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头挂式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1460发布日期:2019-03-22 20:5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双头挂式横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双头挂式横梁。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房屋建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工程水平结构施工中通常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等作支模架,通常是以100mm×100mm木方作主梁,以50mm×100mm木方作次梁,这种以木方直接搭接的水平结构,其结构不稳、水平性差,重量重、容易引发坍塌事故或造成墙面不平直。而且,由于50mm×100mm木方周转使用次数少,木材用量很大,浪费了大量森林资源,对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绿色施工”的政策原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搭接稳定、效率高的新型双头挂式横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双头挂式横梁,包括梁体,梁体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构件,挂钩构件包括基板、挂钩及与梁体端部配合连接的托件,其中挂钩及托件分别位于基板的两侧。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梁体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构件,且挂钩构件通过托件与梁体固定连接,使用时,将梁体通过挂钩构件的挂钩塔接在主梁上,即可完成横梁的安装,施工效率高,且通过挂钩与主梁搭接,保证了横梁与主梁的连接稳定性,提高了梁体的抗弯能力,提高了水平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上述的托件呈U形结构,托件包括横肋及设于横肋两侧边的竖肋,横肋及竖肋的端部与基板焊接,竖肋设有螺丝孔,梁体的端部套在U形托件内,并用螺栓穿过竖肋的螺丝孔及梁体端部,从而对托件与梁体固定起来,保证挂钩构件与梁体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上述的横肋向两竖肋外侧延伸有加强筋,从而提高托件的强度。

进一步地,上述的基板为由竖平板、弧面板及底板围成中空三角形框架结构,减轻了基板的重量,却保证了基板的强度,其中,托件与竖平板连接,挂钩位于弧面板及底板的交接处,保证了挂钩与基板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上述的梁体为胶合板木方,这样可以方便梁体与模板打钉连接,提高梁体与模板的连接稳定性,而挂钩构件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减轻横梁的重量,且耐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双头挂式横梁直接通过两端的挂钩塔接在主梁上,即可完成横梁的安装,而无需再通过脚手架等对横梁作支撑,施工效率高,且挂钩构件重量轻、结构稳固,挂钩构件与梁体连接稳定,横梁承载能力强,耐用性好,周转使用次数多,从而摊销费用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双头挂式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双头挂式横梁的挂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部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新型双头挂式横梁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双头挂式横梁,包括梁体1,梁体1两端分别设有挂钩构件2,挂钩构件2包括基板21、挂钩22及与梁体1端部配合连接的托件23,其中挂钩22及托件23分别位于基板21的两侧。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梁体1两端通过挂钩构件2的挂钩22塔接在主梁3上,即可完成横梁的安装,而无需再通过脚手架对横梁作支撑,施工方便,效率高。而横梁两端由于受主梁3的限制,从而提高了横梁抗弯能力,使得横梁承载能力提高。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的梁体1为胶合板木方,这样可以方便梁体1与模板4打钉连接,提高梁体1与模板4的连接稳定性,而挂钩构件2为铝合金材质,可以减轻横梁的整体重量,且耐用性强。

作为本实施例进一步具体描述,如图2-3所示,上述的基板21为由竖平板211、弧面板212及底板213围成中空三角形框架结构,可以减轻基板21的重量,也保证了基板21的强度,其中,托件23与竖平板211焊接,挂钩22位于弧面板212及底板213的交接处,保证了挂钩22与基板21的连接强度,保证挂钩22的承重要求。

上述的托件23呈U形结构,托件23包括横肋231及设于横肋231两侧边的竖肋232,其中,横肋231向两竖肋232外侧延伸有加强筋234,从而提高托件23的强度,横肋231及竖肋232的端部与基板21的竖平板211焊接固定,竖肋232的侧壁开设有两个螺丝孔233,梁体1的端部套在U形托件23内,并用螺栓穿过竖肋232的螺丝孔233及梁体1端部,从而对托件23与梁体1固定起来,保证挂钩构件2与梁体1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双头挂式横梁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耐用性好,周转使用次数多,摊销费用少等特点。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