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8347发布日期:2019-03-30 08:5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尤指利用浮除的方式进行游泳池水质管理的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季中,人们会前往如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娱乐设施,并通过在水中游泳、戏水以达到消暑的效果,然而由于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娱乐设施对于自来水的使用量相当庞大,且池内的池水在提供大众使用时,池内容易残留有皮屑、头发等杂质,若是以大量换水的方式会有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为了维持池水的卫生的同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现今的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娱乐设施在水质管理方面,会通过定期补充少量自来水,并搭配设置一过滤系统及一加药系统以进行杂质去除及消毒。

其中,所述过滤系统能将池水引入一过滤桶以滤除漂浮于池内的皮屑、头发等杂质,而所述加药系统则通过添加含氯的化学药剂或其他消毒方式以进行池内细菌的消毒。

然而池内的池水在经过多次添加药物进行消毒时,池水的酸碱值会因药物添加而呈现偏碱性状态,本领域内一般会因成本考量而采用投放稀硫酸或稀盐酸,藉此中和池水的酸碱值,然而在中和池水的过程,池水中会产生氯气,若在储放或添加药剂时有管理失当时,则可能会引发氯气外泄而导致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且反复添加药剂的池水里所溢散至空气中的化学药剂容易造成周边设备的锈蚀,甚至容易导致泳客在游泳后引发皮肤不适、发质受损以及发色退色等症状。

因此,如何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情况下,提供人们卫生的游泳、戏水环境,且能同时减少水质维护成本以及水资源的浪费,实为本领域亟需改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希望藉此改善现在加药消毒的水质管理方式容易产生氯气外泄的风险、周边设备的锈蚀以及人体皮肤不适等问题。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用以连接一游泳池,该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包含:

一浮除装置,其包含一浮除槽及一排水管路,该浮除槽包含一槽体及一中空的浮除管,该槽体底部形成一排污口,该浮除管铅直地设置于该槽体内并自该排污口向上延伸,该浮除管的底端至顶端的距离小于该槽体内底面至该槽体顶端的距离,该排水管路连接该游泳池及该浮除槽上段,该排水管路能将所述游泳池内的池水导入该浮除槽中;

一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其具有一入水端及一出水端,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的出水端及入水端分别连接该浮除槽的中段,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能对该浮除槽内的池水生成多个纳米气泡;

一输水泵,其连接该浮除槽的中段以及所述游泳池,该输水泵能将该浮除槽内的池水输送回所述游泳池中;以及

一废水回收装置,其连接该浮除槽的底部的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主要通过将所述游泳池内的池水导入该浮除槽内,并通过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将所述浮除槽内部的池水抽出后混入多个纳米气泡,池水内的微生物、污染物会在纳米气泡的附着下漂浮至所述浮除槽内的池水水面处,故该浮除槽能通过以溢流的方式,使池水水面处的微生物、污染物随着部分池水流至排污口,并流入废水回收装置,而所述输水泵能将池水再次抽回所述游泳池内,藉此达到游泳池的水质净化循环。

其中,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能通过以浮除的方式进行游泳池内部的微生物、污染物的清除,故能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情况下,提供人们卫生的游泳、戏水环境,且能同时减少水质维护成本以及水资源的浪费,进而避免加药消毒的水质管理方式所导致的氯气外泄、周边设备的锈蚀以及人体皮肤不适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连接游泳池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连接游泳池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的纳米气泡产生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水质管理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水质管理过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浮除装置 11 浮除槽

12 排水管路 13 槽体

14 浮除管 15 排污口

16 第一排水管 17 连通管

18 第二排水管 20 纳米气泡产生装置

21 出水端 22 入水端

23 进气端 29 过滤网

30 输水泵 40 废水回收装置

50 游泳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请参阅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的多种较佳实施例,其用以连接一游泳池50,该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包含一浮除装置10、一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一输水泵30以及一废水回收装置40。

如图1、图2所示,该浮除装置10包含一浮除槽11及一排水管路12,该浮除槽11包含一槽体13及一中空的浮除管14,该槽体13底部形成一排污口 15,该浮除管14铅直地设置于该槽体13内并自该排污口15向上延伸,该浮除管14的底端至顶端的距离小于该槽体13内底面至该槽体13顶端的距离,该排水管路12连接该游泳池50及该浮除槽11上段,该排水管路12能将所述游泳池50内的池水导入该浮除槽11中。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具有一出水端21、一入水端 22,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的出水端21及入水端22分别连接该浮除槽11的中段,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能对该浮除槽11内的池水生成多个纳米气泡;其中,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具有一进气端23,且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包含一纳米气泡产生器24、一混合泵25、一进水调节器26、一进气调节器27及一止回阀28,该出水端21依序连接该纳米气泡产生器24及该混合泵25,该进水调节器26连接该入水端22及该混合泵25,该进气调节器27连接该进气端 23及该混合泵25,该止回阀28设置于该进气调节器27与该混合泵25之间,此外,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的入水端22处设有一过滤网29。

如图1、图2所示,该输水泵30连接该浮除槽11的中段以及所述游泳池 50,该输水泵30能将该浮除槽11内的池水输送回所述游泳池50中

如图1、图2所示,该废水回收装置40连接该浮除槽11的底部的排污口 15。

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该排水管路12包含一第一排水管16及一连通管17,该第一排水管16连接于该游泳池50的底部,该连通管17连接该第一排水管16及该浮除槽11上段;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中,该排水管路12进一步包含一第二排水管18,该第二排水管18连接于该游泳池 50的上段,且所述连通管17连通该第二排水管18。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应用于游泳池50的水质管理,其中,在进行所述游泳池50的水质管理时,该游泳池50的池水会沿着该所述排水管路12流入该浮除槽11内,如图3所示,所述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会带动所述浮除槽11内的池水自该入水端22进入,并在通过该进水调节器26后进入混合泵25,且与此同时,外部空气亦会自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 的进气端23进入,并依序通过该进气调节器27、止回阀28后进入混合泵25,所述抽入的空气会通过该混合泵25的扇叶搅动而被打成多个气泡并混入所述池水中,并进入该纳米气泡产生器24中,接着,混有气泡的池水因为该纳米气泡产生器24内部的狭孔板而产生气穴作用,使池水中的多个气泡在通过狭孔板时再次分化成多个纳米气泡,使池水在含有多个纳米气泡的情况下呈现出乳白色的状态,并回流至所述浮除槽11内。

此时,如图4、图5所示,池水中的纳米气泡会在浮除槽11内附着于池水内的微生物、污染物上,使池水内的微生物、污染物在纳米气泡的附着下漂浮至所述浮除槽11内的池水水面处,该浮除槽11能通过以溢流的方式,使池水水面处的微生物、污染物随着部分池水排除至排污口15,并流入废水回收装置40,而所述输水泵30能将池水再次抽回所述游泳池50内。

其中,所述设置于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的入水端22处的过滤网29能用以过滤水中的杂质,以避免杂质流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游泳池水质管理系统能藉由该纳米气泡产生装置20 搭配浮除槽11,通过浮除的方式进行游泳池50内部的微生物、污染物的清除,故能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情况下,提供人们卫生的游泳、戏水环境,且能同时减少水质维护成本以及水资源的浪费,进而避免加药消毒的水质管理方式所导致的氯气外泄、周边设备的锈蚀以及人体皮肤不适的问题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