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7893发布日期:2019-05-11 00:29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建筑施工中,无论是主体结构施工还是二次结构施工,都会存在很多阳角,而阳角为尖锐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极易被外力破坏,进而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不但如此,随着绿色环保理念不断深入到施工企业,绿色、节能、环保施工也成为了工程建设的主旋律。因此,要达到既节约材料、避免浪费,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非常困难,若采用传统的阳角保护方法将存在以下问题:

1、针对结构柱的阳角保护方法:人工根据现场结构柱尺寸,切割多面模板拼接在一起,达到阳角保护目的。这种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而且还会造成模板材料的大量浪费。

2、针对墙体的阳角保护方法:人工将两块木方通过工具卡于建筑墙体阳角两侧的墙面上。这种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操作困难,效果较差,且容易被破坏。

综上分析,传统方法难以实现对阳角高效、便捷的保护,而且会造成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包括:

若干护角组件,分别扣设于所述结构柱的阳角,其中,所述护角组件包括两护角板、用以连接两所述护角板的弹簧合页;

若干尺寸调节带,连接于相邻所述护角组件之间;

通过若干所述尺寸调节带将若干所述护角组件连接成环状,且围拢于所述结构柱。

利用高弹性弹簧合页为两所述护角板提供与阳角墙面之间的压力,使两所述护角板紧扣于所述阳角墙面上。同时,由于所述弹簧合页的弹性,为两所述护角板之间的夹角提供了弹性空间,使其适配于不同的阳角角度。另外,将若干个保护阳角的所述护角组件用所述尺寸调节带连接起来,使若干个所述护角组件组成一个整体,环抱于所述结构柱,使整个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更紧固,保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尺寸调节带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护角板上,所述尺寸调节带的第二端布设有若干调节孔;

通过固定相邻所述尺寸调节带上不同位置的所述调节孔,来调节相邻所述护角组件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结构柱。

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角组件底端设有支撑脚板,支撑于所述护角组件与地面之间。

通过支撑脚板的设置,增大了护角组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了护角组件的稳定性,使其对阳角的紧固力保持均衡,保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护角板接触所述阳角的一面为摩擦面。

通过摩擦面较大的摩擦力,使所述护角组件更加紧扣于阳角墙面上。

综上,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1.固定性好,防护质量优;

2.使用灵活,提高工作效率;

3.成本低、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4.标准化零部件,可周转多次使用;

5.适用性广,不仅可以保护墙体结构阳角,还可以保护结构柱阳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护角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阳角保护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护角组件与尺寸调节带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柱阳角保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和“顶”、“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包括:

护角组件10,所述护角组件10包括两护角板11,两所述护角板11通过弹簧合页12连接,使所述护角组件10紧扣于所述阳角20。具体地:

本实施例优选护角板11由木板制成,将两护角板11的一相同侧边用高弹力的弹簧合页12连接,使两护角板11之间形成一可调夹角13,弹簧合页12的弹力可转换成两护角板11对阳角20两侧墙面的压力。通过该结构,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对阳角20的保护,只需将护角组件10扣设于所述阳角20,弹簧合页12的弹力自然驱使护角板11紧扣于所述阳角20两侧的墙面,而受弹簧合页12的弹力影响的可调夹角13使该护角组件10可适配于不同所述阳角20的角度。

进一步地,由于护角板11对阳角20两侧墙面的压力作用,可能会导致护角板11趋向于收缩,即护角板11之间的夹角13趋向于减小,导致护角板11有向阳角20方向移动的趋势,进而长时间使用的话,可能无法一直稳定的紧扣于阳角20上,所以本实施例采取以下两方面改进,以使护角组件10可以一直稳固的紧扣于阳角20上:

一是,优选于护角组件10两侧分别增设尺寸调节带30,将尺寸调节带30拉结于既有的固定基础上,该固定基础可以是其他固定的主体结构,也可以是临时提供的固定桩,总之目的是为护角板11提供一个与移动趋势相反方向的拉力;

二是,优选将护角板11接触阳角20的一面设为摩擦面111,通过增大护角板11于阳角20两侧墙面之间的摩擦力,使护角板11稳定地扣于阳角20上,使保护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对于结构柱50来说,通常具有若干个阳角20,如若每个阳角20都采用上述拉结固定尺寸调节带30的方式,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会对现场施工行动带来不便,为此,结合上述实施例加以改进,下面以四边形结构柱50为例加以说明:

作为四边形结构柱50的阳角护角装置,包括四套护角组件10,以及拉结于相邻所述护角组件10之间的若干尺寸调节带30,其中,护角组件10分别紧扣于四边形结构柱50的四个阳角20,而尺寸调节带30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护角组件10,使整个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呈四边形的环状结构,围设于所述四边形结构柱50的周围,每个护角组件10为相邻护角组件10上的尺寸调节带30提供了拉力,使得四边形结构柱50的阳角护角装置本身就具有阻止每个护角板11移动的拉力,使四边形结构柱50的阳角护角装置的结构更简单,保护更稳定,效果更好。

上述结构柱50不限于四边形,也可以是其他多边形,在实际使用时,仅需适应性调整护角组件10及尺寸调节带30的数量即可。

更进一步地,为了使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结构柱50,优选相邻护角组件10之间的尺寸调节带30的长度可调,当然,为实现长度可调有很多种方法,例如直接采用弹性绳作为尺寸调节带30,但弹性绳不利于长期使用,也很难做到每个弹性绳的弹力都相同,进而无法保证整个结构柱阳角护角装置的稳定性。

为此,本实施例优选相邻护角板11之间采用两尺寸调节带30搭接的形式来实现相邻护角组件10距离可调的目的,具体地,所述尺寸调节带30由钢板条制作而成,尺寸调节带30的第一端设有若干固定孔31,尺寸调节带30的第二端上布设有若干调节孔32。两尺寸调节带30的第一端通过销钉和固定孔31分别固定于相邻护角板11上,两尺寸调节带30的第二端通过销钉和调节孔32互相连接,并且通过连接不同位置的调节孔32,来达到调节相邻所述护角组件10之间的距离,以达到适应于不同尺寸结构柱50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护角组件10底端焊接有由钢板制作而成的支撑脚板60,斜撑于所述护角组件10与地面之间。

通过支撑脚板60的设置,增大了护角组件1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了护角组件10的稳定性,使其对阳角20的紧固力保持均衡,保护效果更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出种种变化。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