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连桥的螺栓连接型抗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817发布日期:2019-04-20 03:5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连桥的螺栓连接型抗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桥的螺栓连接型抗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高层建筑物外形的丰富多彩,建筑物之间的连桥及跨街的人行天桥十分普遍。由于建筑体型的要求,异形连桥变的越来越多,并且位于建筑高区的高位连桥也很普遍。

连桥结构由于通常跨度较大,在温差作用下的膨胀和收缩作用必须被考虑;位于两栋或多栋建筑物之间的连桥,除了通常的使用荷载作用外,还需要考虑适当的技术措施以避免由于连桥的存在导致主楼之间发生相互牵扯作用,以上两点决定了连桥通常被设计成为一端固定,一端滑动或者两端均允许有限刚度下的滑动的受力模式,无论上述哪种受力模式,目前的连桥一般都被设计成通过支座搁置在桥墩或主楼结构柱上的模式。

在实际使用中,异形连桥及高位连桥在荷载作用下,尤其在风荷载及地震作用下,支座处常常容易拉拔力,在设防地震及强震作用下,支座的拔力通常会很明显;即便设计过程中,从计算结果上未出现拉拔力,但由于横向荷载,特别是地震荷载的不确定性,连桥拉拔力也需要在设计中被考虑在内;如果连桥搁置点的拉拔力不能被很好的传递到桥墩或主楼上,那么连桥容易存在支座错位甚至桥体倾覆等方面的危险。

目前连桥成品支座包括平板支座、球形钢支座、铅芯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等。这些支座具备单向和双向平动的特性,其中一些还具备一定的水平刚度,能适应连桥结构滑移特性,其中平板支座、摩擦摆支座不具备抗拔能力,不能用在搁置点有拉拔力的连桥中;球形钢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具备一定的抗拔能力,但支座本身的尺寸和高度的限制使抗拔力有限,并且由于厂家质量控制能力的不同使得成品支座的实际抗拔能力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

目前采用的完全依靠成品支座本身的抗拔能力为搁置点传递拉拔力的技术方案,由于搁置点数量有限,且成品支座本身的质量存在不确定性,一旦成品支座发生抗拔能力失效,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结构倾覆,因此,对于有拉拔力存在的异形连桥和高位连桥,由于存在倾覆风险,即便采用了具备抗拔能力的支座形式,目前这种仅依靠支座抗拔的设计方法也会导致结构安全的冗余度不足,达不到理想的使用状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构造简单,实施方便,安全冗余度高的用于连桥的螺栓连接型抗拔结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连桥的螺栓连接型抗拔结构,包括抗拔件和拉力限位器,抗拔件位于拉力限位器的上方;所述抗拔件朝向拉力限位器处设有开口,拉力限位器顶部位于抗拔件内;所述抗拔件包括端板和内扣板,内扣板位于端板两侧;所述端板上设有若干螺栓孔,螺栓孔内设有高强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板两端的内扣板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内扣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抗拔件顶部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扣板包括竖向板和限位板,竖向板顶部与端板固定连接,限位板位于竖向板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相对设置的内扣板上的限位板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限位板之间形成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拉力限位器包括上缘板和支架,上缘板与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缘板的宽度大于开口的宽度,且上缘板的宽度小于相对设置的内扣板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缘板位于抗拔件内,且上缘板底部与内扣板内壁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缘板下方设有橡胶垫板,橡胶垫板的尺寸与上缘板尺寸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橡胶垫板与上缘板之间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下方设有预埋件,支架与预埋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抗拔结构能有效弥补成品支座抗拔能力的不足,同时能有效扩大那些不具备抗拔能力的成品减震支座的应用范围,同时抗拔结构能为连桥提供额外的多点抗拉拔连接,充分保证连桥在地震、狂风等极端荷载作用下能正常工作,大大增加安全冗余度,能完全避免了连桥发生支座错位甚至整体倾覆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抗拔件的主视图;

图5是抗拔件的俯视图;

图6是拉力限位器的主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抗拔件1,端板1-1,内扣板1-2,竖直板1-3,限位板1-4,螺栓孔1-5,开口1-6,拉力限位器2,上缘板2-1,支架2-2,橡胶垫板2-3,高强螺栓3,预埋件4,连桥主梁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连桥的螺栓连接型抗拔结构,包括抗拔件1和拉力限位器2,抗拔件1位于拉力限位器2的上方;抗拔件1朝向拉力限位器2处设有开口1-6,拉力限位器2顶部位于抗拔件1内;抗拔件1包括端板1-1和内扣板1-2,内扣板1-2位于端板1-1两侧;端板1-1上设有8个螺栓孔1-5,螺栓孔1-5内设有高强螺栓3。

在连桥支座附近,即连桥与主楼或桥墩的搁置点附近,在连桥和桥墩(主楼)之间设置螺栓连接型抗拔结构,一座连桥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个支座附近设置一个或者多个螺栓连接型抗拔结构。

将端板1-1上的螺纹孔1-5与连桥主梁5上的螺纹孔相对应,通过高强螺栓3将连桥主梁5与端板1-1固定连接,实现螺栓连接型抗拔结构与连桥主梁5之间的连接,8个螺栓孔1-5排成两行,分别位于端板1-1的两侧,且两侧的螺栓孔1-5位置相对应,其中高强螺栓3的形状、连接构造与普通螺栓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普通螺栓连接依靠杆身承压和抗剪来传递剪力,在扭紧螺帽时螺栓产生的预拉力很小,其影响不予考虑;高强螺栓3连接的工作原理是有意给螺栓施加很大的预拉力,使被连接件接触面之间产生挤压力,因而垂直于螺杆方向有很大摩擦力,依靠这种摩擦力来传递连接剪力,从而使得端板1-1与连桥主梁5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螺栓孔1-5的数量和至今根据设计的抗拔力度进行取值,但一般不多于12颗,过多的螺栓孔1-5数量会破坏端板1-1的牢固度;抗拔件1端板1-1的长度根据螺栓孔1-5数目确定,一般取(n-1)x3d+4d,其中d为螺栓孔1-5直径。

端板1-1两端的内扣板1-2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内扣板1-2之间的距离大于抗拔件1顶部的宽度,内扣板1-2包括竖向板1-3和限位板1-4,竖向板1-3顶部与端板1-1固定连接,限位板1-4位于竖向板1-3底部,相对设置的内扣板1-2上的限位板1-4相对设置,且相对设置的限位板1-4之间形成开口1-6。

内扣板1-2成对布置,预先焊接在端板1-1一侧,其数量和厚度根据设计抗拔力确定;内扣板1-2的高度根据连桥主梁底部与搁置点之间的空间尺寸决定,一般可取200毫米到500毫米之间;抗拔件1的钢板厚度根据设计抗拔力取值,一般为20毫米到50毫米之间。

端板1-1底部共设有4块内扣板1-2,同侧的内扣板1-2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两侧的内扣板1-2位置相对应,竖向板1-3外侧与端板1-1侧壁位于同一直线上,使得端板1-1与内扣板1-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限位板1-4朝向相对设置的竖向板1-3,且限位板1-4与端板1-1平行设置,限位板1-4用于对拉力限位器2进行限位,使得拉力限位器2顶部始终位于抗拔件1内。

拉力限位器2包括上缘板2-1和支架2-2,上缘板2-1与支架2-2固定连接,上缘板2-1的宽度大于开口1-6的宽度,且上缘板2-1的宽度小于相对设置的内扣板1-2之间的距离,上缘板2-1位于抗拔件1内,且上缘板2-1底部与内扣板1-2内壁相抵,上缘板2-1下方设有橡胶垫板2-3,橡胶垫板2-3的尺寸与上缘板2-1尺寸相适配,橡胶垫板2-3与上缘板2-1之间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支架2-2下方设有预埋件4,支架2-2与预埋件4固定连接。

拉力限位器2由上缘板2-1和支架2-2预先焊接成п型并预先焊接在预埋件4上,拉力限位器2的高度根据连桥主梁5底部与搁置点之间的空间尺寸决定,一般可取200毫米到400毫米之间;拉力限位器2的钢板厚度根据设计抗拔力取值,一般为20毫米到50毫米之间。

上缘板2-1的宽度大于开口1-6的宽度,且上缘板2-1的宽度小于相对设置的竖直板1-3之间的距离,使得上缘板2-1始终位于抗拔件1内,且抗拔件1的内扣板1-2顶部与拉力限位器2的上缘板2-1的净间距为10毫米,抗拔件1的内扣板1-2内侧与拉力限位器2外侧的净间距为30毫米;抗拔件1的内扣板1-2底部与预埋件4之间的净距等于连桥该点的竖向变形值加50毫米到100毫米。

拉力限位器2与预埋件4一起加工,拉力限位器2在工厂焊接在预埋件4顶部,拉力限位器2的长度方向为顺桥向放置,抗拔件1加工完成后,在现场完成定位并用高强螺栓3栓接在连桥主梁5下方,抗拔件1的长度方向为顺桥向放置。

抗拔结构通过抗拔件1的内扣板1-2下缘与拉力限位器2的上缘板2-1之间的接触以实现拉拔力从连桥向桥墩或主楼的传递;这种接触可以通过橡胶垫板2-3实现缓冲及均匀受力,抗拔结构在顺桥向通过抗拔件1在拉力限位器2外侧自由顺桥向的水平活动实现连桥在长度方向的自由伸缩变形,抗拔结构在横桥向通过抗拔件1的内扣板1-2内侧与拉力限位器2外侧30毫米的净间距实现连桥在宽度方向的变形,由于连桥横桥向的变形量通常较小,因此这种变形可以认为是自由的,抗拔结构在高度方向通过抗拔件1的内扣板1-2下缘与预埋件4之间的自由竖向活动实现连桥在竖向挠度方向的自由变形。

从而这种抗拔结构除了在连桥和桥墩或主楼之间提供的拉拔力的专递外,不会影响连桥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变形要求,即顺桥向和横桥向的水平自由伸缩以及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体的竖向变形均不会由于抗拔装置的存在而受到限制。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抗拔件1,端板1-1,内扣板1-2,竖直板1-3,限位板1-4,螺栓孔1-5,开口1-6,拉力限位器2,上缘板2-1,支架2-2,橡胶垫板2-3,高强螺栓3,预埋件4,连桥主梁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