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篷布的凉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0859发布日期:2019-04-20 04:03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篷布的凉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户外旅游休闲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篷布的凉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草坪、游泳池旁、海滩、公园、庭院等户外场所进行休闲活动已日趋频繁,凉篷因其稳固、舒适且具有遮阳防晒、避雨的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目前的篷结构如专利号为CN201520775509.3(授权公告号为CN20508904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帐篷房的房顶》,该帐篷房的屋顶包括支撑结构、篷布,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屋顶支柱、屋顶支撑架,所述屋顶支撑架为多角锥形的框架结构,所述屋顶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屋顶支柱的顶部,所述屋顶支柱为长方体形的框架结构,所述篷布包括顶部篷布、顶部环围篷布,所述顶部篷布设置于顶部支撑架的表面,所述顶部环围篷布设置于所述屋顶支柱的侧壁。上述专利中通过房顶的支撑结构与对应篷布的配合,使得篷顶结构稳定,但是,顶面篷布的外侧顶面篷布在实际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将篷布角与顶面角支撑杆的端部对应安装,由于顶面角支撑杆不能弯折,使得其与对应篷布角不好安装,即安装困难,费时费力。

因此,需要一种方便篷布角安装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避免篷布角安装困难,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目的的具有篷布的凉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篷布的凉篷,包括有用以支撑篷布的篷框,所述篷框包括有顶盘和用以安装篷布边角的斜梁,所述斜梁有多根,各所述斜梁均安装在所述顶盘上,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根所述的斜梁包括有第一梁和第二梁,所述第一梁的第一端与顶盘相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梁相连接,所述第一梁和第二梁之间设置有用以缩短第一梁的第一端与第二梁自由端之间间距的连接结构,所述篷布的边角安装在对应所述第二梁的自由端上,且所述第二梁在篷布处于安装完毕状态下与所述第一梁相对固定。

连接结构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用伸缩结构,可以采用实现斜梁弯折的弯折结构,从使用方便角度来讲,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使斜梁的第二梁相对第一梁进行弯折的驱动结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

固定板,与第一梁相对固定,该固定板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梁和第二梁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

连接杆,其形状基本呈U型,所述连接杆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杆、中间杆以及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自由端设有面积扩大的端部,所述第一侧板、第二梁以及第二侧板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一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梁绕第一杆转动,所述中间杆位于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二梁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二杆穿入的第二通孔;以及

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杆上,并位于第一侧板和端部之间,且该弹性件始终具有使第二杆的自由端向第二梁运动的趋势。

第二梁的可以实心结构也可以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梁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篷布处于安装完毕状态下,所述第二梁与第一梁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第二杆的自由端位于第二梁内。这样,能够减轻梁的重量,同时节约成本。

为了在方便第二梁固定在第一梁上,所述固定板的侧视呈U型,且该固定板包括有位于斜梁下方的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在第一梁和第二梁处于同一直线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杆的自由端与第二通孔相对齐。中间板的存在,方便在第二梁转动至与第一梁在同一直线上时,第二杆的自由端与第二通孔对齐,方便将第二梁固定在第一梁上。

优选地,还包括有支架和与支架相连接的侧围框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架的上端均通过侧围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梁的第一端连接在顶盘上,第二端铰接在所述支架的上端。

侧围框架的结构有多种形式,优选地,所述侧围框架包括有至少一个架体,所述架体为由第一立柱和横梁组合而成的框架结构,所述支架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立柱并排设置的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夹具结构固定在一起。

夹具结构的形式有多种,从结构简单和成本角度来讲,优选地,所述夹具结构包括有呈U型的夹板,所述夹板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以及第三板,所述第一板和第三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板螺纹连接有连接件,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位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且所述连接件的螺杆部通过第二立柱将第一立柱压紧在第三板上。

为了增加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的接触面积,所述连接件的螺杆部一端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位于第一板和第三板之间,所述螺杆部相对垫板周向转动,且与所述垫板沿螺杆部的轴向方向同步运动。

优选地,所述垫板上具有安装孔,对应地,所述螺杆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向外延伸并用以限制垫板相对螺杆部产生轴向相对运动的限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具有篷布的凉篷的第一梁和第二梁之间设置有用以缩短第一梁的第一端与第二梁自由端之间间距的连接结构,这样,方便将篷布的边角安装在对应第二梁的自由端上,从而防止出现篷布边角出现安装困难的情况,此外,在篷布在安装完毕状态下,第一梁和第二梁固定,这样,方便篷布的固定,其整个安装过程更加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去掉篷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梁的自由端向篷布对应边角转动状态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梁的自由端与篷布对应边角的安装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梁相对第一梁转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具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篷布的凉篷包括有用以支撑篷布2的篷框1、支架6以及与支架6相连接的侧围框架7,其中,

篷框1包括有顶盘11和用以安装篷布2边角21的斜梁12,斜梁12有多根,各斜梁12均安装在顶盘11上,其中至少一根斜梁12包括有第一梁121和第二梁122,第一梁121的第一端与顶盘11相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梁122相连接,第一梁121和第二梁122之间设置有用以缩短第一梁121的第一端与第二梁122自由端之间间距的连接结构,且第二梁122在篷布2处于安装完毕状态下与第一梁121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有多种,可以采用伸缩结构,也可以采用实现第二梁相对第一梁翻转的机构,本实施例中,第二梁通过连接结构能够相对第一梁的一侧转动,具体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为使斜梁12的第二梁122相对第一梁121进行弯折的驱动结构3,该驱动结构3包括有固定板31、连接杆32和弹性件34,其中,

固定板31与第一梁121固定连接,该固定板31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第一梁121和第二梁122的连接处位于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之间;具体地,固定板31的侧视呈U型,且该固定板31包括有位于斜梁12下方的中间板,中间板与第一侧板311和第二侧板312相连接。其中,第二梁122为内部中空的结构。

连接杆32的形状基本呈U型,连接杆32包括有第一杆321、中间杆322以及第二杆323,第一杆321的第一端与中间杆322相连,第二端设有面积扩大的端部321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杆321的第二端螺纹连接有螺栓,该螺栓的一端具有面积扩大的端部3211。此外,上述第一侧板311、第二梁122以及第二侧板312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一杆321穿过的第一通孔4,此时,第一杆321为第二梁122转动的转轴,即该第二梁122绕第一杆321转动,中间杆322位于第二侧板312的外侧,第二侧板312和第二梁122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供第二杆323穿入的第二通孔5,在第一梁121和第二梁122处于同一直线的状态下,第二杆323的自由端与第二通孔5相对齐,并在篷布2处于安装完毕状态下,第二杆323的自由端位于第二梁122内。

弹性件34为套设在第一杆321上的弹簧,该弹簧位于第一侧板311和端部3211之间,且该弹性件34始终具有使第二杆323的自由端向第二梁122运动的趋势。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架6有四个,相邻两个支架6的上端均通过侧围框架7连接,篷框1的第一梁121的第一端连接在顶盘11上,第二端铰接在支架6的上端,其中,侧围框架7包括有至少一个架体71,架体71为由第一立柱711和横梁712组合而成的框架结构,支架6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立柱711并排设置的第二立柱61,第一立柱711和第二立柱61通过夹具结构8固定在一起。

如图8至图10所示,夹具结构8包括有呈U型的夹板81,夹板81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板811、第二板812以及第三板813,第一板811和第三板813相对设置,第一板811螺纹连接有连接件82,第一立柱711和第二立柱61位于第一板811和第二板812之间,且连接件82的螺杆部821通过第二立柱61将第一立柱711压紧在第三板813上。

上述连接件82的螺杆部821一端设置有垫板822,该螺杆部821的另一端具有方便手旋转的把手部8211,垫板822位于第一板811和第三板813之间,螺杆部相对垫板822周向转动,且与垫板822沿螺杆部821的轴向方向同步运动。具体地,垫板822上具有安装孔8221,对应地,螺杆部821的端面上设置有向外延伸并用以限制垫板822相对螺杆部821产生轴向相对运动的限位件。此外,垫板822和第三板813上分别设置有防止第一立柱711和第二立柱61向远离第二板812方向运动的第一限位板8222和第二限位板8131,第一限位板8222和第二限位板8131均与第二板812相对设置。

如图10所示,限位件包括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弹性片91,各弹性片91围成与安装孔8221形状相配的环状,弹性片91的外侧面具有向外延伸的卡脚911,对应地,安装孔8221内具有向内延伸的凸部82211,卡脚911与螺杆部821的外端面之间形成有供凸部82211置入的环状凹槽10。

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篷布2安装的过程中,待安装到剩最后一个篷布2边角21时,按压端部3211,第二杆323将脱离第二通孔5,在第二梁122绕第一杆321向上转动至方便将上述边角21安装在对应第二梁122的自由端上后,第二梁122将带动其上的边角21同步向下转动,待第二梁122转动至与第一梁121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松开端部3211,此时,第二杆323插设在对应的第二通孔5内,从而实现第二梁122与第一梁121的固定,此时,篷布2安装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