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式挡板基坑临边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721发布日期:2019-04-03 00:1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具式挡板基坑临边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具式挡板基坑临边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而在基坑开挖后,为了避免路过的行人稍不注意跌入基坑,因此一般会在基坑在周边设置防护围栏,以警示行人不要靠近。

而现有的围栏一般搭设过程复杂,搭建过程需要使用专业的工具,安装速度慢,并且在使用完后拆除也很复杂,影响工作的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具式挡板基坑临边围护结构,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工具式挡板基坑临边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垂设在地面上且相互平行的两根立柱,两根所述立柱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横截面形状为燕尾形,两根所述立柱上且沿着立柱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供滑条滑入的滑槽,所述立柱靠近地面端设置可拆卸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开设有供立柱插入的插孔,所述立柱靠近地面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将立柱固定在插孔内的卡紧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首先将配重块放置在地上,然后把立柱插入到配重块上的插孔内,用卡紧件将立柱卡紧到配重块内,接着重复上述步骤将另一根立柱插入到另一根配重块内,然后中间留出容纳挡板的空间,将挡板从上往下插入立柱内的滑槽内,插入时,将滑条的端面对准滑槽的开口然后滑入即可,并且由于滑条的端面为燕尾形,因此滑条滑入滑槽后不会在横向方向脱离滑槽;同理,拆卸时,首先将挡板从立柱之间取下,再将卡紧件取下,使得立柱与配重块之间脱离,便实现拆卸,从而达到拆卸和安装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滑条与滑槽贴合的壁面上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沿着滑条的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滚珠的设置使得滑条在插入滑槽内时能够更为顺畅,从而使得安装更为快捷。

进一步,所述卡紧件包括设置在立柱靠近地面的端部的弹性弯折片,所述弹性弯折片的自由端位于弹性弯折片的固定端的上方,所述弹性弯折片的弯折方向往远离立柱的方向延伸,所述插孔贯穿配重块设置,所述配重块上靠近地面侧且位于插孔处开设有用于容纳弹性弯折片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插孔连通且容纳槽的直径大于插孔的直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立柱插入配重块上的插孔内时,弹性弯折片受到插孔内壁的压迫会改变自己本身的形状,贴紧在立柱的柱壁上;当弹性弯折片顺着插孔的长度方向完全滑到容纳槽内后,由于容纳槽的直径大于插孔的直径且此时弹性弯折片不再受到插孔内壁的压迫,弹性弯折片的自由端便会重新舒展开,向上拉动立柱时,弹性弯折片的自由端会抵触在容纳槽的顶壁上,从而使得立柱被卡在配重块内,达到卡紧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容纳槽靠近地面的壁面上且位于插孔两侧设置有压缩弹簧,两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连接有与立柱底部抵触的抵接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立柱上的弹性弯折片完全滑入容纳槽内后,立柱的底部会将抵接板往靠近地面侧抵着移动,从而使得压缩弹簧被压缩;松开立柱,此时压缩弹簧不再受力,会重新舒展开,从而将抵接板往上顶,使得弹性弯折片的自由端紧紧贴在容纳槽的顶壁上,从而达到卡紧得更为牢固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容纳槽内远离地面的顶壁上开设有与弹性弯折片的自由端抵触的卡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卡槽的设置使得弹性弯折片的自由端被卡在卡槽内,从而让弹性弯折片不易滑动,达到将弹性弯折片固定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滑条上设置有用于将滑条卡紧在滑槽内的固定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的设置使得滑条在滑入滑槽内后能够被固定,从而使得挡板不易脱离立柱,让整体更为牢固。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滑条靠近地面端且正对滑槽的侧壁上的跳豆弹簧,所述滑槽内靠近地面端的槽壁上开设有供跳豆弹簧弹入的弹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滑条在滑槽内滑动时,此时跳豆弹簧会被压缩在滑条与滑槽之间;当跳豆弹簧滑动到滑槽内的弹孔处时,跳豆弹簧不再受到滑槽的侧壁的束缚,从而会迅速弹入到弹孔内,达到固定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挡板上涂覆有夜光漆。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夜光漆的设置使得挡板在夜晚时能够被行人看到,从而达到在夜晚警示行人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安装时,首先将配重块放置在地上,然后把立柱插入到配重块上的插孔内,用卡紧件将立柱卡紧到配重块内,接着重复上述步骤将另一根立柱插入到另一根配重块内,然后中间留出容纳挡板的空间,将挡板从上往下插入立柱内的滑槽内,插入时,将滑条的端面对准滑槽的开口然后滑入即可,并且由于滑条的端面为燕尾形,因此滑条滑入滑槽后不会在横向方向脱离滑槽;同理,拆卸时,首先将挡板从立柱之间取下,再将卡紧件取下,使得立柱与配重块之间脱离,便实现拆卸,从而达到拆卸和安装较为方便的效果;

二、夜光漆的设置使得挡板在夜晚时能够被行人看到,从而达到在夜晚警示行人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及部分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跳豆弹簧以及弹孔的部分剖视图及爆炸图;

图6是图5中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立柱;11、滑槽;111、弹孔;12、弹性弯折片;2、挡板;21、滑条;211、滚珠;212、跳豆弹簧;3、配重块;31、插孔;32、容纳槽;321、卡槽;4、压缩弹簧;41、抵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工具式挡板基坑临边围护结构,包括垂设在地面上且相互平行的两根立柱1,两根立柱1之间可拆卸设置有涂覆夜光漆的挡板2,夜光漆的设置使得挡板2在夜晚时能够被行人看到,从而达到在夜晚警示行人的效果;结合图2、图3,挡板2的两侧设置有滑条21,滑条21横截面形状为燕尾形,两根立柱1上均开设有供滑条21滑入的滑槽11,滑槽11的形状也为燕尾形,滑槽11沿着立柱1的长度方向开设且长度小于立柱1的长度;滑条21与滑槽11贴合的壁面上设置有滚珠211,滚珠211沿着滑条21的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滚珠211的设置使得滑条21在插入滑槽11内时能够更为顺畅,从而使得安装更为快捷;结合图5、图6,滑条21靠近地面端且正对滑槽11的侧壁上设置有跳豆弹簧212,而滑槽11内靠近地面端的槽壁上开设有弹孔111,弹孔111能够让跳豆弹簧212弹入;滑条21在滑槽11内滑动时,此时跳豆弹簧212会被压缩在滑条21与滑槽11之间;当跳豆弹簧212滑动到滑槽11内的弹孔111处时,跳豆弹簧212不再受到滑槽11的侧壁的束缚,从而会迅速弹入到弹孔111内,使得滑条21被卡在滑槽11内。

如图2、4所示,立柱1靠近地面端设置可拆卸设置有配重块3,配重块3上开设有供立柱1插入的插孔31,立柱1靠近地面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将立柱1固定在插孔31内的卡紧件,在本实施例中,卡紧件为设置在立柱1靠近地面的端部的弹性弯折片12,弹性弯折片12在立柱1上设置有两个,弹性弯折片12的自由端位于弹性弯折片12的固定端的上方,弹性弯折片12的弯折方向往远离立柱1的方向延伸,插孔31贯穿配重块3设置,配重块3上靠近地面侧且位于插孔31处开设有容纳槽32,容纳槽32用于容纳弹性弯折片12,容纳槽32与插孔31连通且容纳槽32的直径大于插孔31的直径。

将立柱1插入配重块3上的插孔31内时,弹性弯折片12受到插孔31内壁的压迫会改变自己本身的形状,贴紧在立柱1的柱壁上;当弹性弯折片12顺着插孔31的长度方向完全滑到容纳槽32内后,由于容纳槽32的直径大于插孔31的直径且此时弹性弯折片12不再受到插孔31内壁的压迫,弹性弯折片12的自由端便会重新舒展开,向上拉动立柱1时,弹性弯折片12的自由端会抵触在容纳槽32的顶壁上,从而使得立柱1被卡在配重块3内,达到卡紧方便的效果。

如图2、4所示,容纳槽32靠近地面的壁面上设置有压缩弹簧4,压缩弹簧4位于插孔3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两侧压缩弹簧4的顶部连接有与立柱1底部抵触的抵接板41,且容纳槽32内远离地面的顶壁上开设有卡槽321,卡槽321用于与弹性弯折片12的自由端抵触;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3的底部可打开,从而能够将容纳槽32暴露在空气中,拆卸时便能够用手将弹性弯折片12从卡槽321内取出,从而顺势将立柱1从配重块3内取出。

立柱1上的弹性弯折片12完全滑入容纳槽32内后,立柱1的底部会将抵接板41往靠近地面侧抵着移动,从而使得压缩弹簧4被压缩;松开立柱1,此时压缩弹簧4不再受力,会重新舒展开,从而将抵接板41往上顶,使得弹性弯折片12的自由端紧紧贴在容纳槽32的顶壁上的卡槽321内。

具体工作过程:安装时,首先将配重块3放置在地上,然后把立柱1插入到配重块3上的插孔31内,用弹性弯折片12将立柱1卡紧到配重块3内的容纳槽32内,接着重复上述步骤将另一根立柱1插入到另一个配重块3内,然后中间留出容纳挡板2的空间,将挡板2从上往下插入立柱1内的滑槽11内,插入时,将滑条21的端面对准滑槽11的开口然后滑入即可,并且由于滑条21的端面为燕尾形,因此滑条21滑入滑槽11后不会在横向方向脱离滑槽11;同理,拆卸时,首先将挡板2从立柱1之间取下,再将配重块1的底部打开,将弹性弯折片12取下,使得立柱1与配重块3之间脱离,便实现拆卸,从而达到拆卸和安装较为方便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