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3912发布日期:2019-04-03 00:0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脚手架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脚手架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传统脚手架经过长期使用以及不同的应用场景,更新出了很多多样的产品结构,同时它具有拆装简单、承载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发展速度很快。

但是,研究发现传统的脚手架也安装有爬梯的,但是这种爬梯一般都是挂接在脚手架本体的侧面;这样在具体使用时,爬梯一般都呈竖直状态,这样操作人员一般都是沿着竖直方向爬上去,这样一来,沿着竖直向上(即爬梯使用状态沿着竖直向上)爬,费时费力,上下不方便;同时周围没有防护结构,其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都较差,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安全。

综上,如何克服传统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和设置在脚手架本体上的直梯和筒状护笼;

所述筒状护笼环绕连接在所述直梯的外围;

其中,所述脚手架本体包括四根立杆、矩形围杆;四根所述立杆中的两两立杆相对侧矗立且平行设置,所述矩形围杆的一端与一侧的两根立杆连接,所述矩形围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两根立杆连接;

位于所述立杆的表面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直梯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销杆;所述直梯与所述支撑销杆之间设置有第一铰链件;所述直梯与所述支撑销杆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一铰链件转动配合,所述支撑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上的定位孔销孔配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直梯与所述脚手架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铰链件;所述直梯通过所述第二铰链件与所述矩形围杆转动配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第二铰链件连接在所述直梯的顶部与所述矩形围杆的侧壁处。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位于所述矩形围杆的表面上还设置把手。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直梯具体为不锈钢直梯。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筒状护笼具体为不锈钢筒状护笼或是碳纤维结构筒状护笼。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支撑销杆具体为不锈钢杆或是碳纤维结构杆。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还包括万向轮装置;所述万向轮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杆的底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万向轮装置包括万向轮轮体和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用于对所述万向轮轮体实施制动动作。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万向轮轮体具体为耐噪耐磨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分析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主要由脚手架本体、直梯和筒状护笼等结构构成;

上述筒状护笼环绕连接在所述直梯的外围;其中,所述脚手架本体包括四根立杆、矩形围杆;四根所述立杆中的两两立杆相对侧矗立且平行设置,所述矩形围杆的一端与一侧的两根立杆连接,所述矩形围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两根立杆连接;

位于所述立杆的表面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直梯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销杆;所述直梯与所述支撑销杆之间设置有第一铰链件;所述直梯与所述支撑销杆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一铰链件转动配合,所述支撑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上的定位孔销孔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使用状态时,支撑销杆可以与立杆呈竖直状态都耷拉放置好;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立杆旋转一定角度打开,同时需要将支撑销杆与直梯旋转一定角度(即支撑销杆的一端与所述直梯之间通过第一铰链件转动),同时支撑销杆的另一端选择插入到所述立杆上相应的定位孔内。经过上述操作,上述直梯、支撑销杆以及立杆就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支撑体,这样就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实施上下操作。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可以利用直梯、支撑销杆进行转动以及后续插入孔定位,最终通过直梯、支撑销杆以及立杆就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支撑体(即变形后的结构体),然后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攀登该三角形支撑体顺利爬上爬下了;很显然,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相比较传统的竖直上下的直梯其坡度更小,可以自由安全的上下爬行,其爬行更高效,省时省力,同时上下爬行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更好。同时上述直梯外还安装有筒状护笼,利用筒状护笼可以进一步实现安全性防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同时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还具有便于快速上下以及安全性能强等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未安装筒状护笼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未安装筒状护笼前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未安装筒状护笼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未安装筒状护笼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中的直梯与筒状护笼组装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未安装筒状护笼前且打开支撑销杆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未安装筒状护笼前且打开支撑销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1-脚手架本体;2-直梯;3-筒状护笼;4-立杆;5-矩形围杆;6-定位孔;7-支撑销杆;8-第一铰链件;9-第二铰链件;10-万向轮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图3、图4(同时参见图5、图6、图7、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1和设置在脚手架本体上的直梯2和筒状护笼3(具体参见图5);

所述筒状护笼3环绕连接在所述直梯2的外围;

其中,所述脚手架本体1包括四根立杆4、矩形围杆5;四根所述立杆中的两两立杆相对侧矗立且平行设置,所述矩形围杆的一端与一侧的两根立杆连接,所述矩形围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两根立杆连接;

位于所述立杆4的表面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定位孔6;所述直梯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销杆7;所述直梯2与所述支撑销杆7之间设置有第一铰链件8(如图7所示);所述直梯2与所述支撑销杆7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一铰链件8转动配合,所述支撑销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杆4上的定位孔6销孔配合。很显然,上述支撑销杆7未安装前(即未使用状态)可以参见图1-图4;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该支撑销杆7需要沿着直梯2旋转一定角度,同时将其另一端插入到立杆4上的定位孔中,这样就可以形成变形后的三角形支撑体结构(具体可参见图5-图8)

分析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的主要结构可知: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主要由脚手架本体、直梯和筒状护笼等结构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使用状态时,支撑销杆可以与立杆呈竖直状态都耷拉放置好;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立杆旋转一定角度打开,同时需要将支撑销杆与直梯旋转一定角度(即支撑销杆的一端与所述直梯之间通过第一铰链件转动),同时支撑销杆的另一端选择插入到所述立杆上相应的定位孔内。经过上述操作,上述直梯、支撑销杆以及立杆就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支撑体,这样就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实施上下操作。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可以利用直梯、支撑销杆进行转动以及后续插入孔定位,最终通过直梯、支撑销杆以及立杆就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支撑体(即变形后的结构体),然后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攀登该三角形支撑体顺利爬上爬下了;很显然,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相比较传统的竖直上下的直梯其坡度更小,可以自由安全的上下爬行,其爬行更高效,省时省力,同时上下爬行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更好。同时上述直梯外还安装有筒状护笼,利用筒状护笼可以进一步实现安全性防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同时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还具有便于快速上下以及安全性能强等技术优势。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直梯2与所述脚手架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铰链件9;所述直梯2通过所述第二铰链件9与所述矩形围杆5转动配合。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铰链件9连接在所述直梯2的顶部与所述矩形围杆5的侧壁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上述所述直梯与所述脚手架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铰链件;该第二铰接件的主要作用是便于直梯沿着脚手架本体实现自由转动动作;

同时该第二铰接件主要安装在直梯的顶部,并且同时与矩形围杆的侧壁实现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矩形围杆5的表面上还设置把手(图中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该矩形围杆的表面上还可以安装把手,通过该把手可以更好帮助操作人员实施扶持以及把持等动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直梯具体为不锈钢直梯。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该直梯可以选择多种结构材质,但是在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该直梯为不锈钢直梯,该不锈钢直梯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以及结构稳固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筒状护笼具体为不锈钢筒状护笼或是碳纤维结构筒状护笼。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还设计了筒状护笼,筒状护笼的主要是安装在两侧的直梯的外围,对上下爬行的工作人员进行保护。该筒状护笼其可以对上下爬行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的工人实施安全保护,增强了上下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销杆具体为不锈钢杆或是碳纤维结构杆。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方案中,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还设计了支撑销杆,该支撑销杆可以优选使用材质优质的结构杆,保证其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同时直梯以及支撑销杆、立杆可形成三角形形状(三角形形状更稳定,上述支撑销杆可以增强直梯与立杆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还包括万向轮装置10;所述万向轮装置10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杆4的底部。所述万向轮装置包括万向轮轮体和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用于对所述万向轮轮体实施制动动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轮体具体为耐噪耐磨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还设计了万向轮装置,该万向轮装置主要安装在位于底座架的两端:通过该万向轮装置可以推动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移动。

该制动组件(包括刹车片等组件结构)用于对所述万向轮实施制动动作;同时该万向轮轮体也选择多种结构材质,例如耐噪耐磨轮或是常规的尼龙轮;该轮体为将尼龙底轮,其适用于一般工作场景;但是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采用特种万向轮轮体。另外,该万向轮装置的轮体也优选使用特重万向轮(例如某些高分子工程塑料件),噪音小、推动便捷且不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结构设计更合理;其中,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主要由脚手架本体、直梯和筒状护笼等结构构成;所述脚手架本体包括四根立杆、矩形围杆、支撑销杆等。很显然,上述立杆、矩形围杆、支撑销杆、直梯和筒状护笼等具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位置关系都有合理的布局设计;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技术构造更合理,且功能更加完善,实用性也更强。

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在不使用状态时,支撑销杆可以与立杆呈竖直状态都耷拉放置好;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立杆旋转一定角度打开,同时需要将支撑销杆与直梯旋转一定角度(即支撑销杆的一端与所述直梯之间通过第一铰链件转动),同时支撑销杆的另一端选择插入到所述立杆上相应的定位孔内。经过上述操作,上述直梯、支撑销杆以及立杆就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支撑体,这样就可以帮助操作人员快速实施上下操作。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可以利用直梯、支撑销杆进行转动以及后续插入孔定位,最终通过直梯、支撑销杆以及立杆就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支撑体(即变形后的结构体),然后操作人员就可以通过攀登该三角形支撑体顺利爬上爬下了;很显然,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相比较传统的竖直上下的直梯其坡度更小,可以自由安全的上下爬行,其爬行更高效,省时省力,同时上下爬行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更好。同时上述直梯外还安装有筒状护笼,利用筒状护笼可以进一步实现安全性防护。

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同时上述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还具有便于快速上下以及安全性能强等技术优势。

基于以上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快速上下的脚手架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