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洗车功能的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3276发布日期:2019-05-17 21:1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洗车功能的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洗车功能的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据调查,2003年到2014年10年间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我国传统停车位需求总量将从2014年的16116.2万个增长至2020年的29389.2万个。停车场场地不够用,迫使很多车主把车直接停在道路上,影响交通畅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要在有限的区域内解决停车位的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车辆停放多、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低且使用方便的立体停车设施。

现有的立体停车设施有以下几种:

申请公布号为CN 101798880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场”,其悬挂车厢部分采用悬臂梁结构,根部受弯矩非常大,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其对材质的要求较高;另外其停取车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借助升降机构,停取车过程繁琐费时,停取一辆汽车,升降机构将进行两次上下运动,能源使用量较大。

申请公布号为CN 105781176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nfc支付立体停车架”,采用多层结构,利用升降机构停取车,停取车费时、繁琐;该实用新型具有nfc支付洗车功能,但洗车过程中的用水没有得到合理的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洗车功能的立体停车装置,整体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停车单元中停车板横轴采用两端支撑,受力更加均匀,整体强度高;停车或取车过程方便、省时,节约能源;配有洗车单元满足洗车需求,且洗车用水可循环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洗车功能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单元和洗车单元;所述洗车单元设有洗车通廊,洗车通廊内设有喷淋式洗车系统;洗车通廊的入口处设入口接近开关,出口处设出口接近开关;洗车通廊的出口连接停车单元的入口;停车单元由钢构架、圆盘、主轴、主轴驱动系统、停车板横轴、停车板吊架和停车板组成;2个圆盘通过主轴相对设置在钢构架两侧,圆盘能够在主轴驱动系统带动下绕主轴旋转,主轴位于洗车通廊中心延长线的上方;沿圆盘周向设置有多个停车板,各停车板分别通过停车板吊架悬挂在停车板横轴上,停车板横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2个圆盘上;在圆盘转动时,各停车板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停车单元靠近洗车单元的一端设停车入口,另一端设停车出口,停车板上设有车轮定位装置和车轮锁紧装置;所述车轮定位装置包括停车板的底板上沿车辆走行方向设置的2道走行定位槽,靠近停车出口的走行定位槽内分别设置的限位开关;所述车轮锁紧装置由弓形定位板、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及锁紧电机组成,停车板的两侧分别设挡板,挡板外侧设锁紧电机,锁紧电机的伸出轴连接齿轮齿条传动机构中的齿轮,2个走行定位槽的外侧分别设弓形定位板,两侧齿条的内端分别连接弓形定位板;在锁紧电机的驱动下,齿轮齿条传动机构带动弓形定位板沿与走行定位槽垂直的方向移动实现车轮的锁紧及放松;各个停车板上还分别设有位置传感器;入口接近开关、出口接近开关、喷淋式洗车系统、主轴驱动系统、限位开关、锁紧电机和各个位置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系统。

所述喷淋式洗车系统由喷淋系统、水回收系统及补水系统组成循环系统,喷淋系统由喷淋水箱、喷淋水泵、喷淋水管、喷头组成;水回收系统由集水箱、漏水板、回收水管和回收水泵组成;补水系统由补水泵和补水管组成;洗车通廊的外部两侧分别设喷淋水箱,洗车通廊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喷头,各喷头分别通过喷淋水管和喷淋水泵连接喷淋水箱;洗车通廊的下方设集水箱,集水箱的顶部设漏水板,漏水板同时作为洗车通廊的底部支撑板;集水箱的上部两侧设回收水出水口,回收水出水口通过回收水泵和回收水管连接喷淋水箱,回收水泵前的回收水管上设过滤器;喷淋水箱另外通过补水管和补水泵连接外部供水管道;喷淋水泵、回收水泵、补水泵分别连接控制系统。

所述主轴驱动系统由固定架、主电机及减速器组成;钢构架的一侧设固定架,主电机和减速器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主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连接主轴的一端;主轴的另一端设制动器;主电机和制动器分别连接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连接触摸显示屏,触摸显示屏设置在洗车通廊的入口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集停车与洗车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在停车过程中可对车辆进行清洗,方便省时;

2)洗车单元利用接近开关控制喷头的启停,实现了自动化洗车;

3)停车板上配有车轮锁紧装置,能够有效实现车辆的固定,防止在换位时出现车辆滑动现象;

4)由位置传感器检测各停车板的具体位置,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准确定位;取车时,车主只需在触摸显示屏上输入对应的停车板号码,对应号码的停车板会旋转至停车单元的最下方,车主很方便地就可将车辆取走;

5)洗车用水由水回收系统进行回收,经沉淀、过滤处理后循环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洗车功能的立体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停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 2.钢构架 3.圆盘 4.主轴 5.主电机 6.减速器 7.制动器 8.固定架9.停车板 91.限位开关 92.滑轮 93.电机座 10.停车板吊架 11.连接板 12.停车板横轴 13.弓形定位板 14.轴承端盖 15.斜坡垫 16.锁紧电机 17.齿轮齿条传动机构 18.洗车通廊 19.喷淋水箱 20.喷淋水泵 21.喷淋水管 22.喷头 23.触摸显示屏 24.入口接近开关 25.漏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洗车功能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单元和洗车单元;所述洗车单元设有洗车通廊18,洗车通廊18内设有喷淋式洗车系统;洗车通廊18的入口处设入口接近开关24,出口处设出口接近开关;洗车通廊18的出口连接停车单元的入口;停车单元由钢构架2、圆盘3、主轴4、主轴驱动系统、停车板横轴12、停车板吊架10和停车板9组成;2个圆盘3通过主轴4相对设置在钢构架2两侧,圆盘3能够在主轴驱动系统带动下绕主轴4旋转,主轴4位于洗车通廊18中心延长线的上方;沿圆盘3周向设置有多个停车板9(如图2所示),各停车板9分别通过停车板吊架10悬挂在停车板横轴12上,停车板横轴1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的2个圆盘3上;在圆盘3转动时,各停车板9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停车单元靠近洗车单元的一端设停车入口,另一端设停车出口,停车板9上设有车轮定位装置和车轮锁紧装置13;所述车轮定位装置包括停车板9的底板上沿车辆走行方向设置的2道走行定位槽,靠近停车出口的走行定位槽内分别设置的限位开关91;所述车轮锁紧装置由弓形定位板13、齿轮齿条传动机构17及锁紧电机16组成,停车板9的两侧分别设挡板,挡板外侧设锁紧电机16,锁紧电机16的伸出轴连接齿轮齿条传动机构17中的齿轮,2个走行定位槽的外侧分别设弓形定位板13,两侧齿条的内端分别连接弓形定位板13;在锁紧电机16的驱动下,齿轮齿条传动机构17带动弓形定位板13沿与走行定位槽垂直的方向移动实现车轮的锁紧及放松;各个停车板9上还分别设有位置传感器;入口接近开关24、出口接近开关、喷淋式洗车系统、主轴驱动系统、限位开关91、锁紧电机16和各个位置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系统。

所述喷淋式洗车系统由喷淋系统、水回收系统及补水系统组成循环系统,喷淋系统由喷淋水箱19、喷淋水泵20、喷淋水管21、喷头22组成;水回收系统由集水箱、漏水板25、回收水管和回收水泵组成;补水系统由补水泵和补水管组成;洗车通廊18的外部两侧分别设喷淋水箱19,洗车通廊18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喷头22,各喷头22分别通过喷淋水管21和喷淋水泵20连接喷淋水箱19;洗车通廊18的下方设集水箱,集水箱的顶部设漏水板25,漏水板25同时作为洗车通廊18的底部支撑板;集水箱的上部两侧设回收水出水口,回收水出水口通过回收水泵和回收水管连接喷淋水箱19,回收水泵前的回收水管上设过滤器;喷淋水箱19另外通过补水管和补水泵连接外部供水管道;喷淋水泵、回收水泵、补水泵分别连接控制系统。

所述主轴驱动系统由固定架8、主电机5及减速器6组成;钢构架2的一侧设固定架8,主电机5和减速器6通过固定架8固定安装;主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6连接主轴4的一端;主轴4的另一端设制动器7;主电机5和制动器7分别连接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连接触摸显示屏23,触摸显示屏23设置在洗车通廊18的入口一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洗车功能的立体停车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使用时,车辆停在洗车通廊18的入口处,由车主通过触摸显示屏23进行操作,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洗车+停车”模式或“停车”模式;

2)选择“洗车+停车”模式后,车主驾驶车辆进入洗车通廊18内,当车辆被入口接近开关24感应到后,喷淋水泵20启动,通过喷淋水管21给喷头22供水,对缓慢行进中的车辆进行冲洗,当出口接近开关感应到车辆后,喷淋水泵20停止工作,喷头22停止喷水,洗车过程结束;洗车过程中的污水通过漏水板25进入集水箱中,在集水箱中进行静置沉淀,上部澄清后的水定期通过回收水泵和回收水管自回收水出水口抽到到喷淋水箱19中,并由过滤器进一步进行过滤;

3)洗后的车辆或直接停放的车辆自洗车通廊18出口进入停车单元,洗车通廊18出口的位置正对停车单元中最下方停车板9的入口,车主通过控制系统提出停车需求后,停车单元自动将一个空的停车板9调整到最下方;停车车辆通过放置在停车板入口处的斜坡垫15驶入该空的停车板9内,车轮沿走行定位槽前行,当触碰到限位开关91时,停车板9两侧的锁紧电机16启动,通过齿轮齿条传动机构17带动弓形定位板13沿横向内侧移动,将已停止移动的车辆的轮胎夹紧固定;

4)车辆在停车板9上停放完毕后,主电机5开始工作,通过减速器6把动力传给主轴4,主轴4带动圆盘3旋转,使停车板9绕主轴4旋转,停放有车辆的停车板9旋转向上方移动,使另一个空的停车板9运行至停车单元的最下方;当空的停车板9运动到停车单元的最下方时,控制系统控制主电机5停止工作,并由制动器7紧紧锁住主轴4实现急停,空的停车板9在该位置准备下一个车辆的停放;

5)在控制系统内,每个停车板9均设置一个对应号码,车主取车时,只需在触摸显示屏23上输入其车辆停放时对应停车板9的号码,控制系统会将对应停车板9旋转至停车单元的最下方,然后车轮锁紧装置解锁;车主上车后,将车辆通过放置在停车板出口处的另一斜坡垫驶15出停车板9,然后自停车出口驶离即可。

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一种带洗车功能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停车单元和洗车单元,洗车单元的洗车通廊18内设有喷淋式洗车系统;入口接近开关24和出口接近开关均采用电感式接近开关,入口接近开关24和出口接近开关通过控制系统与喷淋式洗车系统进行联锁动作,当需要洗车的车辆进入洗车通廊18后,能够对车辆进行自动喷淋清洗。洗车通廊18内的立柱上安装4个喷头22,洗车通廊18外侧两边各放置一个喷淋水箱19,每个喷淋水箱19内分别放置两个喷淋水泵20用于向对应喷头22供水;洗车通廊18入口一侧的喷淋水箱19外壁上安装触摸显示屏23。

洗车通廊18的底板采用钢制多孔结构的漏水板25,洗车后的污水通过漏水板25上的孔流入下方的集水箱中;由于污水中大部分的杂质是灰尘、污泥和砂粒,因此在集水箱中静置一段时间后清水和杂质的分离,上部的清水通过回收水出水口由回收水泵抽出,沿回收水管进入喷淋水箱19中进行回用;回收水泵前的回收水管设置过滤器对抽出的水进行进一步过滤,防止水中夹带有杂质,能够更好地保护回收水泵,同时保证洗车用水清洁。通过补水泵和补水管对喷淋水箱中的水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补充,保证洗车的用水量及质量。集水箱中沉淀的杂质定期由人工进行清理。

本实施例中,洗车单元和停车单元的主体均采用钢结构构件,其制作安装方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现场施工量,方便在闹市或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进行施工。

停车单元的底部设底座1,底座1通过预埋件固定在地基上,钢构架2固定在底座1上对整体结构进行稳定支撑;主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钢构架2两侧的立墙上,外侧通过轴承端盖14封闭;立墙内侧的主轴4上分别固定有圆盘3,圆盘3与主轴4焊接固定,并可随主轴4转动;停车单元共设有6个停车板9,停车板9沿圆盘3周向均匀设置;每个圆盘3外围周向均设有12个螺纹孔,每2个相邻的螺纹孔用于固定一个连接板11,通过螺栓将连接板11与圆盘3进行固定连接;沿轴向相对设置的一对连接板11之间设有一根停车板横轴12,停车板横轴12与连接板11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停车板吊架10通过轴承悬挂在停车板横轴12下方,停车板9坐落在停车板吊架10上。

主轴4远离洗车单元的一端安装制动器7,制动器7通过螺栓固定在钢构架2的立墙上。主轴4的另一端通过减速器6与主电机5连接,本实施例中,减速器6采用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器6和主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架8上,固定架8通过螺栓固定在洗车通廊18上方。

停车板9上设有车轮定位装置和车轮锁紧装置,停车板9的底板上沿车辆走行方向设有2道走行定位槽,靠近停车出口的走行定位槽内分别设限位开关91;所述车轮定位装置由弓形定位板13、齿轮齿条传动机构17及锁紧电机16组成,停车板9的两侧分别设挡板,挡板外侧设锁紧电机16,锁紧电机19通过电机座93固定在停车板9上;锁紧电机16的伸出轴连接齿轮齿条传动机构17中的齿轮,2个走行定位槽的外侧分别设弓形定位板13,两侧齿条的内端分别连接弓形定位板13;在锁紧电机16的驱动下,齿轮齿条传动机构17带动弓形定位板13沿与走行定位槽垂直的方向移动实现车轮的锁紧及放松,弓形定位板13的底部通过滑轮92与停车板9的底板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主电机5型号为110HSE20N,输出力矩20N·m。电机驱动器型号为HBS2208SD,输入电压:AC 220V,脉冲频率:300KHZ。锁紧电机16的型号为37G520,额定力矩1.5N·m。接近开关24的型号为DQC20-80-1520,电源电压:AC 220V,输出:NPN型,光源:调制红外LED。极限开关的型号为KW8-XILIEJL030-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