,钢绞线600均能在梁体中移动,因此能更好地进行拉紧,且避免在拉紧的过程中与第一梁体110或者第二梁体120发生摩擦而导致钢绞线600损坏。进一步地,无粘结钢绞线600采用极限强度为1860牛每平方毫米的低松弛无粘结钢绞线600,在无粘结钢铰线施加预应力以后,平衡掉一部分楼面荷载,使得对楼板100的加固效果更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锚具300和所述第二锚具400均为单孔锚。把两个单孔锚分别固定于第一梁体110的一侧和第二梁体120的一侧,且钢绞线 600的一端穿设第一通孔111后与第一锚具300固定连接,钢绞线600的另一端穿设第二通孔121后与第二锚具400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锚具300和所述第二锚具400用细石砼包裹,使得第一锚具300和第二锚具400的使用寿命更长。进一步地,第一梁体110通过第一钢垫板310与第一锚具300连接,第二梁体120通过第二钢垫板410与第二锚具400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500为实心圆钢棒,所述实心圆钢棒固定设置于所述钢支托200的一面上,例如,所述实心圆钢棒与所述钢支托200焊接,例如,所述实心圆钢棒与所述钢支托200螺纹连接,所述实心圆钢棒还可以通过其它现有技术与所述钢支托200连接,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所述钢绞线 600与所述实心圆钢棒活动抵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绞线600的外侧套设有阻燃管,且所述钢支托200 的外侧涂覆有防腐层。使得钢绞线600和钢支托200的使用寿命更长,进而避免加固后的楼板100由于钢绞线600和钢支托200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加固效果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楼板100上还设置有一隔板(图未示),所述钢支托200通过所述隔板与所述楼板100连接,也就是在火灾后需要修补加固的楼板100的一面上连接一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楼板100螺纹连接,通过连接一隔板避免火灾后的楼板100老化而发生脱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且通过连接一隔板使得整体的厚度增加,进而使得楼板100整体的承载力提高。隔板的一面与楼板100连接,另一面与钢支托200连接。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