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5576发布日期:2019-06-14 23:38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架。



背景技术:

施工现场钢筋绑扎过程中,作业人员多且杂、作业面广,造成钢筋绑扎过程中板底受拉钢筋以及板面负筋易受到作业人员踩踏扰动,钢筋变形影响结构受力,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而造成结构实体耐久性不符合设计要求,直接影响使用寿命。另外,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工人无目的行走,会破坏已完成的工作面,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厚度和平整度。以上情况均会造成结构验收时结构实体检测不合格,整改难、整改费用高,直接影响总工期节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可重复利用、便于工人操作、能有效防止施工过程中工人对钢筋的扰动,并且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楼板厚度和平整度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架,所述脚架包括提拉杆、框架和撑脚,所述框架呈多边形或环形,框架上方固定连接有提拉杆,框架下方插接有撑脚,所述撑脚周向设置在框架下方,撑脚的数量至少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为角钢焊接而成的架体。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内开设有T形槽,所述T形槽包括水平槽孔和竖直槽孔,所述竖直槽孔的内径不小于撑脚的外径,所述撑脚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水平槽孔的高度不小于第二连接块的厚度,撑脚通过第二连接块插接在第一连接块的T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提拉杆的上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提拉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提拉杆、框架和撑脚,所述框架上方固定连接有提拉杆,所述撑脚周向设置在框架下方,撑脚的数量至少为3个,其结构简单。框架下方插接有撑脚,方便根据需求更换不同高度的撑脚。

2、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方便,单人便可以通过手握提拉杆,在需要的位置摆放脚架,已摆放脚架的位置可以根据脚架的高度来确定钢筋网片上下层高度,施工过程中工人踩踏脚架,进行钢筋绑扎或管线预埋等工作,避免对已成型钢筋网片进行扰动,保证结构实体质量。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为铺设马道的支撑。另外也可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作为混凝土厚度和平整度的控制工具,有效控制结构实体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架的框架和第一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架的撑脚和第二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提拉杆,2为框架,3为撑脚,4为第一连接块,5为T形槽,6为第二连接块,7为提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脚架,包括提拉杆1、框架2和撑脚3,所述框架2呈多边形或环形,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框架2为L30*30*3镀锌角钢焊接而成的架体且呈三角形;框架2的每条边的长度为20~25cm,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框架2的每条边的长度为20cm;框架2上方焊接有提拉杆1,所述提拉杆1由φ12钢筋制成,提拉杆1的长度为0.9~1.1m,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提拉杆1的长度为1m;提拉杆1的上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提拉环7;框架2下方插接有撑脚3,具体的,撑脚3由φ12废钢筋头制成,所述撑脚3周向设置在框架2下方,撑脚3的数量至少为3个。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撑脚3的数量为3个且设置在三角形的框架2的每个角的下方。具体的插接方式为:所述框架2的下方焊接有第一连接块4,所述第一连接块4内开设有T形槽5,所述T形槽5包括水平槽孔和竖直槽孔,所述竖直槽孔的内径不小于撑脚3的外径,所述撑脚3上方焊接有第二连接块6,水平槽孔的高度不小于第二连接块6的厚度,撑脚3通过第二连接块6插接在第一连接块4的T形槽5内;所述第一连接块4为梯形块,第二连接块6为矩形块。

使用时,根据混凝土浇筑顺序以及混凝土浇筑路线摆放脚架,脚架摆放的宽度以浇筑模板的长度或宽度为准,脚架摆放完成后,可将废旧模板铺设至脚架上,形成混凝土浇筑马道,作业人员便经过此马道通行,可以有效防止施工中工作人员无目的行走对已完工作面进行的破坏。

作为另外一种使用方式,在楼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安排2~4位工作人员手提脚架,以2m为间距,在已浇筑混凝土的位置放置脚架,其中框架2上表面到撑脚3下表面的高度等于楼板要求的厚度,混凝土收面工作人员使用2m刮杠,对脚架内和脚架之间板厚超高或板厚不足的区域进行刮平处理,刮平完成后,握住提拉杆1或者提拉环7,慢拔脚架,对脚架拔出留下的孔洞抹平处理,待混凝土初凝后使用笤帚拉毛,整道工序施工完成,使用完的脚架归类防置,以待下次使用。

作为另外一种使用方式,在钢筋绑扎时,在钢筋网片附近合适位置摆放脚架,已摆放脚架的位置根据脚架的高度来确定钢筋网片上下层高度,施工过程中工人可踩踏脚架,在脚架上进行钢筋绑扎或管线预埋等工作,避免对已成型钢筋网片进行扰动。

若楼板混凝土厚度、马道高度或者钢筋绑扎时所需高度有变化,可更换不同长度的撑脚3来实现。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当然可根据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内容,通过置换或改变的方式轻易做出其它的实施方式,故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工艺条件所做的变化和改进等,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