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承重复合砌块墙体自保温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6239发布日期:2019-01-02 22:12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承重复合砌块墙体自保温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保温隔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承重复合砌块墙体自保温块。



背景技术:

建筑中的保温方法,大多采用在各种墙体上粘贴保温块及其他保温材料,粘贴外墙的保温块,不但减少使用面积,而且梁柱窗角等处均存在“热桥”问题,还存在保温层与墙体脱落的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自保温砌块”应运而生,如申请号为 CN201620969530.1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自保温砌块”,包括砌块体,它还包括了一安装在砌块体内的保温板;其中所述的砌块体上设有贯穿于砌块体且整体为封闭或半封闭的砂浆槽,所述的砌块体上还设有与砂浆槽相通的盲槽,所述的保温板包括与砂浆槽适配的保温板和与盲槽适配的保温板,所述的保温板内设有贯穿的类砂浆槽。

但是上述自保温砌块中的保温板和保温板穿插的设置在砌块体中,保温板与保温板间隔的设置在砌块体内,两者之间有间隙,不能完全起到保温的作用,并且,其整体的连接强度较低,容易造成保温板与保温板的脱落。同时,随着国家对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自保温砌块的特性决定了它生产难度大、产能低、造价高、砌缝形成的冷桥多、热损失大,很难满足节能75%的要求,影响了结构保温一体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承重复合砌块墙体自保温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保温砌块的保温性能低及连接紧固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承重复合砌块墙体自保温块,包括砌块体,砌块体的内部设有空腔,砌块体的左侧外侧壁上设有外墙板,右侧的外侧壁上设有内墙板,砌块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保温块;

砌块体的左侧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燕尾槽,外墙板上设有与第一燕尾槽相配合的第一凸起;砌块体的右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燕尾槽,内墙板上设有与第二燕尾槽相配合的第二凸起;

砌块体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三燕尾槽,保温块的外围周边上设有与第三燕尾槽相配合的第三凸起;

保温块包括多个聚合聚苯板层和B级保温层,聚合聚苯板层和B级保温层的厚度比为1:1,聚合聚苯板层和B级保温层之间设有粘结层;

还包括锚固件,锚固件贯穿外墙板、砌块体、保温块和内墙板。

可选的,所述砌块体由砂浆混凝土钢制模具压铸成型。

可选的,所述聚合聚苯板层和B级保温层沿保温块的高度方向平行的间隔分布。

可选的,所述B级保温层为石墨挤塑板。

可选的,所述锚固件为钢丝或铆钉或锚栓,锚固件的一端设置在外墙板中,另一端设置在内墙板中。

可选的,所述外墙板和内墙板与砌块体之间设有无机胶粘结层。

可选的,所述砌块体的尺寸为30×30×30cm或40×40×40cm或50× 50×50cm的正方体。

可选的,所述外墙板的外侧设有防火板,防火板为玻镁板。

可选的,所述砌块体的上端设有子母扣凸起,下端设有与子母扣凸起相配合的子母扣凹槽。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包括砌块体,砌块体的内部设有空腔,砌块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保温块,保温块包括多个聚合聚苯板层和B级保温层,增大了保温的强度,保温块与砌块体之间通过燕尾槽及对应的凸起卡接,增大了保温层与砌块体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2、本实用新型中聚合聚苯板层和B级保温层的厚度比为1:1,并且两者沿保温块的高度方向平行的间隔分布,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聚合聚苯板层温度向B级保温层内扩散,将超过负荷的低温气体迅速扩散到B级保温层内,从而提高保温效率,提升保温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聚合聚苯板层和B级保温层之间设有粘结层,增大了聚合聚苯板层和B级保温层之间的连接紧固性,同时,减少了相邻的聚合聚苯板层和B级保温层之间产生缝隙的概率,进一步增强了保温性能。

4、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锚固件,锚固件贯穿外墙板、砌块体、保温块和内墙板,外墙板、砌块体、保温块和内墙板上均设有通孔,锚固件插入到通孔中,通孔的设置能够为受热膨胀时提供膨胀空间,保护砌块体和保温块。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砌块体的上端设有子母扣凸起,下端设有与子母扣凸起相配合的子母扣凹槽,这样在砌筑墙体时能做到保温块连贯无隔断,大大减小了冷桥。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说明背景技术或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仅是用于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自保温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砌块体,2-外墙板,3-内墙板,4-第一燕尾槽,5-第一凸起, 6-第二燕尾槽,7-第二凸起,8-第三燕尾槽,9-第三凸起,10-聚合聚苯板层,11-B级保温层,12-粘结层,13-锚固件,14-防火板,15-子母扣凸起, 16-子母扣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非承重复合砌块墙体自保温块,包括砌块体 1,砌块体1由砂浆混凝土钢制模具压铸成型,砌块体1可以提前进行预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墙体自保温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砌块体1为正方体状的块体,本实施例中,砌块体1的尺寸为30×30×30cm,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尺寸为40×40×40cm 或50×50×50cm的正方体。

砌块体1的内部设有空腔,砌块体1的左侧外侧壁上设有外墙板2,外墙板2与外界接触,右侧的外侧壁上设有内墙板3,内墙板3设置在室内。外墙板2和内墙板3与砌块体1之间设有无机胶粘结层。

为了提高墙体自保温块的防火性能,外墙板2的外侧设有防火板14,防火板14为玻镁板。

砌块体1的左侧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燕尾槽4,外墙板2上设有与第一燕尾槽4相配合的第一凸起5;砌块体1的右侧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燕尾槽6,内墙板3上设有与第二燕尾槽6相配合的第二凸起7。

外墙板2和内墙板3与砌块体之间通过燕尾槽及对应的凸起卡接,增大了外墙板2和内墙板3与砌块体1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砌块体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三燕尾槽8,保温块的外围周边上设有与第三燕尾槽8相配合的第三凸起9;保温块与砌块体1之间通过燕尾槽及对应的凸起卡接,增大了保温层与砌块体1之间的连接紧固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砌块体1的上端设有子母扣凸起15,下端设有与子母扣凸起15相配合的子母扣凹槽16,这样在砌筑墙体时能做到保温块连贯无隔断,大大减小了冷桥。

砌块体的内部空腔内设有保温块,保温块包括多个聚合聚苯板层10 和B级保温层11,聚合聚苯板层10和B级保温层11的厚度比为1:1,增大了保温的强度。聚合聚苯板层10和B级保温层11之间设有粘结层12。

本实施例中,B级保温层11为石墨挤塑板。

本实施例中的粘结层12包括网状连接框架和设置在网状连接框架的网格内的酚醛树脂。首先酚醛树脂本身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进一步对保温块的保温性能起到提升作用;其次酚醛树脂作为优良的有机粘结剂,可以与聚合聚苯板层、B级保温层有机的相容、交联,对B级保温层起到保护作用,大大提高B级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利用网状连接框架将聚合聚苯板层、B级保温层进行粘结,提高了保温层的强度。

聚合聚苯板层10和B级保温层11沿保温块的高度方向平行的间隔分布。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聚合聚苯板层10温度向B级保温层11内扩散,将超过负荷的低温气体迅速扩散到B级保温层11内,从而提高保温效率,提升保温效果。

还包括锚固件13,锚固件13贯穿外墙板2、砌块体1、保温块和内墙板3。外墙板2、砌块体1、保温块和内墙板3上均设有通孔,锚固件13 插入到通孔中,通孔的设置能够为受热膨胀时提供膨胀空间,保护砌块体 1和保温块。

本实施例中,锚固件13采用锚栓,锚固件13的一端设置在外墙板2 中,另一端设置在内墙板3中。锚栓上设置有螺纹,螺纹的横截面为倒刺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锚固件13也可以采用钢丝或铆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非承重复合砌块墙体自保温块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和“右”是相对说明书附图中的位置说明的。本部分采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