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外墙伸缩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8548发布日期:2019-05-11 00:31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外墙伸缩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模板,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外墙伸缩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属于建筑施工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住宅设计中,为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单元之间通常需要设置伸缩缝,来解决建筑物由于过长而产生的变形问题。由于伸缩缝缝宽比较小,一般为200mm,造成该位置两侧混凝土模板难以支设。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错层施工,即一个单元先施工该处外墙,待混凝土成型后,再施工该处相邻单位外墙。该施工工艺不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但严重影响工期,且由于错层造成临边悬空,需要搭设安全防护栏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一种方法是采取聚苯板填充伸缩缝,该施工工艺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且填充的聚苯板难以清除。而按照设计要求,该处的聚苯板是要剔除的,所以采用该方法会造成聚苯板难以清除违反设计规定的问题。为此,需要一种方便操作,既不影响工期又不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的施工工艺来解决这一问题,且所设计的模板必须满足其强度、刚度、稳定性需要。

因此,需研制一种施工效率较高以及工作可靠性较强的用于外墙伸缩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实现重复利用,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同时还能使混凝土成型质量满足规范要求的这样一种用于外墙伸缩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外墙伸缩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外墙伸缩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包括左右相对布置的左侧填充外墙(1)和右侧填充外墙(2),在左侧填充外墙(1)与右侧填充外墙(2) 的两侧内侧相对布置有加固模板本体(3),在加固模板本体(3)的任意一端面上分别设有上连接边梁(4)和下连接边梁(5),在上连接边梁(4)与下连接边梁(5)之间设有多个加强肋(6),在加强肋(6)上开设有数个通孔(7),在通孔(7)上设有与之相适配的锁紧件(8);在左侧填充外墙(1)与右侧填充外墙(2)的两侧外侧相对布置有连接模板(9),在连接模板(9)上开设有数个与通孔(7)相适配的孔,对拉螺杆(10)通过孔分别穿过两外侧的连接模板(9)后分别与两内侧的加固模板本体(3)相连接,形成左右对称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另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固模板本体(3)整体为钢制或者是木制的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挂耳 (11),挂耳(11)整体为钢制或者是木制的“倒U字形”或是“倒V字形”或者是“圆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模板本体(3)整体为钢制的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的顶部设有两个挂耳(11),挂耳(11)整体为钢制的“圆形”结构,该“圆形”结构的挂耳(11)与加固模板本体(3)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连接边梁(4)与所述下连接边梁(5)均为槽钢,该槽钢彼此对置设置,形成上下对称结构,且在上连接边梁(4)与下连接边梁(5)上均开设有供对拉螺杆(10)穿过的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肋(6)为槽钢,该槽钢的一端与上连接边梁(4)相连接,该槽钢的另一端与下连接边梁(5) 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7)贯通加强肋 (6)与加固模板本体(3)的正反面;所述锁紧件(8)为山型螺母,山型螺母焊接设置于加强肋(6)上并与通孔(7)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模板(9)整体为钢制的板状体构件,该板状体构件的大小与加固模板本体(3)的大小对应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连接边梁(4) 和下连接边梁(5)以及加强肋(6)与所述加固模板本体(3)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又再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加固模板本体(3)、上连接边梁(4)、下连接边梁(5)、加强肋(6)、锁紧件(8)和连接模板 (9)以及对拉螺杆(10)的外表面均喷涂有带有颜色的涂料或者是防锈层,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又再更加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涂料为黄色油漆,使其不易生锈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防锈层还包括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成型质量好;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便于工人掌握,提高施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可以重复利用,满足绿色施工要求,符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要求;

4、本实用新型为整块模板、制作简单、吊装方便;

5、本实用新型板面光滑,刚度、强度、稳定性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成型质量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其中,图中标号:1—左侧填充外墙;

2—右侧填充外墙;

3—加固模板本体;

4—上连接边梁;

5—下连接边梁;

6—加强肋;

7—通孔;

8—锁紧件;

9—连接模板;

10—对拉螺杆;

11—挂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说明书附图1至说明书附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外墙伸缩缝处的工具式加固模板,该工具式加固模板包括左右相对布置的左侧填充外墙1和右侧填充外墙2,在左侧填充外墙1与右侧填充外墙2的两侧内侧相对布置有加固模板本体3,在加固模板本体3的任意一端面上分别设有上连接边梁4和下连接边梁5,在上连接边梁4与下连接边梁5之间设有多个加强肋6,在加强肋6上开设有数个通孔7,在通孔7上设有与之相适配的锁紧件8;在左侧填充外墙1与右侧填充外墙2的两侧外侧相对布置有连接模板9,在连接模板9上开设有数个与通孔7相适配的孔,对拉螺杆10通过孔分别穿过两外侧的连接模板9后分别与两内侧的加固模板本体3相连接,形成左右对称结构。

进一步的,加固模板本体3整体为钢制或者是木制的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挂耳11,挂耳11整体为钢制或者是木制的“倒U 字形”或是“倒V字形”或者是“圆形”结构

具体的,加固模板本体3整体为钢制的板状体构件,在该板状体构件的顶部设有两个挂耳11,挂耳11整体为钢制的“圆形”结构,该“圆形”结构的挂耳11与加固模板本体3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上连接边梁4与所述下连接边梁5均为槽钢,该槽钢彼此对置设置,形成上下对称结构,且在上连接边梁4与下连接边梁5上均开设有供对拉螺杆10穿过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加强肋6为槽钢,该槽钢的一端与上连接边梁4相连接,该槽钢的另一端与下连接边梁5相连接。

进一步的,通孔7贯通加强肋6与加固模板本体3的正反面;锁紧件8为山型螺母,山型螺母焊接设置于加强肋6上并与通孔7相对应。

进一步的,连接模板9整体为钢制的板状体构件,该板状体构件的大小与加固模板本体3的大小对应一致。

进一步的,上连接边梁4和下连接边梁5以及加强肋6与所述加固模板本体3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为焊接连接或者是直接加工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加固模板本体3、上连接边梁4、下连接边梁5、加强肋6、锁紧件8和连接模板9以及对拉螺杆10的外表面均喷涂有带有颜色的涂料或者是防锈层,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

具体的,涂料为黄色油漆,使其不易生锈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所述防锈层还包括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是:

制作时,该模板为了满足平整度的要求,使得混凝土成型质量优良,选取了整块5mm厚加固模板本体3作为面板;为了满足刚度、强度要求在该加固模板本体3上焊接上连接边梁4和下连接边梁5以及加强肋6,选取材料为5号槽钢为加劲肋6;为了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在加强肋6上焊接锁紧件8,通过对拉螺杆10与锁紧件8的相对移动,固定该模板。

钢模板的加工流程

根据计算,钢模板采用5mm钢板、5号槽钢、14号对拉杆螺帽等规格材料通过焊接而成。单块模板设计尺寸为3300mm*3100mm,槽钢间距设置 75mm+450*7mm+75mm,对拉螺杆10间距:水平方向按照450mm*7设置对拉螺杆 10,竖向设置5道对拉螺杆10。

选取厚度为5mm的加固模板本体3弹线→采用气保焊在加固模板本体3上切割对通孔7,使其20PVC管刚好穿过→加劲肋6下料→在5mm加固模板本体3 上焊接5号加劲肋6→在5号加劲肋6上焊接锁紧件8→对钢板底部进行切口→钢模板成型→检查、验收、备用。

钢模板的安装流程

步骤一,该加固模板本体3光滑面刷脱模剂,用钢绳穿过该模板挂耳11,用塔吊吊装该模板就位;

步骤二,在外墙内侧准备好连接模板9,并使得连接模板9上的对拉螺杆孔与该模板上的通孔7一一对应;

步骤三,由外墙内侧连接模板9一侧穿入对拉螺杆10,利用对拉螺杆10 的转动,紧固该模板锁紧件8,使得对拉螺杆10外露锁紧件3-5cm;

步骤四,利用螺帽拧紧内侧连接模板9处的对拉螺杆10,完成连接模板10 与该模板的加固紧扣;

步骤五,在伸缩缝处两片该模板之间缝隙内填塞木楔,检查、验收该模板系统;

步骤六,开始在该模板的加固模板本体3和连接模板9之间的区域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要分成分段浇筑,浇筑时要及时振捣密实,最终形成左侧填充外墙1和右侧填充外墙2;

步骤七,模板拆除:先拧下内侧连接模板9处的对拉螺杆10上的螺帽,拆除内侧连接模板9;再拧出对拉螺杆10;最后用塔吊吊起该模板挂耳11拆除该模板;

步骤八,最后,模板拆除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对该模板进行清理、涂刷脱模剂,随后进入下一个施工段依序循环使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描述,以上工作原理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