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免拆保温模板的新型外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127发布日期:2019-02-15 20:37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免拆保温模板的新型外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涉及保温墙体。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故此,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我国现有建筑数量巨大,全国有约40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也130亿平方米。而且每年还在数亿增长。现有建筑有99%为非节能建筑,在建筑中节能建筑的比例也较小,约占6%左右。据有关部门统计,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7.6%,严寒地区更大,占到40%。建筑能耗还在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均能耗是农村人的3.5倍,生活水平的提高,能耗随之加大。冬季室内采暖温度升高,采暖面积加大。采暖区扩大;夏季室内温度降低,每户空调房间增加,空调降温区向北扩张等,推广使用外墙外保温是我国降低能源损耗的有效途径之一。全国累计完成节能建筑17.1亿平方米,几乎全部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外墙外保温工程空鼓、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同时存在很大的火灾安全隐患,并且无法实现与建筑物同寿命,严重影响了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因此寻找一种施工简单又不易空鼓、开裂、脱落、防火型好还能与墙体同寿命的外保温材料尤为重要,同时目前混凝土浇筑常用方法是利用木模或钢模固定好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模板,根据节能要求,再做保温材料。这种工艺不仅浪费木材或钢材,而且工艺繁琐,工程造价高,安全系数风险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免拆保温模板的新型外墙,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设有免拆保温模板的新型外墙,包括一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外侧贴附有一保温模板,所述保温模板的外侧设有一水泥砂浆制成的抹面层;

所述保温模板通过一呈杆状的连接件连接所述墙体,所述连接件的两侧部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的两侧部上分别设有一山型卡,所述山型卡的一侧设有一用于固定山型卡位置的螺母,所述螺母拧接在所述连接件上;

靠近所述抹面层的所述保温模板的一侧面上设有至少三个凹槽,至少三个所述凹槽等间距排布在所述保温模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凹槽的内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开口处的宽度。

所述抹面层内埋设有一用于增加强度的钢丝网。

所述凹槽的前部呈圆柱状,所述凹槽的后部呈球缺状,所述凹槽的后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前部的宽度。

所述墙体内埋设有至少三个锚固件,所述锚固件等间隔排布在所述墙体内,所述锚固件呈圆锥状,所述锚固件的表面设有等间距排布的至少三片片状凸起。

作为一种方案,所述保温模板包括一采用EPS材料或XPE材料制成的第一板状体,所述第一板状体的两侧面上均设有至少两条纵向排布的第一条状凹槽、至少两条横向排布的第二条状凹槽,至少两条第一条状凹槽与至少两条第二条状凹槽相交形成一网状沟槽;

所述第一板状体的一侧面上涂覆有第一保温砂浆层,所述第一保温砂浆层内埋设有第一耐碱网格布;

所述第一板状体的另一侧面上涂覆有第二保温砂浆层,所述第二保温砂浆层内由内向外依次埋设有一镀锌钢筋网、第二耐碱网格布。

所述第一条状凹槽、所述第二条状凹槽的横截面均呈半圆形。

所述镀锌钢筋网的网格交接处焊接有一镀锌钢丝,所述镀锌钢丝与所述镀锌钢筋网形成一50°~65°之间的夹角,所述镀锌钢丝穿过所述第一板状体并伸出。

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保温模板包括至少两块并排排布的第二板状体,至少两块第二板状体采用岩棉或玻璃丝棉制成,至少两块第二板状体的两侧均设有一第三保温砂浆层;以渗入相邻两块所述第二板状体之间的间隙的保温砂浆作为加强肋,所述第三保温砂浆层的一侧设有一聚合物砂浆层,所述聚合物砂浆层内埋设有第三耐碱网格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实现了保温板兼作模板,同体浇筑,不仅代替了木模或钢模,节约资源、施工工艺简单,降低工程造价和安全风险系数,同时具有结构强度高、不易开裂、防火性能佳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模板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设有免拆保温模板的新型外墙,包括一墙体1,墙体的外侧贴附有一保温模板2,保温模板的外侧设有一水泥砂浆制成的抹面层3;保温模板通过一呈杆状的连接件5连接墙体,连接件的两侧部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外螺纹,连接件的两侧部上分别设有一山型卡16,山型卡的一侧设有一用于固定山型卡位置的螺母8,螺母拧接在连接件上;靠近抹面层的保温模板的一侧面上设有至少三个凹槽6,至少三个凹槽等间距排布在保温模板的一侧面上,凹槽的内部的宽度大于凹槽开口处的宽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实现了保温板兼作模板,同体浇筑,不仅代替了木模或钢模,节约资源、施工工艺简单,降低工程造价和安全风险系数,同时具有结构强度高、不易开裂、防火性能佳的优点。使用时,通过拧紧螺母,进而通过螺母压紧山型卡以起到固定作用;不使用时,拧下螺母,将山型卡自连接件上拆下。在施工时,抹面层的外侧还可设置一饰面层4。起到装饰、防水等作用。

为了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抹面层内埋设有一用于增加强度的钢丝网。连接件的一侧部上设有一用于压紧保温模板的钢质挡片,钢质挡片的横截面呈圆环状。

凹槽的前部呈圆柱状,凹槽的后部呈球缺状,凹槽的后部的宽度大于凹槽前部的宽度。保温模板上设有的凹槽,在涂覆抹面层时,水泥砂浆渗入凹槽内,增加了两者的连接强度、结构强度。

墙体内埋设有至少三个锚固件7,锚固件等间隔排布在墙体内,锚固件呈圆锥状,锚固件的表面设有等间距排布的至少三片片状凸起。浇筑混凝土时,在混凝土强度未成形之前,将高强度塑料制成的锚固件穿入墙体内,每平方不少于六个,以增加强度。

作为一种方案,保温模板包括一采用EPS材料或XPE材料制成的第一板状体9,第一板状体的两侧面上均设有至少两条纵向排布的第一条状凹槽、至少两条横向排布的第二条状凹槽,至少两条第一条状凹槽与至少两条第二条状凹槽相交形成一网状沟槽;第一板状体的一侧面上涂覆有第一保温砂浆层11,第一保温砂浆层内埋设有第一耐碱网格布12;第一板状体的另一侧面上涂覆有第二保温砂浆层10,第二保温砂浆层内由内向外依次埋设有一镀锌钢筋网13、第二耐碱网格布14。第一条状凹槽、第二条状凹槽的横截面均呈半圆形。镀锌钢筋网的网格交接处焊接有一镀锌钢丝15,镀锌钢丝与镀锌钢筋网形成一50°~65°之间的夹角,镀锌钢丝穿过第一板状体并伸出。以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或化学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制成的第一板状体,具有较佳的阻燃性、保温性,在第一板状体上面做网状沟槽,网状沟槽增加了产品的抗折性能,无论在施工中怎样剪裁都能保证其抗折性能的稳定。在第一板状体的正、反两面用无机活性保温砂浆铺设形成较薄的第一保温砂浆层、较厚的第二保温砂浆层,并渗透进沟槽。第一保温砂浆层表面加入耐碱网布,并让砂浆从网孔渗出形成麻面,有助于后期施工粘接牢靠,厚度为0.3cm~0.5cm;第二保温砂浆层加入孔径为5cm×5cm的镀锌钢筋网,并在钢筋网的十字交接处以60°角焊接上10cm长的镀锌钢丝,并穿出第一板状体另一面在芯材外部长度不少于3cm,并使镀锌钢丝和芯材面的夹角不大60°。在钢筋网的表面敷上无机活性保温砂浆并使砂浆厚度为1.2cm~1.5cm,再在外面加入耐碱网布,并让砂浆从网孔渗出。在施工时,选择所需保温模板,将保温免拆模板放置在需要做保温处理的待浇筑构件外侧,向外突出有镀锌钢丝的一面朝向待浇筑构件面,并把模板上的镀锌钢丝和待浇筑构件内部的钢筋柱连接牢固;保温模板外侧采用竖向布置,木方作为背楞,保温模板与木方固定连接;水平方向设置钢管,采用对拉螺栓穿孔与构件内侧的模板对拉固定;再进行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除保温模板外侧的背楞及支架。

作为另一种方案,保温模板包括至少两块并排排布的第二板状体,至少两块第二板状体采用岩棉或玻璃丝棉制成,至少两块第二板状体的两侧均设有一第三保温砂浆层;以渗入相邻两块第二板状体之间的间隙的保温砂浆作为加强肋,第三保温砂浆层的一侧设有一聚合物砂浆层,聚合物砂浆层内埋设有第三耐碱网格布。以岩棉或玻璃丝棉做第二板状体,以竖丝的岩棉或玻璃丝棉条平整摆放在底模板上,每条中间留0.3cm空隙,喷涂保温砂浆使砂浆从空隙中渗出形成加强肋,总喷涂保温砂浆厚度达到1cm,再喷涂厚度为0.3cm的聚合物砂浆,再铺设耐碱网格布并让砂浆从网孔渗出,进行自然养护至凝结后进行另一面保温砂浆喷涂,同样加入耐碱网格布并让砂浆从网孔渗出。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