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吊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8076发布日期:2019-04-16 22:1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用吊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



背景技术:

吊篮是建筑工程高空作业的建筑机械,用于幕墙安装,外墙清洗。悬挑机构架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利用提升机构驱动悬吊平台,通过钢丝绳沿建筑物或构筑物立面上下运行的施工设施,也是为操作人员设置的作业平台。

现有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28279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外墙装饰作业专用的安全吊篮。该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在建筑物外墙装饰作业中,其使用的吊篮的安全系数低,一旦发生坠落事故时缺少紧急救生的相关措施,威胁工人的人身安全的问题。

所述气囊位于在吊篮箱体内并与吊篮箱体的底部粘贴在一起,气囊的顶面为从周边向中心凹陷的曲面,多个充气启动器设置在气囊的顶面上并与气囊连通,所述外壳体的下端为敞口设置并与气囊连通,所述轻质连接片设置在外壳体敞口端处,外壳体的一内侧壁上有凹槽,拉坏位于外壳体外并通过贯通长孔与隔板固接,至少一个弹性件位于隔板的上端面并处于压缩状态,气体发生块位于隔板的下端面并处于弹性件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物外墙装饰作业中。

上述的这种吊篮在发生坠落时,可以通过操作人员拽拉拉环,使气体发生块受到弹性件的撞击而产生大量气体,产生的气体冲破轻质连接片释放到气囊中,通过气囊可保证工人最基本的生命安全。但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吊篮在升降过程中,一旦有风,吊篮靠近施工墙体的一侧则容易与墙体发生碰撞,又因为墙体与吊篮均属于硬质件,两者相互碰撞冲击较大,进而会导致吊篮的运行不稳,增加了吊篮内施工人员的危险性,且篮体与施工墙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都容易造成损伤,当施工墙体一侧为玻璃幕墙,则更加大了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具有能够减少吊篮与施工墙体的冲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包括篮体,所述篮体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于底板两端的护板,所述护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分别滑移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靠近施工墙体的一端还分别滑移连接有固定连接于护板的限位块,所述滑杆位于支撑块与限位块之间的位置分别连接有挡环,所述滑杆上还套设有一端抵接于挡环且其另一端抵接于支撑块的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能够推动滑杆趋向于靠近施工墙体的一侧运动;

所述滑杆靠近施工墙体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能够抵接于施工墙面的缓冲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篮体在吊起时,缓冲轮能够抵接于施工墙体,当由于风导致篮体趋向施工墙体方向运动时,施工墙体与篮体之间间距减少,缓冲弹簧产生压缩起到缓冲作用,且篮体晃动结束后,缓冲弹簧又可以推动篮体趋向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运动完成复位,从而减少了篮体对施工墙体的冲击,防止篮体损伤施工墙体,并减少篮体损伤的几率,保护篮体内的施工人员。

较佳的,所述滑杆一侧固定连接有能够抵接于施工墙面的负压吸盘;

所述负压吸盘端面与缓冲轮靠近施工墙体一侧的一端平齐;

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负压吸盘通过金属软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将篮体悬停,进行工作时,可以通过真空泵控制负压吸盘,使负压吸盘吸附于施工墙体的表面,进而增加篮体在施工时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缓冲轮的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时,缓冲轮的周面的缓冲层抵接于施工墙体,可以通过缓冲层进一步减少缓冲轮对施工墙体的冲击。

较佳的,篮体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底板靠近墙体一侧的护栏以及设置于底板远离墙体一侧的侧门,所述侧门一端铰接于一护板,且其另一端搭扣连接于另一护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作时,可以打开侧门进入吊篮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较佳的,所述护栏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链轮,两链轮套设有链条,所述护栏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水平滑移有多个工具盒,工具盒还固定连接于链条;

转动链条能够驱动工具盒沿护栏水平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在高空施工途中需要更换工具时,可以将转动链轮,从而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带动工具盒在多名施工人员之间转换,从而够减少各施工人员身上工具的携带量,减轻重量,并能便于施工人员的操作。

较佳的,护栏、护板以及侧门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撞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防撞条可以在工作状态中篮体产生晃动时,防止施工人员碰撞到护板、护栏以及侧门时受伤。

较佳的,所述篮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承接架,所述承接架上固定连接有遮阳罩。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的遮阳罩能够对篮体内施工人员起到遮阳的作用,防止晒伤,且同时能够起到遮风遮雨的作用。

较佳的,所述承接架可拆卸固定连接于篮体。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需要对这样罩维修或当不需要遮阳罩时,可以将承接杆从篮体上拆卸,从而将遮阳罩直接拆卸。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篮体在吊起时,缓冲轮能够抵接于施工墙体,当由于风导致篮体趋向施工墙体方向运动时,施工墙体与篮体之间间距减少,缓冲弹簧产生压缩起到缓冲作用,且篮体晃动结束后,缓冲弹簧又可以推动篮体趋向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运动完成复位,从而减少了篮体对施工墙体的冲击,防止篮体损伤施工墙体,并减少篮体损伤的几率,保护篮体内的施工人员;

2.当需要将篮体悬停,进行工作时,可以通过真空泵控制负压吸盘,使负压吸盘吸附于施工墙体的表面,进而增加篮体在施工时的稳定性;

3.当在高空施工途中需要更换工具时,可以将转动链轮,从而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带动工具盒在多名施工人员之间转换,从而够减少各施工人员身上工具的携带量,减轻重量,并能便于施工人员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突显建筑施工用吊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显篮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显缓冲装置和吸附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篮体;11、底板;12、护板;121、支撑架;122、滑轮;123、支撑块;124、限位块;13、护栏;131、链轮;132、摇杆;133、链条;134、工具盒;14、侧门;15、防撞条;2、遮阳装置;21、承接架;22、遮阳罩;221、侧垂帘;222、端垂帘;3、缓冲装置;31、滑杆;32、挡环;33、缓冲弹簧;34、缓冲轮;341、缓冲层;4、吸附装置;41、支撑杆;42、负压吸盘;43、真空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地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建筑施工用吊篮,结合图1和图2,包括篮体1、设置于篮体1上方的遮阳装置2、设置于篮体1两侧的缓冲装置3以及设置于篮体1两侧的吸附装置4。

篮体1包括上表面呈长方形的底板11,底板11的两端分别竖直固定连接有护板12,底板11靠近施工墙体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有护栏13,底板11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侧门14,侧门14一端铰接于一护板12,且其另一端搭扣连接于另一护板12。两护板12上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人字形的支撑架121,支撑架121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与提升机配合使用的滑轮122。护板12、护栏13以及侧门14内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撞条15。工作时,可以打开侧门14进入吊篮内,然后通过提升机对吊篮进行提升,且通过设置的防撞条15可以在工作状态中篮体1产生晃动时防止施工人员碰撞到护板12、护栏13以及侧门14时受伤。

护栏13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还转动连接有两个轴线水平设置的链轮131,两个链轮131设置于护栏13的两端,且两个链轮131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两链轮131远离护栏13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链轮131转动的摇杆132(参考图3),两链轮131上还套设有链条133,链条133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工具盒134,工具盒134均沿水平方向滑移连接于护栏13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工作时,当多名施工人员一同施工时,可以将施工工具直接放入多个工具盒134内,然后施工人员进入篮体1内通过提升机吊拉至合适位置,然后进行施工,当在施工中需要更换工具时,可以将转动摇杆132带动链轮131转动,从而带动链条133转动,从而带动工具盒134沿护栏水平滑移,从而在多名施工人员之间转换,能够减少各施工人员身上工具的携带量,减轻重量,并能便于施工人员的操作。

遮阳装置2包括螺栓连接于护板12两端上方的承接架21以及固定连接于承接架21上方的遮阳罩22,遮阳罩22面积与底板11面积相同,且遮阳罩22的长度方向与底板11的长度方向相同,遮阳罩22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还竖直固定连接有侧垂帘221,侧垂帘221的下端能够抵接于侧门14的上端,遮阳罩22的两端还分别竖直固定连接有端垂帘222,端垂帘222的下端能够抵接于护板12的上端。在工作时,通过设置的遮阳罩22、侧垂帘221以及端垂帘222能够对篮体1内施工人员起到遮阳的作用,防止晒伤,且同时能够起到遮风遮雨的作用,另一方面,当不需要遮阳装置2时,可以将遮阳装置2直接拆卸。

结合图1和图4,两护板12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支撑块123,缓冲装置3包括分别水平滑移连接于支撑块123的滑杆31,支撑块123靠近施工墙体的一侧还分别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4,支撑块123与对应的限位块124处于同一水平面,各滑杆31还分别滑移连接于对应的支撑块123。各根滑杆31位于支撑块123与限位块124之间的位置分别螺纹连接有挡环32,挡环32能够防止滑杆31从支撑块123与限位块124之间滑落,各根滑杆31上还分别套设有缓冲弹簧33,缓冲弹簧33的一端抵接于挡环32,且其另一端抵接于支撑块123。

各根滑杆31靠近施工墙体的一侧还分别转动连接有轴线水平设置的缓冲轮34,缓冲轮34的周面上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缓冲层341。篮体1在吊起时,缓冲轮34的周面的缓冲层341能够抵接于施工墙体,当由于风导致篮体1趋向施工墙体方向运动时,施工墙体与篮体1之间间距减少,缓冲弹簧33产生压缩起到缓冲作用,且篮体1晃动结束后,缓冲弹簧33又可以推动篮体1趋向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运动完成复位,减少了篮体1对施工墙体的冲击,防止篮体1损伤施工墙体,并减少篮体1损伤的几率,保护篮体1内的施工人员。

吸附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于各根滑杆31的一侧的支撑杆41,支撑杆41长度方向与滑杆31的长度方向相同,支撑杆41靠近施工墙体的一侧还固定连接有负压吸盘42(此处为现有技术,其原理不再赘述),负压吸盘42的端面与缓冲轮34靠近施工墙体一侧的一端平齐,底板11的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真空泵43(此处现有技术,其原理不再赘述),真空泵43与各负压吸盘42通过金属软管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真空泵43控制负压吸盘42,使负压吸盘42吸附于施工墙体的表面,进而增加篮体1在施工时的稳定性。

工作过程:打开侧门14进入吊篮内,然后通过提升机对吊篮进行提升,当由于风导致篮体1趋向施工墙体方向运动时,施工墙体与篮体1之间间距减少,缓冲弹簧33产生压缩起到缓冲作用,且篮体1晃动结束后,缓冲弹簧33又可以推动篮体1趋向远离施工墙体的一侧运动完成复位,减少了篮体1对施工墙体的冲击,防止篮体1损伤施工墙体,并减少篮体1损伤的几率,保护篮体1内的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真空泵43控制负压吸盘42,使负压吸盘42吸附于施工墙体的表面,进而增加篮体1在施工时的稳定性,在施工途中需要更换工具时,可以将转动摇杆132带动链轮131转动,从而带动链条133转动,从而带动工具盒134在多名施工人员之间转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