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悬挂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601发布日期:2019-06-19 02:1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悬挂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挂操作平台,属于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高层楼层外墙面修补时,需要使用吊篮上下移动至外墙面破损位置,进行施工,由于吊篮安装移位过程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外墙面修补施工难度较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悬挂操作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墙施工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可移动式悬挂操作平台,包括墙顶悬挂装置和踩踏平台,踩踏平台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于墙顶悬挂装置上,且连接装置上还固定设置有防护档杆。

优选地,所述墙顶悬挂装置、踩踏平台、连接装置和防护档杆均由钢筋制成;

优选地,所述墙顶悬挂装置为倒置的“U”形结构,由钢筋焊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踩踏平台是由钢筋焊接而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中部沿横向焊接固定有多个承重钢筋,所述连接装置的下端分别固定于方形框架的四角处;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竖向连接钢筋和斜向加强钢筋,竖向连接钢筋与斜向加强钢筋的上端焊接固定,竖向连接钢筋和斜向加强钢筋的下端分别焊接固定于踩踏平台一侧的两个顶角处;

优选地,所述防护档杆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U型钢筋,且U型钢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两侧的连接装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悬挂操作平台,替代了现有技术用吊篮作为操作平台的方式,装拆非常方便,固定可靠性好,成本大大降低,可操作性非常高。钢筋框架及花纹钢板取材方便,均可重复使用,对建筑施工具有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筋编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悬挂操作平台,包括墙顶悬挂装置1和踩踏平台2,踩踏平台2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装置3固定连接于墙顶悬挂装置1上,且连接装置3上还固定设置有防护档杆4,墙顶悬挂装置1为倒置的“U”形结构,由钢筋焊接而成,踩踏平台2是由钢筋焊接而成的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中部沿横向焊接固定有多个承重钢筋,所述连接装置3的下端分别固定于方形框架的四角处,连接装置3包括竖向连接钢筋31和斜向加强钢筋32,竖向连接钢筋31与斜向加强钢筋32的上端焊接固定,竖向连接钢筋31和斜向加强钢筋32的下端分别焊接固定于踩踏平台2一侧的两个顶角处,所述防护档杆4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U型钢筋,且U型钢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两侧的连接装置3上。

具体制作时,按以下步骤施工:

1、准备钢筋

钢筋均采用直径为16mm(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钢筋,共需5种长度尺寸,为使不同尺寸钢筋位置更为清楚,参照附图3,对不同尺寸进行编号:1#钢筋长300mm,需要2根;2#钢筋长250mm(可根据不同墙厚进行调整),需要2根;3#钢筋长600mm,需要14根;4#钢筋长2000mm(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需要2根;5#钢筋长2200mm(根据4#钢筋长度进行调整),需要2根。

2、焊接框架及花纹钢板

参照图3所示将钢筋焊接成框架,并将花纹钢板焊接于底部。

3、安放平台

选择合适的位置安放平台,并且系好安全带,必须将带全带系在牢固位置,系好安全带后方可进行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如图2所示。在进行外墙墙面施工时,将平台挂放在外墙上,随后即可方便的进行外墙墙面修补等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