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加热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8465发布日期:2019-03-02 02: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加热工位、运输工位以及等待工位,加热工位和等待工位均设在底座(1)上的左半部分,运输工位设置在底座(1)上的右半部分,加热工位上设有两层加热房,两层加热房包括上层加热房(29)和下层加热房(30),上层加热房(29)至少包括两个第一房间,下层加热房(30)至少包括两个第二房间,第一房间内和第二房间内均设有固定的安放架,加热工位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等待工位,每个等待工位上设有一个固定的安放架,所述运输工位上设有提升运输装置,提升运输装置中至少设有一个公用接驳轨道车(4),公用接驳轨道车(4)上设有安放架,安放架上设有罐体(3),公用接驳轨道车(4)上的安放架与加热工位上的安放架以及等待工位上的安放架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运输装置中设有两个公用接驳轨道车(4),加热工位上同一垂直方向上的第一房间和第二房间共用一个加热系统(28)和一个抽真空系统(31),两层加热房是由第二支撑杆(34)、横杆(35)、纵杆(36)、墙板以及隔板组成,其中第二支撑杆(34)分为左右两排,每排至少包括三根第二支撑杆(34),每排第二支撑杆(34)上设置一根纵杆(36),两根纵杆(36)上至少设置有三根横杆(35),横杆(35)的底部与纵杆(36)的顶部连接,墙板第二房间内的安放架和等待工位的安放架均通过垫高柱(5)与底座(1)连接,第一房间内的安放架与横杆(35)和纵杆(3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加热房的前侧设有楼梯(32),上层加热房(29)的前侧设有与楼梯(32)连接的走道(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运输装置包括两个提升架(14),两个提升架(14)之间的距离与两个等待工位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提升架(14)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上设有四个第一电动机(16),每个第一电动机(16)的输出轴上均连接有一个绕线辊(17),每个提升架(1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块可以上下移动的配重块(19),每个提升架(14)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顶部侧板(21),两个提升架(14)之间的底座(1)上设有两条第一滑动轨道(26),两个提升架(14)之间的底座(1)上设的两条第一滑动轨道(26)分别为设置在左侧的第一滑动轨道C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一滑动轨道D,两个提升架(14)之间悬空架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条第一滑动轨道(26),两个提升架(14)之间悬空架设的两条第一滑动轨道(26)中左侧的第一滑动轨道(26)为第一滑动轨道A,右侧的第一滑动轨道(26)为第一滑动轨道B,底座(1)上至少设有左右两排第一辅助立杆(24),每排第一辅助立杆(24)中至少包括三根第一辅助立杆(24),右排第一辅助立杆(24)设在第一滑动轨道(26)的右侧,右排第一辅助立杆(24)中两个提升架(14)之间的第一辅助立杆(24)上设有与第一滑动轨道B连接的第一辅助支杆(25),两层加热房上设有延伸支杆与第一滑动轨道A连接,提升架(14)下方的底座(1)上设有基础架(27),基础架(27)上设有两个第二滑动轨道(2),两个第二滑动轨道(2)中设置在左侧的为第二滑动轨道A和设置在右侧的第二滑动轨道B,第一滑动轨道C、第一滑动轨道A以及第二滑动轨道A设在同一垂直平面上,第一滑动轨道D、第一滑动轨道B以及第二滑动轨道B设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基础架(27)上设有公用接驳轨道车(4),所述基础架(27)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条第一连接绳(18),第一连接绳(18)与绕线辊(17)一一对应,基础架(27)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条第二连接绳(22),所述提升架(14)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组夹板,一组夹板包括两块夹板,两块夹板中的内侧的夹板为第一夹板(40),两块夹板中的外侧的夹板为第二夹板(39),第一夹板(40)的顶部和第二夹板(39)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一辅助滚轮(20),第一夹板(40)上的第一辅助滚轮(20)与第一连接绳(18)一一对应,第二夹板(39)上的第一辅助滚轮(20)与第二连接绳(22)对应,每个配重块(19)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二辅助滚轮(23),第二辅助滚轮(23)与第二连接绳(22)一一对应,第一辅助滚轮(20)的表面和第二辅助滚轮(23)的表面均设有一条引线槽,第一连接绳(18)的一端与基础架(27)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绳(18)的另一端沿着对应的第一夹板(40)上的第一辅助滚轮(20)顶部的引线槽引出与对应的绕线辊(17)连接,第二连接绳(22)的一端与基础架(27)连接,同在左侧的两条第二连接绳(22)的另一端从第二夹板(39)上的第一辅助滚轮(20)顶部的引线槽和配重块(19)上的第二辅助滚轮(23)底部的引线槽引出与左侧的顶部侧板(21)连接,同在右侧的两条第二连接绳(22)的另一端从第二夹板(39)上的第一辅助滚轮(20)顶部的引线槽和配重块(19)上的第二辅助滚轮(23)底部的引线槽引出与右侧的顶部侧板(2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接驳轨道车(4)的底部设有四个滚轮(12)和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滚轮(12)连接,达到控制滚轮(12)旋转的目的,另外三个滚轮(12)均是可以旋转的,四个滚轮(12)的表面设有轨道槽,第二滑动轨道(2)嵌在轨道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用接驳轨道车(4)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前后两侧的内壁上各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设有导杆(13),凹槽内的安放架的前后两侧各设有两个辅助块,辅助块套在导杆(13)上,辅助块可以在导杆(13)上左右滑动,所述凹槽前后两侧的公用接驳轨道车(4)上各设有一个与气泵连接的气缸,每个气缸上设有一个伸缩杆,伸缩杆与辅助块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放架包括主架体(6)和辅助套组件,辅助套组件包括固定套(7),所述加热工位和等待工位上的安放架中的主架体(6)内均设有辅助动力传输装置,所述运输工位上的安放架中的主架体(6)内设有主动力传输装置,主动力传输装置的位置与辅助动力传输装置的位置相对应,主动力传输装置中包括主动力传输组件、电动机(112)以及动力对接主件,电动机(112)通过主动力传输组件与动力对接主件连接,辅助动力传输装置中包括动力对接辅件和辅助动力传输组件,动力对接辅件与辅助动力传输组件连接,动力对接主件和动力对接辅件中均包含第一锥齿轮(106)、第二锥齿轮(107)以及辅助连接杆(108),第二锥齿轮(107)与第一锥齿轮(106)啮合,辅助连接杆(108)与第二锥齿轮(107)连接,主动力传输装置中第一锥齿轮(106)设置在第二锥齿轮(107)的斜后方,第二锥齿轮(107)通过辅助连接杆(108)连接连接套(110),连接套(110)内设有连接槽,主动力传输装置中第一锥齿轮(106)与主动力传输组件连接;辅助动力传输装置中主动力传输装置中第一锥齿轮(106)设置在第二锥齿轮(107)的斜前方,第二锥齿轮(107)通过辅助连接杆(108)连接连接杆(109),连接杆(109)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与连接槽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相对应,连接杆(109)可以嵌在连接槽内,辅助动力传输装置中第一锥齿轮(106)与辅助动力传输组件连接;主动力传输组件中包括一个第一辅助传动装置、至少一个第二辅助传动装置、一个第三辅助传动装置以及两条链条圈(101),第二辅助传动装置设置在第一辅助传动装置与第三辅助传动装置之间,第一辅助传动装置、第二辅助传动装置、第三辅助传动装置在同一水平面相互平行设置,第一辅助传动装置由第一连接轴(111)和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轴(111)的前后两端的两个第一齿轮盘组成,第一连接轴(111)与电动机(112)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辅助传动装置由第二连接轴(104)和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轴(104)的前后两端的两个齿轮盘(102)组成,第三辅助传动装置由第三连接轴(105)和分别设置在第三连接轴(105)的前后两端的两个第二齿轮盘组成,第一辅助传动装置中的两个第一齿轮盘之间的距离、第二传动装置中的两个齿轮盘(102) 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三传动装置中的第二齿轮盘之间的距离相等,第一连接轴(111)前端的第一齿轮盘、第二连接轴(104)前端的齿轮盘(102)以及第三连接轴(105)前端的第二齿轮盘均设置在其中一条链条圈(101)内,第一连接轴(111)后端的第一齿轮盘、第二连接轴(104)后端的齿轮盘(102)以及第三连接轴(105)后端的第二齿轮盘均设置在另一条链条圈(101)内,第一齿轮盘、齿轮盘(102)以及第二齿轮盘与链条圈(101)啮合,主动力传输组件中的第三连接轴(105)与主动力传输装置中的第一锥齿轮(106)连接;辅助动力传输组件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辅助传动装置、一个第三辅助传动装置以及两条链条圈(101),第三辅助传动装置中的第三连接轴(105)与辅助动力传输装置中的第一锥齿轮(106)连接,第一锥齿轮(106)的中心线和第三连接轴(105)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其中连接套(110)穿出连接套(110)所在的主架体(6),连接杆(109)穿出连接杆(109)所在的主架体(6),而第二连接轴(104)的中间段设置在主架体(6)的外面,设置在主架体(6)外面的第二连接轴(104)上设有固定套(7),固定套(7)上设有八个同心圆(8),八个同心圆(8)中包括两个圆A、两个圆B、两个圆C以及两个圆D,圆A的直径小于圆B的直径,圆B的直径小于圆C的直径,圆C的直径小于圆D的直径,两个圆A之间、两个圆B之间、两个圆C之间以及两个圆D之间均关于固定套(7)的中心处对称,两个圆A设置在固定套(7)上靠近固定套(7)中心处的位置上,两个圆B分别设置在两个圆A的外侧,两个圆C分别设置在两个圆B的外侧,两个圆D分别设置在两个圆C的外侧,圆A、圆B、圆C以及圆D的上表面设置在同一个圆弧上,圆弧所在圆的直径大于等于罐体(3)的直径,同心圆(8)的边缘设置有保护套(11),保护套(11)的上表面呈圆弧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层加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6)上至少设有三组护边组,每组护边组包括两个斜撑杆(9),同一组护边组中的两个斜撑杆(9)分别设在主架体(6)的前后两侧,同一组护边组中的两个斜撑杆(9)关于主架体(6)的对称,同一组护边组中的两个斜撑杆(9)相对的面上分别设有两个第二辅助固定座(37),同一斜撑杆(9)上的两个第二辅助固定座(37)之间设有辊(10),辊(10)可以自由旋转,其中斜撑杆(9)与斜撑杆(9)上的辊(10)平行。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