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结构管线暗埋砌块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274发布日期:2019-02-19 18:4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二次结构管线暗埋砌块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结构砌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结构管线暗埋砌块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二次配管施工需要砌体施工完毕后,在砌块墙体上开槽进行管线暗埋作业,在后期开槽作业过程中因开槽振动导致破坏墙体整体性,管线埋设后,由于管线表面光滑,与封闭材料不易结合,造成封闭不严密,不密实等缺陷;在后期粉刷施工中,即使粘贴耐碱玻纤网格布,但管线埋置处仍存在很大粉刷层开裂、空鼓隐患。

故现在在砌体工程施工阶段结合BIM技术,准确确定管线位置,对管线进行暗埋作业,因为管线暗埋作业时,是多个砌块叠砌,对钻孔垂直度要求较高;但现有的砌块水钻钻孔作业时,垂直度不好掌握,容易造成钻孔成孔后垂直度偏差较大,且钻孔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砌块水钻钻孔过程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使用周期长,大大提高砌块钻孔效率和钻孔垂直度的一种砌块钻孔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二次结构管线暗埋砌块钻孔装置,包括定型底座、立柱和水钻,在立柱外侧套装有滑套,水钻固定在滑套的一侧,在定型底座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轴架并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下缘高度高于定型底座底面高度。

在所述定型底座的前侧或后侧设置有轴架并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的下缘高度高于定型底座底面高度。

在所述立柱外侧和滑套内侧套装有复合套,同时在立柱下部设置有支撑挡台,所述复合套的下端位于支撑挡台上侧;复合套与立柱之间设置锁紧销,复合套与滑套之间设置凸凹导向轨道。

在所述立柱与滑套之间或复合套与滑套之间连接有拉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矩形的定型底座快速准确地确定钻孔位置,并为水钻提供稳定的约束和定位。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滑套与立柱之间的导向关系,实现控制水钻升降滑动操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复合套的方式来保证水钻运动轨迹的平稳性,以及通过调节复合套角度来实现对水钻工作方向的控制和约束。通过倾斜该装置后能够通过行走轮平移,操作简单方便,省力快捷,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钻孔的精准程度,提高施工质量。

通过本实用新型对砌体钻孔进行作业,保证了成孔的垂直度质量;提高了砌块钻孔祖业的效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定型底座,2为立柱,3为滑套,4为水钻,5为轴架,6为行走轮,7为复合套,8为导轨,9为支撑挡台,10为锁紧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第一种二次结构管线暗埋砌块钻孔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主要包括定型底座1、立柱2和水钻4等部件。矩形的定型底座1的各侧边便于判断与房间墙面平行,以及容易与地面钻孔标记线配合,达到快速准确地确定钻孔位置的目的,有利于为水钻4提供稳定的约束和定位。其中,立柱(1600mm高、直径25mm不锈钢钢管)与定型底座1组成,定型底座1是有2根500mm长直径25mm不锈钢钢管与3根300mm长直径25mm不锈钢钢管组成,立柱2焊接在定型底座1单边居中位置。

如图1所示:水钻4与滑套3之间的连接件是由螺栓与50mm长φ16钢筋焊接在一起,连接件是与滑套3(直径32mm不锈钢钢管)焊接在一起,水钻本机的上、左、右有三个手柄螺孔,利用水钻顶部螺孔,通过连接件的丝杆拧紧固定与滑套(直径32mm不锈钢钢管)形成整体。

在立柱2外侧套装有滑套3,水钻4固定在滑套3的一侧,能够通过滑套3与立柱2之间的导向关系,实现控制水钻4升降滑动操作。

又在定型底座1的左侧或右侧设置有轴架5并安装有行走轮6,行走轮6的下缘高度高于定型底座1底面高度。还可以同时在定型底座1的前侧或后侧设置有轴架5并安装有行走轮6,行走轮6的下缘高度高于定型底座1底面高度。

本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须先在砌体工程施工开始之前结合BIM技术,准确确定管线位置,在砌体排版图上标注出管线位置,并根据排版图及料单,确定暗埋管线相对应的砌块,并在砌块上表面标注处钻孔位置,使用本装置进行钻孔作业。通过本实施例能够砌块钻孔效率低下的问题;减轻了钻孔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钻孔作业的施工效率。解决了砌块钻孔垂直度不好掌握的问题:水钻通过连接件、滑套与立柱连接,通过对本装置的应用,提高了砌块钻孔作业成孔垂直度。

实施例2:第二种二次结构管线暗埋砌块钻孔装置,参见图2,在实施例1基础上,又在立柱2外侧和滑套3内侧套装有复合套7,同时在立柱2下部设置有支撑挡台9,所述复合套7的下端位于支撑挡台9上侧;复合套7与立柱2之间设置锁紧销10,复合套7与滑套3之间设置凸凹导向轨道。例如在复合套7表面设置导轨8,然后再滑套内壁设置滑槽。采用复合套7的方式来保证水钻4运动轨迹的平稳性,以及通过调节复合套7角度来实现对水钻4工作方向的控制和约束。

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基础上,又在所述立柱2与滑套3之间或复合套7与滑套3之间连接有拉簧。通过拉簧作用,能够保持水钻4自动还原,进一步提高了施工便利程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