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屋顶变形缝防水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0419发布日期:2019-05-15 22:2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屋顶变形缝防水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防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物屋顶变形缝防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的建筑项目,规模越做越大,形态也越来越复杂多变,这种趋势使得建筑项目需要设置各种变形缝,并且缝宽也越来越大。而防水层在变形缝处的处理自然应满足伸缩变形的要求,才能避免拉裂破坏。

以往建筑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做法施工复杂,工序多,止水和防水材料的固定措施复杂,纵向横向各类材料接缝多,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即使设计的防水结构再完美,而施工的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复杂的结构和工人的施工水平限制,变形缝的防水结构也达不到设计要求以致漏水;当缝宽为50mm时,止水带、防水卷材或嵌缝油膏尚能满足防水要求,但是当缝宽较大,甚至达到≥100mm时,这些传统的建筑变形缝防水施工方法则难以有效满足建筑变形缝的防水要求。变形缝容易撕裂且其固定不便,牢固性较差,其次,防水卷材更换不便,拆装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屋顶变形缝防水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屋顶变形缝防水连接结构,包括防水卷材层、防火岩棉层、防水弹性材料连接带、弹性橡胶带、变形缝和防水铝板,所述变形缝设置于混凝土墙体一和混凝土墙体二之间,变形缝顶部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防火岩棉层、防水卷材层和防水铝板,所述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墙体一和混凝土墙体二上均设有预制槽,混凝土墙体一和混凝土墙体二内均设有预埋锚索,预埋锚索内固定有锁固头,锁固头连接锁固板,锁固板设置于预制槽内,锁固板上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穿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的一端设有螺纹头,连接螺栓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卡臂、锁固板的螺栓孔、垫板和U型压盖后与螺母连接,卡臂卡设在弹性橡胶带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墙体一和混凝土墙体二顶部均设有加高的钢筋混凝土墙,钢筋混凝土墙顶部设有型钢包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火岩棉层铺设在混凝土墙体一和混凝土墙体二顶部,防水卷材层覆盖在防火岩棉层上表面,防水铝板呈U型扣在混凝土墙体一和混凝土墙体二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形缝上部的防火岩棉层上设为U型岩棉部,变形缝上部的防水卷材层上设为U型卷材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水铝板两侧通过固定螺栓穿过防水卷材层及防火岩棉层与钢筋混凝土墙固定连接,防水铝板顶端中部设有变形缝反坎。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橡胶带悬置于变形缝内,弹性橡胶带通过卡臂与锁固板连接形成弹性阻隔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压盖内放置有连接带卷,连接带卷的防水弹性材料连接带悬置于变形缝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屋顶变形缝防水连接结构,变形缝顶部的钢筋混凝土墙采用型钢包边包覆增强其结构强度,依次铺设防火岩棉层、防水卷材层和防水铝板,增加防水卷材层和防火岩棉层的伸缩量,防水卷材层和防火岩棉层不易拉裂破坏而失去防水、防火性能,变形缝反坎增加了防水铝板的伸缩量以及具有导流的作用,连接螺栓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卡臂、锁固板的螺栓孔、垫板和U型压盖后与螺母连接,组装及拆卸方便,便于防水弹性材料连接带或弹性橡胶带的安装及更换,操作便捷。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埋锚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防水卷材层、2-防火岩棉层、3-混凝土墙体一、4-预埋锚索、5-锁固头、6-螺母、7-防水弹性材料连接带、8-弹性橡胶带、9-卡臂、10-预制槽、11-混凝土墙体二、13-变形缝、14-型钢包边、15-固定螺栓、16-防水铝板、17-变形缝反坎、18-U型卷材部、19-U型岩棉部、20-钢筋混凝土墙、21-锁固板、22-连接螺栓、23-连接带卷、24-U型压盖、25-垫板、26-螺纹头、27-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建筑物屋顶变形缝防水连接结构,包括防水卷材层1、防火岩棉层2、防水弹性材料连接带7、弹性橡胶带8、变形缝13和防水铝板16,所述变形缝13设置于混凝土墙体一3和混凝土墙体二12之间,混凝土墙体一3和混凝土墙体二12顶部均设有加高的钢筋混凝土墙20,钢筋混凝土墙20顶部设有型钢包边14,型钢包边14包覆在钢筋混凝土墙20顶部增强其结构强度。

所述变形缝13顶部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防火岩棉层2、防水卷材层1和防水铝板16,所述防火岩棉层2铺设在混凝土墙体一3和混凝土墙体二12顶部,防水卷材层1覆盖在防火岩棉层2上表面,变形缝13上部的防火岩棉层2上设为U型岩棉部19,变形缝13上部的防水卷材层1上设为U型卷材部18,增加防水卷材层1和防火岩棉层2的伸缩量,在变形缝13伸缩时,防水卷材层1和防火岩棉层2不易拉裂破坏而失去防水、防火性能。

所述防水铝板16呈U型扣在混凝土墙体一3和混凝土墙体二12顶部,防水铝板16两侧通过固定螺栓15穿过防水卷材层1及防火岩棉层2与钢筋混凝土墙20固定连接,增强了防水卷材层1、防火岩棉层2和防水铝板16连接的牢固性,防水铝板16顶端中部设有变形缝反坎17,变形缝反坎17增加了防水铝板16的伸缩量,以及具有导流的作用。

所述变形缝13两侧的混凝土墙体一3和混凝土墙体二12上均设有预制槽10,混凝土墙体一3和混凝土墙体二12内均设有预埋锚索4,预埋锚索4内固定有锁固头5,锁固头5连接锁固板21,锁固板21设置于预制槽10内,锁固板21上开设有螺栓孔27,螺栓孔27内穿设有连接螺栓22,连接螺栓22的一端设有螺纹头26,连接螺栓22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卡臂9、锁固板21的螺栓孔27、垫板25和U型压盖24后与螺母6连接,旋转螺母6将其与连接螺栓22的螺纹头26连接将上述部件连接固定。

所述卡臂9卡设在弹性橡胶带8的两侧,弹性橡胶带8悬置于变形缝13内,弹性橡胶带8通过卡臂9与锁固板21连接形成弹性阻隔层,进一步增强防水效果;所述U型压盖24内放置有连接带卷23,连接带卷23的防水弹性材料连接带7悬置于变形缝13内,其在螺母6未锁紧U型压盖24时,便于调节防水弹性材料连接带7的松紧,螺母6未锁紧U型压盖24后,便于将防水弹性材料连接带7两端的连接带卷23固定在U型压盖24内,安装便捷,拆卸及更换弹性橡胶带8或防水弹性材料连接带7便捷。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