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房屋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0987发布日期:2019-05-03 19:1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房屋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房屋箱。



背景技术:

目前轻钢结构建筑物例如模块化房屋箱,模块化房屋箱的零部件较多,对现场条件要求较高、综合安装周期长,造价较高,特别是箱内侧板组件以及内衬的安装固定比较麻烦、费时。通常,侧板组件以及内衬是通过自攻螺钉或者螺栓进行连接固定,然而这在组装模块化房屋箱的过程中需要专业的安装工具,且拆装过程中会导致内衬损坏,内衬重复利用低,不环保,易造成环境垃圾,不能够满足频繁拆装箱体的需求,造成成本提高和材料的浪费,不符合建筑节能环保要求及模块化房屋箱的产业化发展趋势。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模块化房屋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房屋箱,其包括:

顶梁,所述顶梁设置在所述模块化房屋箱的顶部外侧;

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顶梁的内侧;以及

侧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包括:

侧板;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侧板的顶部;以及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其中,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侧板之间,所述弹性件能够对所述压板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使得所述压板能够将所述侧板组件连接至所述顶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房屋箱,侧板组件的装拆简单快捷,不需要额外使用紧固件,减少了模块化房屋箱的安装固定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可选地,所述顶梁的底部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压板套设在所述弯折部和所述侧板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压板包括第一竖向段和连接至所述第一竖向段的横向段以及连接至所述横向段的第二竖向段,所述第一竖向段能够抵靠所述弯折部,所述第二竖向段能够抵靠所述侧板。

可选地,所述侧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并位于所述弹性件下方的螺套和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并位于所述弹性件上方的开口销,所述螺套沿所述支撑件的轴向方向可移动,所述弹性件能够经由所述螺套对所述压板施加向下的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横向段的侧部形成有定位槽,所述压板相对于顶梁可移动,使得所述支撑件能够进入到所述定位槽中,并且所述螺套能够至少部分地进入到所述定位槽中,以定位所述压板。

可选地,所述模块化房屋箱还包括底梁,所述底梁设置在所述模块化房屋箱的底部外侧,所述侧板组件还包括覆盖在侧板底部的下包角,所述下包角能够与所述底梁插接。

可选地,所述下包角的底部形成有凹陷部,所述底梁的顶部形成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能够插入所述凹陷部。

可选地,所述模块化房屋箱还包括底板和踢脚线,所述底梁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外侧,所述下包角具有踢脚线安装部,所述踢脚线能够扣合至所述踢脚线安装部,所述踢脚线的顶部能够抵靠所述侧板,所述踢脚线的底部能够抵靠所述底板。

可选地,所述侧板组件还包括覆盖在所述侧板的顶部的上包角,所述支撑件连接至所述上包角,且从所述上包角向外延伸。

可选地,所述模块化房屋箱还包括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底部的连接件以及扣合至所述连接件的顶内衬,所述顶梁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外侧,所述顶内衬的顶部能够抵靠所述顶板,所述顶内衬的底部能够抵靠所述侧板,并且/或者

所述模块化房屋箱还包括角柱、设置在所述角柱内侧的角钢以及扣合至所述角钢的角柱内衬,所述角柱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侧板组件的端部外侧所述角柱内衬的两部能够分别抵靠相邻两个所述侧板组件。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房屋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模块化房屋箱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模块化房屋箱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模块化房屋箱的再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至图9为图1中的模块化房屋箱的侧板组件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模块化房屋箱 110、底梁

111、凸出部 120、顶梁

121、弯折部 121a、第一延伸部

121b、第二延伸部 121c、第三延伸部

122、本体部 130、压板

131、第一竖向段 132、横向段

133、第二竖向段 134、定位槽

134a、长条形槽 134b、圆形槽

140、侧板组件 141、侧板

143、下包角 144、支撑件

145、螺套 146、弹性件

147、开口销 143a、凹陷部

143b、踢脚线安装部 148、上包角

150、底板 151、踢脚线

160、顶板 161、连接件

162、顶内衬 170、角柱

171、角钢 172、角柱内衬

173、角钢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房屋箱100,其主要可以包括底梁110、顶梁120、压板130和侧板组件140。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房屋箱100。

如图1所示,顶梁120设置在模块化房屋箱100的顶部外侧。模块化房屋箱100可以包括四个顶梁120。其中两个顶梁120沿模块化房屋箱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另外两个顶梁120沿模块化房屋箱100的宽度方向设置。

底梁110设置在模块化房屋箱100的底部外侧。模块化房屋箱100可以包括四个底梁110。其中两个底梁110沿模块化房屋箱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另外两个底梁110沿模块化房屋箱100的宽度方向设置。

侧板组件140可以位于模块化房屋箱100的两端和两侧,并且其顶部可以连接至顶梁120,其底部可以连接至底梁110。

如图2所示,侧板组件140主要可以包括侧板141、支撑件144和弹性件146。侧板141构造为板状结构。支撑件144设置在侧板141的顶部。具体地,侧板组件140可以包括两个支撑件144。两个支撑件144沿侧板1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支撑件144可以构造为圆形柱状结构,并且可以沿侧板141的高度方向(即竖直方向)设置。具体地,支撑件144可以为圆柱销。弹性件146设置在支撑件144上。在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146可以为套设在支撑件144上的螺旋压缩弹簧。

压板130可以设置在顶梁120的内侧,并且位于弹性件146与侧板141之间,弹性件146能够对压板130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使得压板130能够将侧板组件140连接至顶梁120。具体地,顶梁120的底部设置有弯折部121,压板130可以套设在弯折部121和侧板141的顶部。

顶梁120还可以包括本体部122,弯折部121设置在本体部122的底部内侧。弯折部121可以包括从本体部122的底部向内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21a和从第一延伸部121a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21b和从第二延伸部121b向内延伸的第三延伸部121c。具体地,第一延伸部121a和第三延伸部121c可以(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121b可以(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使得第二延伸部121b可以和本体部122间隔开。

如图2和3所示,压板130可以包括第一竖向段131和连接至第一竖向段131的横向段132以及连接至横向段132的第二竖向段133,第一竖向段131能够抵靠弯折部121,第二竖向段133能够抵靠侧板141。具体地,第一竖向段131和第二竖向段133可以(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横向段132可以(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竖向段131能够抵靠弯折部121的第二延伸部121b,第二竖向段133能够抵靠侧板141,以将侧板组件140连接至顶梁120。

侧板组件14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支撑件144上并位于弹性件146下方的螺套145和设置在支撑件144上并位于弹性件146上方的开口销147,弹性件146能够经由螺套145对压板130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具体地,螺套145套设在支撑件144上,并且能够沿支撑件144的轴向方向(即竖直方向)移动。开口销147可以沿与支撑件144垂直的方向(即水平方向)设置并延伸穿过支撑件144,从而连接至支撑件144,以能够对弹性件146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弹性件146从支撑件144的顶部退出。由此,弹性件146被限位在螺套145和开口销147之间,并且可以处于压缩状态,以能够对螺套145施加向下的压力。

横向段132的侧部形成定位槽134,压板130相对于顶梁120可移动,使得支撑件144能够进入到定位槽134中,并且螺套145能够至少部分地进入定位槽134中,以定位压板130。具体地,压板130可以设置在弯折部121的上方,并能够沿着顶梁120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支撑件144能够经由开口进入到定位槽134中。

如图3所示,定位槽134可以包括长条形槽134a和连通长条形槽134a的圆形槽134b。长条形槽134a可以设置为从横向段132的侧表面向内延伸,具体地指沿顶梁120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圆形槽134b设置在长条形槽134a的上方,并位于长条形槽134a的远离横向段132的该侧表面的一端。具体地,圆形槽134b可以设置为从横向段132的顶表面向下延伸,并连通至长条形槽134a。

优选地,圆形槽134b的直径大于长条形槽134a的宽度。当滑动压板130时,支撑件144通过长条形槽134a进入定位槽134中,并且螺套145能够至少部分地进入到圆形槽134b中,由于圆形槽134b的直径大于长条形槽134a的宽度,则螺套145被沿水平方向限位在定位槽134中,从而定位压板130,以更够将侧板组件140固定的更加牢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定位槽134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根据需要,圆形槽可以设置为从横向段132的顶表面向下延伸至其底表面,并且圆形槽同样设置在长条形槽的远离横向段的该侧表面的一端,以与长条形槽连通,使得当滑动压板时,支撑件通过长条形槽进入定位槽中,具体地指进入到圆形槽中,并且螺套能够至少部分地进入到圆形槽中,从而定位压板,以更够将侧板组件固定的更加牢固。

返回参照图2,侧板组件140还可以包括覆盖在侧板141的顶部的上包角148,支撑件144连接至上包角148,且从上包角148向外延伸,具体地指向上延伸。具体地,上包角148可以大致构造为倒U型结构,以包覆在侧板141的顶部。上包角148可以通过例如拉钉的紧固件连接至侧板141。当压板130将侧板组件140连接至顶梁120时,压板130的第二竖向段133能够抵靠上包角148。

如图4所示,侧板组件140还可以包括覆盖在侧板141底部的下包角143,下包角143能够与底梁110插接。具体地,下包角143可以大致构造为U型结构,以包覆在侧板141的底部。下包角143可以通过例如拉钉的紧固件连接至侧板141。下包角143的底部可以形成有凹陷部143a,底梁110的顶部对应地形成有凸出部111。凹陷部143a可以设置为从下包角143的底面向上凹陷,凸出部111可以设置为从底梁110的顶面向上凸出。凸出部111能够插入凹陷部143a,以与凹陷部143a配合。

下面结合图4、图6至图9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侧板组件140的安装过程。

如图4和图6所示,先将侧板组件140的下包角143的凹陷部143a插到底梁110的凸出部111的上方。

如图7所示,将侧板组件140的顶部抵靠在顶梁120的内侧。例如,将侧板组件140的顶部抵靠在顶梁120的弯折部121处,具体地指抵靠在第二延伸部121b处。

如图8所示,向上提起螺套145,同时将压板130设置在顶梁120的弯折部121的上方,并沿着弯折部121的长度方向滑动,使得支撑件144进入到压板130的定位槽134的长条形槽134a中,

如图9所示,松开螺套145,使得螺套145至少部分地进入到定位槽134的圆形槽134b中,弹性件146能够对压板130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以能够定位压板130,使得压板130将侧板组件140连接至顶梁120,从而完成侧板组件140的安装。

返回参照图2,模块化房屋箱100还可以包括顶板160、设置在顶板160底部的连接件161以及扣合至连接件161的顶内衬162。顶梁120设置在顶板160的外侧。连接件161可以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且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至顶板160,连接件161的靠近集装箱中心的一端可以与顶板160间隔开,顶内衬162可以扣合在连接件161的该端上。顶内衬162的顶部能够抵靠顶板160,顶内衬162的底部能够抵靠侧板141。本实用新型的顶内衬162的装拆简单,且可多次重复使用。

如图4所示,模块化房屋箱100还可以包括底板150和踢脚线151,底梁110设置在底板150的外侧,下包角143具有踢脚线安装部143b。踢脚线安装部143b位于侧板141的内侧,且能够部分地与侧板141的内表面间隔开。踢脚线151能够扣合至踢脚线安装部143b,使得踢脚线151的顶部能够抵靠侧板141,踢脚线151的底部能够抵靠底板150。在安装踢脚线151时,只需要向下压踢脚线151即可将踢脚线151扣合至踢脚线安装部143b,当需要拆除踢脚线151时,只需要给踢脚线151一个较小的且向上的作用力,便可将踢脚线151从踢脚线安装部143b拆除。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151的装拆简单,且可多次重复使用。

如图5所示,模块化房屋箱100还可以包括角柱170、设置在角柱170内侧的角钢171以及扣合至角钢171的角柱内衬172。角柱170设置在相邻两个侧板组件140的端部外侧。角柱内衬172的两端能够分别抵靠相邻两个侧板组件140,具体地指角柱内衬172的两端能够分别抵靠相邻两个侧板组件140的各自的侧板141的内表面。本实用新型的角柱内衬172的装拆简单,且可多次重复使用。

模块化房屋箱100还可以包括角钢连接件173。角钢连接件173可以构造为长条形结构,以能够便于安装在侧板141与角柱170之间的狭小间隙中。角钢连接件173的一端连接(例如插接)至角钢171,角钢连接件173的另一端连接(例如插接)至角柱内衬172,以将角柱内衬172连接至角钢17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房屋箱,侧板组件的装拆简单快捷,不需要额外使用紧固件,减少了模块化房屋箱的安装固定时间,提高了安装效率。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