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保温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1497发布日期:2019-04-09 21:1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保温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保温墙。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物的围护,其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内的环境条件、建筑物的冷气和暖气的能耗。目前市面上出现多种保温墙,主要是在普通的建筑墙体内设置一层隔热保温材料,使墙体具备隔热保温性能。此种保温墙结构较为简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实现自主加热和控温,保暖效果不理想。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保温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保温墙,包括墙体、加热装置、温度传感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墙体依次包括:固定板、导热板、保温层和装饰层;所述温控装置包括PCB板和操作板,所述PCB板分别与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端与导热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导热板之间还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对应的固定板上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PCB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结构对应的固定板上还设有灭菌紫外灯,所述灭菌紫外灯与PCB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上设有主控单元和温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温控单元、排气装置和温度传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单元还与加热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为云母板。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装置为温控探头。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保温墙,可实现室内智能加热和保温,还能用于室内除菌通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保温墙,包括墙体1、加热装置、温度传感装置和温控装置;所述墙体1依次包括:固定板11、导热板12、保温层13和装饰层14。所述温控装置包括PCB板21和操作板22,所述PCB板21分别与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端与导热板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导热板2为云母板,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丝3,电热丝3设置在云母板内,通过电热丝3加热云母板,使云母板持续发热,形成热源。所述温度传感装置为温控探头6,用于检测云母板的加热温度。

值得一体的是,所述固定板11与导热板12之间还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对应的固定板11上设有排气装置5,所述排气装置与PCB板电性连接。所述中空结构对应的固定板11上还设有灭菌紫外灯4,所述灭菌紫外灯4与PCB板21电性连接。灭菌紫外灯4和排气装置5可用于室内除菌和通风。

所述PCB板21上设有主控单元和温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温控单元、排气装置和温度传感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单元还与加热装置电性连接。作为一种实施例,主控单元选用MCU,所述温控单元选择可控硅过零控温电路,接入温控装置的电流一部分用于MCU供电,另一部分流经可控硅过零控温电路后供电热丝3发热,当温控探头检测到云母板温度过高时,发送信号给MCU,MCU通过可控硅过零控温电路控制流入电热丝3的电流,实现自控控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保温墙,可实现室内智能加热和保温,还能用于室内除菌通风。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