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屋顶顶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298发布日期:2019-02-10 23:06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屋顶顶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屋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装箱屋顶顶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流动性的逐渐加大,集装箱房屋因着具有造价低、运输方便、可重复使用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工地、野外、灾区、餐厅、旅馆等领域。现有的顶板普遍为平坦的板状,雨水流通的速度较慢,防水性能欠佳,另外在施工中安装、拆卸、运输均不够方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屋顶顶板安装结构,排水性能佳,安装方便,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屋顶顶板安装结构,包括外框架和顶板,所述外框架是由一对平行的长顶梁和一对平行的短顶梁围成长方形轮廓且四角通过角件连接而成的长方形框架,所述长顶梁和短顶梁上部中间均内凹形成水槽,所述顶板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弧形面板,所述弧形面板呈向上凸起的圆弧形且其两端端部折弯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扣接部,所述弧形面板上均布向外凸起的凸棱且其一端端部凸棱的断面尺寸大于另一端端部凸棱的断面尺寸,所述凸棱沿弧形面板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弧形面板,所述顶板扣接在外框架上且其扣接部内表面贴合长顶梁上的水槽内侧表面,一个弧形面板端部断面尺寸大的凸棱搭接覆盖在另一个弧形面板端部断面尺寸小的凸棱上并以紧固件固定,位于外框架长度方向两端的凸棱外各自贴合覆盖固接有顶封板且顶封板外端竖直侧内壁贴合于短顶梁上的水槽内侧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顶板的弧形设计及凹凸结构不仅增强了顶板的牢固性,还有利与雨水的快速排出,防止雨水积聚对房屋造成破坏;采用多块面板首尾搭接覆盖的方式将顶板扣接在屋顶外框上,安装方便,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面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屋顶的部分示意图。

图中:外框架1、角件11、长顶梁12、短顶梁13、水槽2、顶板3、弧形面板4、扣接部41、凸棱42、顶封板5、顶次梁6、顶二级次梁7、龙骨8、吊顶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图7所示,一种集装箱屋顶顶板安装结构,包括外框架1和顶板3,所述外框架1是由一对平行的长顶梁12和一对平行的短顶梁13围成长方形轮廓且四角通过角件11连接而成的长方形框架,长顶梁12和短顶梁13互相垂直,角件11两端分别贴合插入对应的长顶梁12和短顶梁13端部空腔内并通过螺栓固接;所述长顶梁12和短顶梁13上部中间均内凹形成水槽2,雨水顺着顶板3外表面流入水槽2内再快速排出,可防止雨水的大量积聚与渗漏。

所述顶板3包括若干首尾相连的弧形面板4,所述弧形面板4呈向上凸起的圆弧形且其两端端部折弯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扣接部41,弧形面板4为一体成型,其弧形结构与一般的平坦形结构相比,外形美观,可承受更大的压力,能够缩短雨水在顶板上的滞留时间,提高雨水排出速率。

所述弧形面板4上均布向外凸起的凸棱42且其一端端部凸棱42的断面尺寸大于另一端端部凸棱42的断面尺寸,所述凸棱42沿弧形面板4长度方向延伸且贯穿弧形面板4,凸棱42起到提高弧形面板4强度的作用。

所述顶板3扣接在外框架1上且其扣接部41内表面贴合长顶梁12上的水槽2内侧表面,一个弧形面板4端部断面尺寸大的凸棱42搭接覆盖在另一个弧形面板4端部断面尺寸小的凸棱42上并以紧固件固定,紧固件可采用螺栓螺帽连接,雨水落到上面的凸棱42上就直接沿着弧形面流下,雨水不会透过两个凸棱42间的缝隙渗入顶板3内,此外这种逐一组装弧形面板4的方式也使得安装更加便捷,提高组装效率。

位于外框架1长度方向两端的凸棱42外各自贴合覆盖固接有顶封板5且顶封板5外端竖直侧内壁贴合于短顶梁13上的水槽2内侧表面,这样顶板3就完全封闭扣盖在外框架1上,雨水完全不会进入屋顶内。

位于顶板3长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凸棱42或凸棱42与顶封板5搭接覆盖处螺栓分别穿过两个凸棱42或凸棱42与顶封板5拧入至长顶梁12内侧上部。

本实用新型与垂直插接固定在平行的长顶梁12内侧间的若干顶次梁6、垂直交错固接在顶次梁6上方的若干顶二级次梁7、垂直交错固接在顶次梁6下方的若干龙骨8、若干首尾相连并紧密卡扣至龙骨8的吊顶板9共同配合组接而成一种集装箱屋顶,吊顶板9和顶板3之间的空间内还可铺设玻璃保温棉或岩棉等保温材料(图中未画出),以实现保温隔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