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塔稳固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0254发布日期:2019-02-12 21:26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塔稳固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塔稳固底座。



背景技术:

在电力通信建设中电力塔是必不可少的线路支撑结构,高压输变线、通讯塔为了抗击风载荷和输线设备拉扯,防止倾覆,需要坚固而敦实的底座。传统的铁塔底座均是直接在浇筑好的混凝土基座上通过打钉进行固定角钢固定件,该类施工方法,不仅对混凝土基座本身具有一定的损害,同时采用钻孔安装也使得角钢固定件无法与混凝土基座进行有效契合,使得角钢固定件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另外,现有的铁塔安装底座,一般为单钢固定,无法同时对不同方位的多个角钢进行固定,为铁塔角钢的固定带来不便,并且现有的铁塔固定底座为保证连接的稳固性,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对铁塔主材角钢进行连接固定,这样对于铁塔的安装固定以及后期的维护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塔稳固底座,具备稳定性好,拆装方便,以及能够同时适应多个不同方位的角钢固定等优点,解决了现目前电力塔安装底座稳定性差、拆装不便和无法同时对不同方位角钢进行固定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稳定性好,拆装方便,以及能够同时适应多个不同方位的角钢固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塔稳固底座,包括混凝土基座和混凝土基座内部水平预设的预埋板,所述预埋板顶部的四角处均竖直焊接有一根连接柱,该连接柱的顶端延伸至混凝土基座的外部并配合螺帽固定安装有一顶板,该顶板顶部的左侧通过螺栓一固定安装有承接板一,该承接板一顶部的右侧竖直一体成型有左固定件,所述顶板顶部的右侧且对应承接板一两侧的位置处均一体成型有一限位滑槽,该限位滑槽的内侧滑动插接有承接板二,该承接板二顶部的左侧对应左固定件的位置处呈竖直状一体成型有一右固定件,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两侧通过螺栓二相固定,且螺栓二为自上到下等距离设置,所述顶板两侧且靠近边角处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连接头,所述顶板两侧的连接头内连接有一钢丝牵引绳,该钢丝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在螺栓二的端头部,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之间分别插接有塔体主材角钢和填充角钢,所述塔体主材角钢和填充角钢均通过螺栓三与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与混凝土基座的表面之间平铺有一层防水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形状相匹配,且均包括一横断面为“∏”型的卡槽,以及卡槽开口端的两侧对应一体成型的侧翼,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上的侧翼相互之间平行,所述侧翼与卡槽侧壁之间为垂直结构,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上的卡槽外侧均焊接有一加强板,且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上的侧翼内腔从上到下分别等距离开设有便于螺栓二和螺栓三穿过的穿孔一和穿孔二,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上的卡槽内腔从上到下等距离开设有便于螺栓三穿过的穿孔二。

优选的,所述塔体主材角钢的内侧与左固定件或右固定件相贴合,其填充角钢的尺寸与塔体主材角钢的尺寸相一致。

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的内侧与承接板二边沿之间为紧密贴合结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塔稳固底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力塔稳固底座,通过以混凝土基座内部预设预埋板,通过连接柱配合螺帽对顶板进行固定,能够有效代替传统的钻孔固定的方式,使得顶板与混凝土基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也使得顶板能够与混凝土基座之间进行一个有效的契合,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该底座的稳定性。

2、该电力塔稳固底座,通过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结构设计,使得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组合后形成一个“十”形结构,再配合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上焊接的加强板,使得该底座上的塔体角钢固定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还能够使得该底座上的塔体角钢固定结构能够同时对四个不同方位塔体角钢实施固定,并且,配合设置的钢丝牵引绳,使得顶板具有相同体积的最大受力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底座的稳固程度,另外,通过在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上开设的穿孔一和穿孔二,再配合螺栓二和螺栓三,使得塔体主材角钢的安装更加方便,能够有效代替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对电力塔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埋板;2、连接柱;3、螺帽;4、顶板;5、混凝土基座;6、螺栓一;7、承接板一;8、左固定件;9、限位滑槽;10、承接板二;11、右固定件;12、加强板;13、螺栓二;14、钢丝牵引绳;15、螺栓三;16、连接头;17、穿孔一;18、穿孔二;19、塔体主材角钢;20、填充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电力塔稳固底座,包括混凝土基座5和混凝土基座5内部水平预设的预埋板1,预埋板1顶部的四角处均竖直焊接有一根连接柱2,该连接柱2的顶端延伸至混凝土基座5的外部并配合螺帽3固定安装有一顶板4,顶板4的底部与混凝土基座5的表面之间平铺有一层防水橡胶垫,该设置能够使得顶板4的安装更加稳定,该顶板4顶部的左侧通过螺栓一6固定安装有承接板一7,该承接板一7顶部的右侧竖直一体成型有左固定件8,顶板4顶部的右侧且对应承接板一7两侧的位置处均一体成型有一限位滑槽9,该限位滑槽9的内侧滑动插接有承接板二10,限位滑槽9的内侧与承接板二10边沿之间为紧密贴合结构,该承接板二10顶部的左侧对应左固定件8的位置处呈竖直状一体成型有一右固定件11,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的两侧通过螺栓二13相固定,且螺栓二13为自上到下等距离设置,顶板4两侧且靠近边角处的位置均焊接有一连接头16,顶板4两侧的连接头16内连接有一钢丝牵引绳14,该钢丝牵引绳14的另一端连接在螺栓二13的端头部,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之间分别插接有塔体主材角钢19和填充角钢20,塔体主材角钢19和填充角钢20均通过螺栓三15与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相固定,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的形状相匹配,且均包括一横断面为“∏”型的卡槽,以及卡槽开口端的两侧对应一体成型的侧翼,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上的侧翼相互之间平行,侧翼与卡槽侧壁之间为垂直结构,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上的卡槽外侧均焊接有一加强板12,且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上的侧翼内腔从上到下分别等距离开设有便于螺栓二13和螺栓三15穿过的穿孔一17和穿孔二18,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上的卡槽内腔从上到下等距离开设有便于螺栓三15穿过的穿孔二18,塔体主材角钢19的内侧与左固定件8或右固定件11相贴合,其填充角钢20的尺寸与塔体主材角钢19的尺寸相一致。

工作原理:该电力塔稳固底座,使用时,将塔体主材角钢19插入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之间,根据塔体主材角钢19的实际方位选择性插入填充角钢20,对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之间的其余空隙进行填充(若固定一个方位的角钢,则需要相应插入三块填充角钢20,若固定两块不同方位的塔体主材角钢19,则需要根据塔体主材角钢19的方位选择性插入两块填充角钢,对其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之间的其余缝隙进行填充,以此类推,若固定四个不同方位塔体主材角钢19,则不必插入填充角钢20),再通过螺栓二13对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进行连接固定,使其左固定件8与右固定件11对其之间的塔体主材角钢19实施夹紧,而后再通过螺栓三15对左固定件8、右固定件11和塔体主材角钢19三者之间实施固定,最后再连接钢丝牵引绳14,对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实施牵引,使得顶板4均匀受力即可。

综上所述,该电力塔稳固底座,通过以混凝土基座5内部预设预埋板1,通过连接柱2配合螺帽3对顶板4进行固定,能够有效代替传统的钻孔固定的方式,使得顶板4与混凝土基座5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也使得顶板4能够与混凝土基座5之间进行一个有效的契合,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该底座的稳定性,通过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的结构设计,使得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组合后形成一个“十”形结构,再配合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上焊接的加强板12,使得该底座上的塔体角钢固定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还能够使得该底座上的塔体角钢固定结构能够同时对四个不同方位塔体角钢实施固定,并且,配合设置的钢丝牵引绳14,使得顶板4具有相同体积的最大受力面积,进一步的提高了底座的稳固程度,另外,通过在左固定件8和右固定件11上开设的穿孔一17和穿孔二18,再配合螺栓二13和螺栓三15,使得塔体主材角钢19的安装更加方便,能够有效代替传统的焊接固定方式,对电力塔的安装和后期的维护提供了便利,从而有效解决了现目前电力塔安装底座稳定性差、拆装不便和无法同时对不同方位角钢进行固定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