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柱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1181发布日期:2019-07-13 08:30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柱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构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柱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电气铁道干线均采用架空式接触网,支柱是接触网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支撑设备,用来承受接触悬挂与支持设备的负荷。支柱,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不同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支柱,它采用高强度的钢筋,在制造时预先使钢筋产生拉力。它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支柱在同等容量情况下节省钢材、强度大、支柱轻等优点。接触网广泛采用这种支柱,一般称为支柱。由于支柱本省是一个整体结构,在施工安设时不需要另浇制基础,加快了施工的速度。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497740U”公开了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振动系统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振动系统通过电缆连接,振动系统包括支柱振动台、设置在支柱振动台顶部的传感器和超声波在线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内部设置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控制系统放置在隔音房内,隔音房为透明隔音房,隔音房顶部设置两个通风消音器;振动系统外部设置顶部开放的半封闭隔音罩,半封闭隔音罩转动设置在振动系统的两侧,半封闭隔音罩包括面层、阻尼层和吸声层。该专利不但能够满足支柱的振动成型,而且能够实现混凝土接触网的在线检测和监控,使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异常产生状况进行监控和补救,并能有效的降音消噪以保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中国专利号“CN204914134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预构件振动台,包括移动模台,在移动模台底部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装置,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与移动模台底部可拆卸连接的倒U形顶座,倒U形顶座的两端底部分别于一竖直设置的振动弹簧的顶端固连,一底座分别于两振动弹簧的底座固连,在两振动弹簧之间的底座上设有一电磁铁,在电磁铁上方的倒U形顶座中部下表面之间设有间隙;各弹性支撑装置中的电磁铁分别通过导向与控制装置相连。该专利采用上述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噪声小,能降至60分别以下,功率低,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振动效果好,振动频率调节方便。

但是以上述专利为代表的振动装置,支柱振动成型时易产生的共振,造成支柱的成型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支柱成型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用于支柱的方杆和元杆的混凝土灌装、振动成型,而且能够消除支柱振动成型时产生的共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底座、减震机构和钢模,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振动台,所述减震机构固定设置在底座与振动台之间,所述钢模设置在振动台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的上方。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球、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球的直径大于上座体的半径和下座体的半径之和。

所述钢模倾斜设置在振动台上,且倾角为1℃-5℃。

所述钢模通过螺钉固定在振动台上。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架和漏斗,所述漏斗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在底座上。

所述振动台通过变速箱连接有电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振动台,所述减震机构固定设置在底座与振动台之间,所述钢模设置在振动台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用于支柱的方杆和元杆的混凝土灌装、振动成型,而且能够消除支柱振动成型时产生的共振。

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球、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球的直径大于上座体的半径和下座体的半径之和,避免了送料机构振动,如果送料机构振动,会将料斗中的混凝土下落减慢,甚至不会下落。

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钢模倾斜设置在振动台上,且倾角为1℃-5℃,保证混凝土灌装注面水平。

四、本实用新型中,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上,能够滑动送料,保证快速填满钢模。

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振动台通过变速箱连接有电机,通过电机驱动振动台振动。

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钢模通过螺钉固定在振动台上,便于拆卸和更换钢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底座,2、减震机构,3、支架,4、料斗,5、垫块,6、振动台,7、振动台支柱,8、变速箱,9、电机, 10、钢模,11、元杆钢模,21、减震球,22、上座体,23、下座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底座1、减震机构2和钢模10,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振动台6,所述减震机构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与振动台6之间,所述钢模10设置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送料机构4的出料端位于钢模10的上方。

实施例2

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底座1、减震机构2和钢模10,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振动台6,所述减震机构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与振动台6之间,所述钢模10设置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10的上方。

所述底座1为U型钢槽。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球21、上座体22和下座体23,所述上座体22和下座体上23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21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球21的直径大于上座体22的半径和下座体23的半径之和。

所述减震机构2与振动台支柱7一一对应,所述振动台6为现有的振动台6。

所述钢模10倾斜设置在振动台6上,且倾角为2℃,所述钢模10通过螺钉固定在振动台6上。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架3和漏斗,所述漏斗固定在支架3上,所述支架3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

所述振动台6通过变速箱8连接有电机9。

实施例3

结合附图4,方杆成型时: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底座1、减震机构2和钢模10,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振动台6,所述减震机构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与振动台6之间,所述钢模10设置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10的上方。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球21、上座体22和下座体23,所述上座体22和下座体上23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21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球21的直径大于上座体22的半径和下座体23的半径之和。

所述钢模10下方设置活动式垫块5,使钢模10的倾角为1℃-5℃。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架3和漏斗,所述漏斗固定在支架3上,所述支架3固定在底座1上。

所述送料机构位于钢模10直径较小的一端。

所述振动台6通过变速箱8连接有电机9。

实施例4

结合附图5,元杆成型时:一种支柱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底座1、减震机构2和钢模10,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振动台6,所述减震机构2设置在底座1与振动台6之间,所述钢模10设置在振动台6上,所述送料机构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且送料机构的出料端位于钢模10的上方。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球21、上座体22和下座体23,所述上座体22和下座体上23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减震球21设置在弧形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球21的直径大于上座体22的半径和下座体23的半径之和。

所述底座1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平台,且所述平台位于振动台6上方,将所述的元杆钢模11一端设置在平台上,一端设置在振动台6上,且保证元杆钢模11的倾角为1℃-5℃。

所述平台上设置有与元杆相适配的凹槽。

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架3和漏斗,所述漏斗固定在支架3上,所述支架3滑动设置在底座1上。

所述振动台6通过变速箱8连接有电机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